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文艺节目创新实践与理论思考分析
2020-12-07柴蓓蕾
柴蓓蕾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广播文艺节目在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在广播节目中都依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收听广播文艺类节目依然是人们最热衷的收听选择。受众可以获得文化享受和体验,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洗礼,并能够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得到慰藉,并从中得到感悟。
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进化、手机的普及,各种直播APP的推广,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文艺节目也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节目制作和传播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抓住受众的感兴趣的内容,创造制作优良、立意深刻的优秀广播文艺节目,以经受时代发展的考核和筛选。
一、广播文艺节目创新的理论思考
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与改革,也必须构建全面可靠的理论系统,在具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的理论指导下,高效率地进行自我革新。首先,从广播文艺节目的文艺性质来看,由于其输送的内容都和文艺有关,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艺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广播文艺节目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以社会口味和需求为发展指引,凸显广播文艺节目的时代气息。
不可否认,传统广播节目发展至今,仍然具有很多新媒体缺乏的内容和优势。就目前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新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才是大势所趋。重视广播文艺节目和新媒体的融合,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探索,进而实现广播节目传播形式的多元化。积极寻求两者有机融合的途径,留下传统广播节目中的精华部分,去其糟糠,进而推出适合在新媒体领域里适合落地生根的节目样态,满足用户所需,才是王道。
其次,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此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都在逐渐提高,社会对广播文艺节目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自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电视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因此,广播文艺节目在制作期间,需要重视对各个环节的把控。
通过全面详细的前期准备和市场调查,制定科学合理的制作计划,并在策划方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后续工作。这体现出广播文艺节目除了明显的艺术特点外,也要紧跟时代,借助蓬勃发展的技术手段更新节目的制播途径。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广播节目制作的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实践
(一)广播文艺节目推广工作的创新
广播文艺节目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听率是影响广播文艺节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切实地做好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工作,除了要精心的打造广播文艺节目的内容之外,还要重视广播文艺节目的推广工作,将当今先进的传播载体和信息元素与广播电视节目融合到一起,推动广播文艺节目推广工作的创新。
在当今的时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各种应用程序也是层出不穷。对于广播文艺节目的制作队伍而言,应该要充分地利用这些应用程序,将广播文艺节目和使用比较广泛的应用程序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提升广播文艺节目的互动性,通过音频市场将制作精良的广播文艺节目推向车载收听市场,以将广播文艺节目的收听市场扩大到最大化。
(二)广播文艺节目播出形式的创新
在开放的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从广播电视收看节目,而是从多个渠道途径获取信息。为了扩大广播文艺节目的受众群体,必须要促进广播节目播出形式的创新和多元化。首先,增强广播文艺节目的可听性及参与性。
例如,通过互联网平台上提供的多种线上交流的方式,尤其是一些社交软件,这也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例如微博、微信等。广播节目可以借助这些平台,让受众切实感受到广播文艺节目的脉搏。以观众感兴趣的内容为依据,进行具体细节制作。其次,在互动话题的选择上,提供与受众交流的机会。此前很多广播文艺类节目更多的主持人单一输出,受众倾听。增加互动可以让受众与节目的距离更近,互动话题的选取要贴近观众现实,丰富节目的话题性,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这样不仅符合人们对优质广播文艺节目的需求,也能为广播电台创收理想的经济效益。
最后,注重广播文艺节目内容的原创性和新颖度。部分广播台思维固化,一味“炒冷饭”,制作已经过气的类型节目,或是按照爆红的节目进行复制,缺乏自身的特点。这不利于广播台的长远发展,也制约了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当下,新媒体软件的交互,使得人人皆记者,人人皆为创作者。通过新兴的媒体技术,可广泛吸纳更多的创作元素,并结合广播文艺节目特点,制作更贴近生活的原创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时代,新媒体领域的迅猛发展虽然给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为广播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广播文艺节目要切实的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就要紧紧地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推动广播电视节目与新媒体领域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