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分析

2020-12-07王时蒙

山西青年 2020年18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思维设计

王时蒙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提到艺术设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原创”,既然是原创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及能力。艺术设计中创作者拥有活跃的思维意识,能够有效激发创作灵感,从而拥有与众不同的艺术设计风格。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完成能力。因而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逐渐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思想,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从而在教学中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如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打破传统的基础技能教学模式,培养富有创造性的设计人才。

一、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意义及现状

在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实现艺术设计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实现教师及学生因循守旧的固定思维理念,摆脱之前被固有的艺术设计禁锢的认知,培养更加全面、灵活的艺术设计思维。第二,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实施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意识的整合自己的思维,将抽象与具象的思维有机结合。在尊重艺术设计的基础原则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效运用新时代的各种新型艺术手段,例如计算机技术、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等。因而在实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的同时,还有效增强了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优化艺术设计的表现力。第三,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艺术设计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习惯性创新思维模式,对其他学习以及日后的人生发展具有深远而积极地影响。

由于现阶段高校的教育体制和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艺术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以下问题:第一,人才定位问题。高校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对于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和阻碍作用。目前各个高等院校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主要目标还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能够掌握初级的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和设计技巧,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工匠”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教学目标的推动下,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往往因为在校期间未能发挥创新思维的能力,而无法实现工作中的创新设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无法灵活应变,也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现代化艺术设计需求。第二,固有教学模式。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师傅教导的形式,手把手教给学生各种设计技巧。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对设计艺术的技巧性掌握。但是同时由于过多的模仿和复制,容易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主动学习和发挥思维创新的机会,最终出现千篇一律的设计作业,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

二、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批判意识

传统的教育模式里,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要掌握复制粘贴的功能,既可以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艺术设计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投入身心参与到每一个活动过程中去。因而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于教师于学生都是有利。所以教师们要跟上时代潮流,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完善教学模式。长久的独角戏使学生渐渐失去辨别能力,老师讲解就听,布置任务就做,按部就班的教学使课堂失去活力,此时要重拾学生们批判的态度,敢于质疑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有所创新,设计就是要打破枷锁,遵循内心及审美,当然质疑要在掌握基本的技能知识基础上进行。

例如,日常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出设计理念或图画后,采用小组讨论模式,令其针对展出内容阐释优点及缺点,一方面按照大众审美给出禁忌,另一方面按照自己的审美给出画龙点睛的建议,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的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很多惊喜;当然也可以采用“辩论会”的模式,在艺术课堂开启辩论会,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另外辩论的特点就在于临场发挥,毕竟事先不清楚对方的小论点,只能从大致方向上准备材料,在辩论过程中,针对小论点在脑海里寻找反驳依据时,就是在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面对期间出现的共同问题,教师应给予点拨,接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给出自己见解。经过这样的改变,独角戏变成了大合唱,教师的工作重心转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锻炼也达到了很好的提升,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二)针对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创新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实现创新思维培养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及基础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批判时,会出现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长时间的被动接受知识已经形成了狭隘的思维空间,在实践中露出怯懦的心思,且不能一针见血指出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给出的要点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其中的出彩创意一起深入分析归纳,若是学生连要点都给不出,则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提示。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针对其给出的各种各样的独特创意,要给予充分肯定,接着再给出更出彩的做法。如此才能增强学生自信心,为之后的创新思维训练提供基础。

例如,在版式设计课程中设计图纸时,全班三十多位同学里,难免会有设计结果相似的情况。假设有七位同学的外观设计雷同,这个时候,难道教师要全部否定,并来一个课堂当中批评?在未指定风格、形式的题目里,出现雷同很正常,版式设计的风格无非几种,要做的是观察细节。这种情况反倒给教师提供创新课堂的机会,可以把七副作品挂到走廊首先进行一至两天的展示,接着拿出一节课来专门讨论外观相似的七副设计,请同学说出优点并给予肯定,接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讲出缺陷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师生的积极讨论做出调整,对于作品的作者来说是一次锻炼并完善的机会,对于所有同学来说,每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再比如,logo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针对同样的产品给出相应的任务,学生们会从各自看到的不同角度来设计logo。这期间大家会因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设计出不同于别人的创新版式,这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极其有益。

(三)转变教育模式,加强实操能力

要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创新实践操作的练习。西方曾经历过对设计的反思,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的设计走向了人性化、自由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道路,追求独特的审美品位,小众化成了万人追捧的目标。而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与其相比,显然落后不少,且如今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实行的是分科教育,细化了的知识反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朋友关系,课堂训练也应转变为追求完美、汲取知识、体验成功的体现,在长期的训练下,学生会逐渐养成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思维,学习习惯也因此而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摄影课程教学中,由于该课程内容实操性很强。课堂伊始,教师找好切入点:实际设计项目,接着对项目进行分析,表明文化根基的重要性。教学时,采取讲述、参观、讨论结合的方式,带领其参观服饰历史博物馆等来丰富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或者在教室内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这类教学资源说服力很强,学生也乐于配合。习惯了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后,可开启“翻转课堂”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又或者可以采用“情形再现”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渠道找来相关的服饰,并找学生穿戴体验,亲身感受各类服饰的特点及局限性,实物的效果是任何虚拟效果不可比拟的。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训练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空间

创新思维是各种思维的综合体现,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性是教师的重点目标。通常情况下,人的思维是线性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无法出彩,给人新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训练多种思维模式,提高创新能力。常见的有:逻辑与形象思维、常规与求异思维、发散与收敛思维、分析与综合思维、逆向与联想思维,相反思维模式的结合使用往往能达到惊喜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首先给其充足时间进行思考,在思考途中,自然会用到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这之后,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思维模式相结合的训练。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或食品广告,常规思维下展现其质量高、无污染,逆向思维思考的话可以将污染过的、质量差的图片展示出来,从反方面刺激人们视觉效果;环保主题的广告,可以把人体的肺器官用叶子来表示,左叶代表健康的,右叶代表枯黄的,正反对比恰好能展示环保主题广告的用意。思维课的训练是团队式的学习过程,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使目标变得简单,解决思路也更清晰,期间产生的质疑虽多,但很快便能确定下一步要做什么。学生必须要改变从前的惯性思维,采用多种思维方式结合来主动感受并创新,从单向视角变为多向视角,从“唯一”到“多种可能”,把脑子里限定的条条框框丢弃,只考虑题目要求的禁忌即可。

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现代设计方面的核心便是创造性思维,也是实现创新的灵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渐渐退出,只做指导和引入便可;学校的艺术设计课程不仅要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习惯和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性思维能给予作品强烈的生命力并长久的存在,教师要教会学生思考,综合运用思维模式来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创新性思维。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思维设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