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控措施分析

2020-12-07郭云发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郭云发

(贵州省平塘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州 黔南 558300)

引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煤矿企业在能源保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监督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在降低煤矿企业事故发生几率方面的作用明显。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在强化设备控制的同时,提升对工作人员与生产工序的监督,保证在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安全管理的意识[1]。但是相较于传统生产企业来说,煤矿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观念落后

在目前诸多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工作重点放在了生产效益方面,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在部分矿井生产单位中,并没有进行有效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在部分煤矿企业中,为了有效地降低自身的成本,尽管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投入仍不足,很难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缺乏对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2]。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的生产环节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并没有对安全生产保持足够的警惕心,影响了安全管理机制的落实。

(二)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人员队伍要求相对较低,使得许多施工人员在综合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并没有严格的落实安全管理的要求,造成整个安全管理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地发挥出各种生产装置的作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以后,很难进行及时的处理,影响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3]。特别是在矿井生产当中,所涉及的行业诸多,在管理人员素养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状态下,很难消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三)煤矿开采作业环境复杂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对于各种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来说,在煤矿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而在当前煤炭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部分煤矿企业在市场利润的刺激下,逐步的加大生产力度,挖掘深度不断提升,使得整个的作业环境更加复杂。在施工期间,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地表作业与井下作业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受到周围岩层稳定性的影响,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较大,使得其在施工中缺乏安全保障。

二、煤矿安全管理防控措施

(一)构建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各个工序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为了更好地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机制,对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进行合理的约束。在进行安全管理标准编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开展,同时结合矿场的实际情况,由专业的人员开展相应的编制工作,不得出现直接套用其他企业制度的情况。与此同时,必须要严格的落实责任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划分,通过进行完善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为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发挥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作用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煤矿生产技术也越来越高,各种高科技含量的生产工艺应用其中,实现了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先进技术设备的作用发挥出来,借助专业的工艺,对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比如在矿井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安全工艺,能够更好地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的提升。尽管在先进工艺的引进中,会出现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但是能够有效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实现煤矿开采施工效率的提升。

(三)强化监督工作

在开展煤矿施工的过程中,要开展完善的监督工作,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排查,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生产责任体制的构建,对各项责任进行合理的划分,保证任何一项工序的开展,都能够具体到第一责任人。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矿井单位的各项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按照风险等级来开展针对性的监管工作。在高效的监管工作下,保证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煤矿生产开采环节的安全,在强化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煤矿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只有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现阶段复杂的作业环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