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精神的时代内涵
2020-12-07盛璞张航峰
盛璞 张航峰
(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军政基础系政治工作教研室;31962部队政治工作部)
王杰精神,是以王杰的名字命名,以王杰的言论与事迹为基础,以王杰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崇高革命精神。王杰精神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一心为革命”的理想信念;“两不怕”的战斗精神,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伸手”的高尚品格,即在荣誉、待遇、物质上不伸手;“人生四问”的人生境界,即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什么是痛苦?失去人民的信任和为人民工作的机会就是最大的痛苦。时代引领方向,榜样凝聚力量。王杰精神的永恒价值和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能够穿透历史,与时代条件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新时代,王杰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一、一心为革命的坚定信念
信仰是魂,魂不定则无以立身;信念如根,根不牢则地动山摇。坚定的政治信念,是王杰成长为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基石。王杰之所以能够不惧死亡,扑向炸点,就是因为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关键时“一心为革命”的政治信仰,坚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他认为:“当兵是为党、为人民、为祖国而来的,党指到哪里就冲向哪里,就是需要献出生命也毫无怨言。”“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我也甘心情愿。”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种为党献身的崇高理想追求,激励着王杰不断前行,造就了他光辉灿烂的人生。习主席深刻指出:“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青年官兵承载着强国强军的未来和希望,在新时代,青年官兵传承弘扬王杰精神,就是像王杰一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实践,自觉坚定信仰、忠诚使命,时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书写精彩军旅华章。
二、倾心谋打赢的责任担当
军人因战争而生,打仗是军人的唯一专业,打赢是军队的唯一追求。王杰当兵四年,从难从严练好打赢本领是他的不懈追求,他当过班长,干过地爆专业教练员,带领战士们专挑天寒地硬的条件开展埋雷训练,个人取得军事考核“五大技术”满堂红的优异成绩,2次荣立三等功,考上一级技术能手,一份份荣誉是他在短暂的军旅生涯书写的精武强军、献身使命的壮丽篇章。习主席对军队能打仗打胜仗念兹在兹,反复强调“当兵就是要打仗,这就像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田一样,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天职。”醉享太平是军人对使命的最大背叛,在新时代,青年官兵作为备战打仗的主力军,传承弘扬王杰精神,就是像王杰一样,眼盯未来战场、心怀如火激情、肩负如山职责,时刻保持苦训精练、谋战思战的练兵状态,时刻保持秣马厉兵、枕戈待旦的备战状态,不断厚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胜战底气,无愧军装在身,无愧军人使命。
三、真心不怕苦的精神风貌
军人历来都是刀尖上的舞者,时刻与苦累相伴。王杰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当兵时要求到任务最重的分队,干活要到最艰苦的地方,训练要找最恶劣的条件,抢险要去最危险的站位。正是这种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炼,催生了王杰以苦为荣的乐观精神和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磨砺出王杰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吓倒的勇气,正如他在日记中写到的那样:“我们青年人要像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在新时代,青年官兵传承弘扬王杰精神,就是像王杰一样,自觉扎根基层、立足岗位,正确看待生活清苦、环境艰苦、训练刻苦,在血与火、苦与难、艰与险的摔打中砥砺血性、磨练胆魄、练硬本领,燃尽“骄娇”二气,锻造铮铮铁骨,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战斗力提升指数、国防安全指数,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在未来战场上逢敌亮剑。
四、诚心不怕死的血性胆魄
不怕牺牲是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革命军人的珍贵品质,是战斗精神的崇高境界。王杰的字典里没有“退缩”“畏惧”“怕死”等懦弱的词汇,有的都是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就算遇到再强大的敌人和再危险的环境,也都毫不畏惧、毫无退缩,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可以做到脸不改色心不跳。”王杰的话像一面镜子,照出革命军人的生死观。练兵先练胆,铸剑需砺锋,军人唯一的遗憾是只有一次生命献给祖国。在新时代,青年官兵传承弘扬王杰精神,就是像王杰一样,树立生命意义的正确认识,端正对待生死的根本态度,懂得“军人向死,群众才能向生;个人向死,国家才能向生;肉体向死,精神才能向生”的基本道理,自觉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国家民族命运和人民利益中去,超越肉体生命的有限性和“小我”的狭隘性,唤醒“为祖国血染战旗”的血性豪情,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完成人生最美的“逆行”。
五、全心肯奉献的高尚情操
奉献,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是革命军人的生命底色。正是因为一代代军人的牺牲奉献、负重前行,才有了国家的岁月静好,人民的安享太平。王杰以雷锋为榜样,时刻把为人民服务记在心中,他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为了不耽误工作和训练,他一再推迟婚期;为了把探亲休假的机会让给更需要的战友,他入伍4年只回过一次家,工作中把部队长年累月的施工任务看作为人民服务的幸福生活,希望把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人民。付出了这么多,却从未向组织邀功请愿,反而给自己立下了“三不伸手”的规矩,把有限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把可爱青春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在新时代,青年官兵传承弘扬王杰精神,就是像王杰一样,自觉涵养家国情怀,培育奉献意识,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做到不为功名所困、不为物欲所累、不为风月所惑,才能淘去杂质杂念、掸去思想浮尘,折射出革命军人应有的精神底色和道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