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档案学教育课程研究及启示

2020-12-07李燕燕洪秋兰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浙江档案 2020年8期
关键词:档案学课程教师

李燕燕 洪秋兰/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我国档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从以本科教育为主向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发展[1]。处于转型阶段的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如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档案专业人才,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美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在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以下简称SAA)发布的《美国档案学研究生课程指南》引导下,形成了成熟规范的档案高等教育体系[2]。在已有的关于美国档案学教育的研究中,对档案学课程设置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美国高校档案学课程设置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选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2017年发布的最佳档案学课程排名前十的、只提供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10所学校[3]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美国高校档案学教育现状,以期为我国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

1 美国高校档案学课程情况

1.1 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经统计发现,这10所高校开设的档案学课程数量共计76门,其中必修课8门、选修课65门、推荐课程3门,每门课程的学分基本为3或4学分,学时基本在14周至16周。对10所高校开设的细化课程进行梳理,发现虽然各高校开设的档案学相关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依据课程内容可将课程类别分为档案选择与评估、档案组织与描述、档案保存、档案管理4类。还有4所高校开设了专题课程专门介绍手稿、口述史料、社区档案、视听档案等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流程,其中西蒙斯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对专题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视。

1.2 课程素材要求

研究课程大纲,发现每所高校对于课程教材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任课教师可依据课程需要自行选择相应教材,但绝大部分课程并没有指定教材,只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任课教师会根据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列出课前预习阅读材料清单,清单中有时除必读材料外还有额外的推荐读物。阅读材料以线上资源为主,都可以通过任课教师在课程大纲上所提供的获取方式获得,阅读材料内容不局限于在线书籍、期刊中的文章选段,还涉及网页等在线内容。

1.3 授课师资状况

查询SAA高校档案学教育目录,发现10所高校档案学教育的师资状况不尽相同,各校配备的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数量存在差异。除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外其余高校都有全职教师任教,没有兼职教师任教的高校占50%,兼具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高校不到半数。据SAA高校档案学教育目录教师数量统计数据显示,10所高校中档案学授课教师的数量超过5人的仅占30%,但授课教师都是档案学领域的顶尖人才,不论全职或兼职教师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多数全职教师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兼职教师大都来自校外的档案部门、图书馆或博物馆等。如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音频保存和重新格式化简介”课程的任课教师Sarah Cunningham,是Lyndon Baines Johnson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国家档案馆分部的音频保存专家。

1.4 授课方式

一是交互式教学法。10所高校普遍采用了交互式教学方式,如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与有互动交流的专家讲座相结合或交替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也会以邀请嘉宾演讲并开展主题研讨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与档案学领域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为特殊,直接以讲座或研讨会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二是项目教学法。即教师对课程相关案例提出若干个项目任务,由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项目任务进行项目分析和目标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具体实施项目计划方案及成果展示,有时还与校内档案部门或校外档案机构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程参与项目研究,项目研究完成后不仅要提交个人及团队的书面报告,还要在课堂上展示项目成果。三是在线系统辅助教学法。大多数课程尤其是网络平台在线课程都使用Canvas、ELMS和Sakai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它们是基于Web的学习管理系统,学生可在系统上自行下载教师课前发布的阅读材料、讲座视频等教学资源和完成课堂参与任务;教师可在系统中在线讲授课程,根据教学需要在系统中设置讨论区与学生进行在线教学互动,还可通过系统发布课程通知,以及接收批改学生提交的课程作业。

1.5 课程考核内容

一是课堂参与。课堂参与情况是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考核指标中所占的比重为10%—24%。以传统面授课程的出勤率、课堂讨论表现和在线课程的参与次数及讨论区发帖、回帖情况作为参考依据进行课堂参与成绩的评定。二是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包括演讲、项目成果演示、文稿展示等,有时与书面报告组合出现,所占比重为5%—35%。三是课程作业。课程教学大纲标明了课程作业内容、格式等具体要求,如内容包括项目提案、评论文章、研究论文、项目成果报告等在内的书面报告,要求学生在学期末如期提交。

2 美国高校档案学课程教育特点

一是强调知识积累与应用,重视培养科研能力。具体表现为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及课程作业。为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学生必须阅读数量可观的文本材料及观看课程相关视频,在课前就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使得教师在后续教学中有更充分的时间讲解课程核心内容。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多以项目研究等探究型形式为主,要求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并分析项目方案、撰写研究报告。

二是师生教学互动频繁,注重营造学术氛围。10所高校普遍同时采用传统面授和在线教学两种授课方式,传统面授中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增加了面授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线教学的学习管理系统为师生创建了实时沟通平台,教师能发布课程主题讨论帖,学生可在讨论帖中各抒己见。

三是发挥校外资源作用,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来自校外实践部门且拥有丰富档案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参与课程教育,避免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10所高校中有的还与校外档案机构合作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如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开设的“档案和手稿中的实地工作”,要求学生在教师和现场主管的指导下在档案馆或手稿库中完成50小时至150小时时长的实践,除此之外还必须完成实地考察项目,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3 美国高校档案学课程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3.1 增设特色档案资源课程,优化课程考核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档案学课程多为课程性质或内容相似的共性课程[4],在档案信息资源专题课程设置方面有所欠缺。美国高校档案学课程极具地方特色,体现了本土学科研究热点及趋势。国内高校应档借鉴,如增设专题档案信息资源选修课程,以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和适应本土化档案工作需要,学生可依据专业研究方向及未来职业目标进行选择。国内高校期末考核方式以考查为主,主要形式为提交课程论文,但一篇课程论文很难真实体现学生的学术水平、综合能力等。因此应优化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多项目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分配考核项目比重,全方位多维度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评定。

3.2 增强在线课程平台应用,构建师生双向交流渠道

我国高校缺乏统一规范且具有实时交互功能的在线课程平台,应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可在平台中实时发布课程素材资源、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在课程结束后还可通过平台布置考核任务和接收课程作业等;也可利用在线课程平台设置具体时间段进行在线答疑,构建线上和线下不间断的双向交流渠道。在线课程平台除辅助日常教学之外还应利用大数据技术追踪学生使用时的学习行为及兴趣热点,向学生推送相关学习资源。

3.3 明确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促进校企资源共建共享

现今国内高校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实践课程较少,缺少对专业技术的应用。国内高校更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倾向于培养学术性、理论型的档案硕士研究生[5];并且在选修课程的安排上没有明确区分研究方向,缺乏职业导向性,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方向的结合偏弱[6]。对此,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档案学课程设置方面应明确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加强职业导向性,规划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首先,国内高校应考虑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支持档案学课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体验不同档案机构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其次,档案工作面临数字转型趋势,可与校外档案机构尤其是档案数字化加工机构进行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加强档案数字化实操教学,共享场地、设备等硬件资源,培养适应数字转型背景下的档案工作技术型人才。最后,与校外档案机构进行人才交流合作,在工作人员队伍中选聘档案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特色专长的校外兼职教师,补充全职教师在实践教学领域的不足。

猜你喜欢

档案学课程教师
历史追溯与革新路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征阐释
最美教师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大山里的教师
青岛市档案学会举办2020年档案学优秀成果和优秀论文评选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