现代化建设的条件、挑战及实现路径
2020-12-07黄晋太崔娟娟
黄晋太 崔娟娟
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经历新中国二十八年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发展,今天我们终于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号角,规划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是喷薄欲出的太阳了。
现代化是社会大发展的“集大成”,它集中表现为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社会组织、管理科学化、环境友好、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与集成过程。随着现代化的发生,人们社会生活的方式方法、行为习惯、日常交往、文明进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并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对外等各个领域。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知识、技术、信息、传媒、物质、智力和管理,其核心表现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基础,而现代化又是随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并逐步递进和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现代化没有终结,只会使程度越来越高。
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条件
早在党的八大时,我们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设想。直到党的十九大的今天,我们才真正有了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才能够有的放矢。
首先,我们有了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制造业技术、高铁技术、船舶航运、航空航天、修路架桥、引水筑坝、基础建设、重型装备、轻工业、电子工业、建筑业等等,都跻身于世界前列,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往日面貌旧貌变新颜,而且诸多领域稳步走向世界市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石。伴随着新技术和信息化,近几年我国的工业化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并与现代化结伴而行。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市场、需求、供给三驾马车的作用,不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确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工业产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功能。”[1]所有这一切变革,表明了我国的工业化日渐成熟,规模和质量迈上新台阶,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装备和技术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有了雄厚物质的可靠保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生产总值初步突破百万亿元,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不断改善,国家有能力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了。“863计划”“985工程”“双一流建设”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实现了科学技术多领域的重大突破;材料工程、合成技术、装备制造、基础建设、信息化提升、重点领域保障,不仅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且实现了公路、桥梁、高铁、核电、建筑、通讯、环境、等各行各业的跨越式发展;物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增长需求充分满足,各种原材料供应随时充足保障,市场配置资源成效显著,供过于求、供不应求、囤积浪费现象都已成为过去,吃得好、吃得精成为人们时尚选择;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开始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产业布局结构、农民增收方式等逐步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呼唤农业产业化,更亟待农村城镇化的实现。
第三,我们有了城市化的良好条件。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现代化的必要保障,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消息,“中国的城镇化数量从1949年的132个,扩大到2018年的6720个,人口规模从5700万,扩大到现在的8.3亿人,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现在的59.6%。”[2]不难看出,我们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城镇化历程,城市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城市化规模和速度亘古未有。自改革开放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便开始加速,尤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走进城市,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并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2016年,我国主要城市群的GDP,就占到全国的8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90%以上,社会零售商品消费总额占全国比重的88%以上,城市经济的贡献率由此可见。[3]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力求创新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我国城镇化建设开始步入了以人为本、规模质量并重、人口合理分布、社会保障全覆盖、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统筹安排、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并举的发展道路。
第四,我们有了信息化的强力推动。进入21世纪,人类已从工业化时代转向信息化时代,并且信息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构成了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物源。在信息化社会,由大机器、大工业、大量人员从事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将逐渐被淘汰,而第三产业即服务型产业明显增加,信息类无形产业由此将成为关键资源。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深刻道出了信息化时代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单位、主要高校不仅成立了信息化委员会、网络办、大数据学院等等,而且从装备到实践,加强了对信息化、网络或者大数据的研发与应用,信息化建设不断开创了科技、国防、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工农业、服务业、环保、气象和社会管理等各领域工作新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二、推进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从新中国成立,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家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再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辉煌巨变,我们终于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现代化的实现已经不再遥远了。
然而现代化的实现绝非易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幻想一蹴而就。必须要着眼于我国人口多、村镇多、山区多、现有城市人口多、农村地域多的基本国情,规划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好全面推进的不同路径,作出因地制宜、符合实际、高标准、高质量的具体实施计划,并在政策、制度、项目、投融资、产业扶持、绿色环保、信息化支撑等各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首先,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必须是全面的现代化。与以往我们谈现代化不同,现代化只是某些领域的,或者只是泛泛而言的。现在所要实现的现代化,必须是全面的,是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科技、教育、国防、交通运输、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是广义的全面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这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作出这样一个科学论断,直接点名了我们在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直接昭告了未来我们的发展,就是要突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就是要实现现代化,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既包括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的不平衡问题,也包括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有行业系统、社会居民收入、省与省、地区与地区分配差距不平衡的问题。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部分区域和一些领域整合资源不够,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装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充分的问题,这些都是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
其次,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是包括农业在内的现代化。众所周知,建国初期,为了建立国家工业化体系,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农业反哺工业,巨大剪刀差和牺牲农民的利益,才让我们较快实现了建立完备的国家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目标,由此导致了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也造成了“三农”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尴尬境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实行了多种鼓励政策,农民农村和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发展的求质量上水平,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诸多问题显现出来,部分农村地域脱贫和如何奔小康也成为新的难题。为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我国全面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是能不能如期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工业化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早在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掀起和完成,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就实现了城市化,美国和俄罗斯紧随其后,城市化达到了80%甚至90%,这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6]法国著名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在他所著《农民的终结》一书中,就科学论证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与乡村差异缩小的事实。从缩小到无差异,工业化继续推动了现代化发展,由此带动了欧洲数百年的繁荣。
第三,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必须着眼解决好三农问题。发达国家推动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充分证明,解决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何解决农民“市民化”,如何解决农业产业化,如何解决农村城镇化,这是关乎全面实现现代化重中之重的最大难题。这其中的关系究竟何在,怎样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我们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的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7]三农问题涉及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其前提是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真正的市民化。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民居多,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二三产业,这是农业土地集约经营和实现产业化的前提。因此,只有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才能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必要条件,也只有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才能实现人口聚集,才能为城镇化奠定基础,也才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办法。我们必须在现有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乡村工业,走城乡二元工业化带动城市(镇)化的发展道路,最终消除二元结构。[8]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第四,全面推进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曾经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崭新腾飞;今天我们步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又将面临着新的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轰轰烈烈走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历程,我们有波澜壮阔的百变惊喜,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豪迈勇气,有甘为人先的坚强自信,有举世瞩目的中国奉献,但也有过挫折,有过磨难,有过难隐的失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习惯了小而大、大而全,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见山不见水的一边倒决策行为,致使城乡分离、行业垄断、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表现。不少人过多青睐城市忽略乡村,鼓励农民进城而不重视乡村发展,过度城市化,乡村边缘化,急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模式。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 霍华德,倡导用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所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指出;“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这种该诅咒的社会和自然的畸形分割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9]这一针对英国当时社会的现实,难道不是对我国城乡现实问题的客观写照吗?除了观念转变,还有制度的交替变迁,制度变迁尤为重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 C· 诺斯(Douglass C.North)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制度变迁理论。吴敬琏也认为,制度重于技术。邹东涛更是直言,制度尤其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需要新的思想观念创新,更需要新一轮制度变迁。
三、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纵观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没有哪一个国家迄今是已经完美无瑕的,或者是完全实现的。因为在世界科技和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甚至是一个台阶不断再迈上又一个台阶。现代化没有终结,是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从初级水平不断向高级、更高级递进和增长的过程。
考虑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从2020年到2035年,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由2035年到2050年,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之后,我们要成为世界上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成为引领世界不断提升现代化向更高水平挺进的国家。由此可以判定,我们推进现代化的进程,既要立足本国国情,完成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又要融入全球现代化的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标准、高水平地实现赶超目标,现代化进程必将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独具特色。
首先,必须提升工业化水平,在城市化并进中实现现代化。同我国十四亿人口的现实国情相比,我国的工业化无论数量质量,还是与城市化要求的规模,都仍然显现不足,难以达到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保障。我们需要工业化、尤其产业大发展,以解决我国人口多、城乡人力资源不断实现就业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实现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目标,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实现,以及“农民的终结”,这是现代化开启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所在。为此我们必须在现有工业化的基础上,着力围绕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优先考虑新一轮的工业或产业园布局,通过工业或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进程。新一轮工业或产业发展,必须着眼于广大乡村地域布局,必须着眼于就近拉动劳动力就业,必须突出整合区位资源优势,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推进交通、运输、金融、通讯、小区和教育等各类服务业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逐步实现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城乡二元工业化发展,乡村地域的二次工业化腾飞,必将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同质的现代经济转换,[10]从而奠定实现我国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其次,必须提升城镇化水平,在服务业并进中实现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结伴而行、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或者是城市化推动了工业化,亦或者是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随着20世纪计算机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显现,尤其是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信息化、经济一体化、数字化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代化建设呼之即出,成为了引领经济前行的巨大动力。在所有这一切表象之中,城镇化实现和服务业繁荣是关键所在。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如何把亿万农业剩余劳动力纳入二三产业,使农民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城市一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全面深化改革,理清发展思路,选好实现路径,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因地制宜,统筹决策,科学实施。改革开放数十年过去,我国亿万农民工进城,加速了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农村人去屋空、妇孺留守、农业经济难以为继的客观现实,同时也导致了中心地域过度城市化问题。为此农业要发展,农村要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就必须发展乡村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以工促农和以工带城的良性发展,推动人口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第三,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在信息化进程中引领现代化。中国开启现代化的进程,已非往日发达国家可比,我们是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在信息化席卷全球,在高新技术浪潮催动下,打造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们不仅有了强大的综合实力,有了建设现代化的丰富物质基础,而且我们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防、科技、教育等领域,逐步迈上了世界强国的台阶,具备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条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赶超的梦想,我们就必须紧跟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时刻把握任何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做强做大我们的优势领域,迎难而上弥补我们的短板和不足。务必保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趋势中,让世界有中国的声音,由此引领中国的现代化,使发展的中国引领世界。强国强军,战略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军队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11]时刻把握全球动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牢固确立信息主导,充分用好军民融合,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引领我们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化建设。
第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动大数据带动强国梦想。现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竞争,无不表现在综合国力上,也无不表现在科学技术上。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创新驱动、大数据、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成为国与国、集团与集团竞争的重要聚焦点。“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谁能在创新上先下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12]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必须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推动大数据带动现代化建设。必须着力围绕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如何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变来做文章,来花大力气和下功夫。树立强烈的创新驱动自信,不断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始终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方略,绝不能失之偏颇和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13]我们要用好这样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以高校“双一流”建设为后备的创新辐射平台,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创新力量,[14]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依托。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还有千难万险要趟。如何端正方向,如何确立自信,如何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5]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所有这一切,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英明的指引。我们必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长征中,做出我们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不懈努力,为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英勇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