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编辑策略分析

2020-12-07余新春

魅力中国 2020年45期

余新春

(怒江传媒中心,云南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673100)

一、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特点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有88种少数民族报纸,年印刷量为1.313亿份。以《怒江报》·傈僳文版为例,目前报纸发行量约为3000余份,是怒江州傈僳族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出版、发行、阅读和使用是少数民族的权益。未来少数民族报纸也将继续延续并发展,且在全媒体的影响下延伸出新的业态。

二、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编辑中常见问题

(一)语言文字的翻译表达不清晰

针对部分文字报纸进行抽查分析,部分报纸文字存在翻译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的问题。这是因为报纸新闻语言翻译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尽管很多工作人员文化功底足够,但是翻译过程中不够准确等等问题。

(二)编辑报道翻译方式简单、形式单一

报纸新闻编辑工作整体给人非常呆板的印象,并且新闻报道的形式没有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特点,设计百姓身边故事类报纸节目。报纸新闻的亲和力不够,报纸形式呆板,可读性亟待加强。

(三)编辑少数民族报纸亲和力不够

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大体上是将汉语的新闻稿件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为少数民族语言报纸提供新闻稿件,因此其没有很强的民族特色,缺少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新闻,让文字新闻在实际的传播中依然“冷冰冰”。

(四)编辑新闻编辑人员配置存在问题

在少数民族报纸编辑人员配置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新闻的编译人员过少,翻译的工作量过大而导致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缺乏亲和力,也没有民族的特色。

三、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编辑效果的优化策略

(一)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提高少数民族报纸文字的地域性

在实际的报社编辑工作中,应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强调其工作中尤其是文字翻译中的文化性和民族性。重视工作人员对于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分析。此外,还要积极选拔本地优秀的报社通讯员,加强通讯员的新闻采编水平,提升少数民族民情民生、政策传达、文化传播等文字报纸编辑工作效能。对业余的新闻通讯员强化新闻基本常识、通讯采访写作、新闻角度甄选、拍摄技巧传授等方面进行培训。另外,对于汉族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强调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文化的知识性学习,做到新闻传播效能出色、民族报纸具有地域风味。

(二)借助文字识别系统,提升报纸编辑效率

加强对于少数民族文字识别的研究,提升报纸文字编辑的效率。积极地将少数民族文字OCR识别系统引用并完善,提升少数民族文字文本识别效率,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单就其文字来说,就可以令人顶礼膜拜,少数民族的文学体裁和内容都十分丰富,借用结束能大大提升新闻编辑的效率,通过文字的识别转换,能提升工作效率,从单一枯燥的翻译编辑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工作人员更好地参与到新闻创作工作中来,让报纸文字更具生命力。通过定期举办培训,提高采写新闻稿的水平和能力,加强各科室与通讯员的沟通联系,做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三)提升文字报纸传播的信息化,结合新媒体高效传播

在信息化时代,报社向着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传播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启动报纸传播渠道优化工作,采编和新闻排版等工作主要还是依靠通讯员创作,后续的传播工作,除了报刊发行之外,需要逐渐实现网络化平台化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形式越来越复杂,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积极探索线上新闻传播模式,最大程度上扩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内容,一些不能在报刊版面呈现的新闻趣事,以线上的模式展现,并通过新媒体渠道可以实现高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