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播背景下传统媒体短视频制作的Vlog化
2020-12-07李明曹朔
李明曹朔
一、什么是Vlog?
目前在国内,Vlog 正处于上升期,然而很多人对Vlog 的理解还停留在“拿着手机自拍记录生活,做个小视频发布到网上”这个刻板印象。Vlog 是videoblog(视频博客)的英文简写,也就是博客的视频版本。Vlog 兴起于2012年的YouTube,起初它只是视频拍客对粉丝问题作简单的出镜解答,后扩散形成了巨大的跟风效应,许多国外年轻人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以记录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Vlog 迅速发展成型,从而使得Vlog 成为博主以视频方式记录并公开自己的生活,放弃一部分隐私,满足粉丝的好奇心和窥视欲的一种模式。
透过海外中国留学生群体,Vlog 于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互联网,彼时Vlog 的制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在国外已经成熟。2018年被称为中国的“Vlog 元年”,以Vlog 形式制作的短视频大量出现在互联网上,水平虽然良莠不齐,但发展势头与国外如出一辙。经过发展演变,现在的Vlog 是形式,是产品,也是趋势,它实际上是为专业且个性化人士提供的播出载体。
从目前来看,国内网络自制视频可划分为三代,第一代包括“视频+字幕”、网络直播、自拍等初级内容;第二代包括以抖音短视频为主的个性化内容,中间明显有策划的影子;第三代是以Vlog 为基础的专业人士制作的视频节目。
现在很多90后、00后的网络“原住民”,一边自学编程,一边做着Vlog,Vlog 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业内人士臆测,2020年互联网短视频将蚕食更多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这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了解关于短视频尤其是Vlog 的制作,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二、Vlog 生产什么样的内容?
所有Vlog 的拍摄内容,都可以归结到大生活类,细分之后,有如下几种:
一是微纪录类。越来越多的视频博主采用纪录片的呈现方式,这种介于Vlog 和微纪录片之间的形式,可以让一个普通的故事变得新奇有趣,它最明显的特征是:拍的题材是微纪录片,但是博主既当了导演,又有视频博主的影子。比如,《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系列片,这是由住在南京的日本媒体人竹内亮团队制作,影片从2015年11月开始更新,已经有将近200集,内容覆盖在中国的日本人以及在海外的中国人,几乎每一集都有竹内亮自己的出镜,强调这是“我”在做这个影片,这也是Vlog 的特性,透过镜头以及言语交流,观众不仅能感受到主人公的人性闪光点,也能清晰了解导演竹内亮的个性。《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在豆瓣上评分为9.3分(2020年3月数据)。
二是学习类。这类视频包罗万象:野外求生、健康知识、穿戴搭配、摄影、游戏,还有占据很大流量的培训类教程(计算机、语言、各种生活技能)等。这一个内容板块中,国内外都有很多优秀的视频博主,例如国外介绍摄影知识的PeterMckinnon,国内介绍汽车类的“李老鼠说车”,讲述物理学、数学、经济学知识的“李永乐老师”等等,他们把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用相对易懂的语言对大众进行传播,效果非常显著。
三是Vlog 的核心是分享自己的生活。明星或者普通人拿着器材拍摄含有一个或者多个主题的日常生活类小影片,有趣但不追求深刻,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最初级、最入门的Vlog内容。这种视频一开始是满足大家“Staywith me(和我待在一起)”或者窥私的情感,追求一定程度的共鸣甚至猎奇。这一类的UP主也有很多,比如YouTube和B站的“我是郭杰瑞”“黄菲菲”等,他们的粉丝数在迅速暴涨之后,很快进入瓶颈期。有一些视频博主在没有新内容、新灵感后,很容易被粉丝“控制”,专门生产粉丝们想听想看的内容,而不是专注于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方向。日常生活类的Vlog 做得成功与否,主要由视频博主一开始所定位的题材而定,有一些题材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拓展性,比如旅拍、美食等,而一些题材本身延伸性不强,最终不了了之。
四是综合类。有一些视频博主的内容生产比较模糊,可能横跨以上三种。
三、传统媒体怎样做出精致的互联网短视频产品?
如今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比任何时候都强,在当下格局中,电视必须摒弃部分以前的制作和管理模式,为拥抱互联网而做出变革。事实上,传统媒体制作短视频Vlog 时常有这样的困惑:非常好的题材,非常炫美的后期制作,无可挑剔的内容,主持人活力十足,业内人士都说好,但把这个Vlog 放到网上,点击率却忽高忽低,不能形成持久影响力。那么,传统媒体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让其制作的新媒体产品更有传播性?
第一,传统媒体应该意识到,虽然“内容为王”的基础没有变,但是由于传播载体发生变化,人们个性更加解放,讲述方式也迎来了巨大变革。受众不再需要“高高在上”的媒体视角,他们需要的是身边的情感共鸣,这才是短视频爆发的真正原因。因此,传统媒体迫切需要从“台上”走到“台下”。
也因此,不管是镜头语言、解说词、出镜词,甚至剪辑方式,都需要往网络化的方向改变。以2019年全国两会为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适时推出《两会Vlog》,以年轻记者个人视角切入,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台前幕后,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以往聚焦政策性、议题性、宏观性的角度不同,Vlog 中的出镜Vlogger,明显带有个人化的观察;解说词与出镜词更加生动活泼;剪辑时也充分运用了各种特效,甚至表情包、贴图等手段,使得Vlog 更加“接地气”。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制作Vlog,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Vlog 并非简单的“第一视角下的记者出镜”,它需要制作者和出镜者的“共谋”:精准选材、策划走心、个性化表达、平实又最大限度地记录真实场景。Vlogger 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去体验、“讲新闻背后的故事”,需要不断放大“个人”的体验和真实感受,找到有个人色彩的语言体系,如此才能让受众拥有强烈的“我在场”的感觉,否则就与一般的记者体验观察、记者出镜无异。简单来说,即跳脱为短视频而短视频的形式感,打造Vlogger 的“人设”。
第二,传统媒体可以制作的Vlog 内容有哪些?就目前现状而言,传统媒体可以尝试的方向是上述第一、二两种,也就是微纪录类和学习类。微纪录类是传统媒体所擅长的,所有已成熟的条口资源,例如医疗卫生、旅游、教育、公检法、城管、经济金融、寻亲等领域都可以制作Vlog,并不受题材的限制。不过在制作时,讲述的方式必须得做出改变,强调“我(UP主)陪着你(观众)看”的设定,以回避传统“直白式”出镜方式,避免陷入“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窘境。
另外,学习类的视频是很多传统媒体没有尝试过的,这一块可以说是一片“蓝海”。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内部依然聚集着大量可开发的各个领域的人才。现在网络上很多学习类的Vlog,例如视频拍摄、后期剪辑、器材购买与试用、汉语教学、美妆穿搭、英语培训、纪录片拍摄、亲子教育、法律知识解答等等,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在传统媒体内部找到对应的媒体人才。
不过,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以Vlog 方式制作时政类新闻需要谨慎。时政类新闻作为硬新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严谨性及指导性,其引发的社会关注及讨论往往关乎人们的生产生活。短短几分钟的Vlog 视频,通常更聚焦于严肃新闻的花絮及幕后,无法承载传递新闻本身的价值,因此只可作为时政新闻报道的补充手段。当然,如果传媒媒体聚焦时政花絮及幕后类的Vlog 制作,其UP主(主持人、记者等)也自带流量,传播效果则相当可观。比如2019年全国两会,人民日报等媒体推出记者的个人上会视频,从会前准备到排队安检……再比如央视新闻于2019年11月推出的《主播康辉Vlog》,共6期,带受众走进希腊总统府、巴西水晶宫等,引发巨大反响,屡屡登上微博热搜。这些时政新闻背后的小细节、小花絮让观众看到了时政新闻的另一面,让时政报道变得“可爱亲切”。
需要说明的是,人民日报、央视等试水Vlog,有着巨大的新闻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对于地方性传统媒体而言,更加可资借鉴的或许是其表达方式及发掘时政花絮幕后的策划角度。
第三,传统媒体制作Vlog 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管理模式与产品形式的不匹配。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制作更适合扁平化管理,而非层级式管理模式。从严谨性、专业性及安全性角度而言,传统媒体层层审稿制,大大降低了内容出错的风险,但层层审查,也难免使得原本活泼、多元、个性、快速的Vlog 内容变得越来越无趣。Vlog 的优势在于平实、简明、去中心化与情感共鸣,当传统媒体Vlog 的内容题材不涉及重大时事民生议题时,不妨下放“传播权限”,让Vlogger 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探索表达方式,寻找个人突破点(管理层设定框架,Vlogger 不得突破底线);另一方面,对有益的尝试进行相应奖励,鼓励主持人、记者等立足自身,积极转型。
目前,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等省级地方台的融媒体新闻中心,也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上做出了一定有益的尝试。融媒体新闻中心正在试水工作室制,打破原本的栏目壁垒,以旅游、医疗等不同主题确定工作组进行内容生产。工作室的优势在于不拘泥于栏目的条条框框,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人员以及内容的调整。同时,管理层也下放“播出权限”,让一线员工参与更多节目策划与制作。不过工作室制是否能够应对互联网视频风暴,还需要看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管理机制的灵活度,如何协调经营与新闻传播的矛盾,以及机制能否长效稳定等。
四、Vlog的技术门槛是传统视频媒体的优势吗?
在内容之外,还必须要重视的是,Vlog 的制作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的,需要综合如下几个条件。
一是策划水平。虽然Vlog 对视频拍摄和剪辑水平要求不高,但是它依旧像一个栏目一样,需要持续的话题更新。互联网的关注度非常分散,关注点不断变化,如何让自己的Vlog 持续引流对于UP主来说至关重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丢失观众(粉丝)就是丢失渠道,丢失渠道就是丢失机会。目前大多数成功的Vlog 博主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运作,而在这一点上,传统媒体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策划能力和非常高的策划水平。一旦Vlog 专业化之后,这本身就契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
二是技术水平。观众的审美是被慢慢培养起来的,当Vlog 领域涌现越来越多的“专业选手”之后,Vlog 的画面、声音、剪辑都在向专业领域接近。目前主流的拍摄设备已经有索尼、佳能、尼康等专业单反(无反)相机,有的甚至还用上了RED等影视级别的摄录设备,再加上稳定器、无人机、高配置的剪辑电脑,对于Vlog 新手来说,这既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又将是长期技术学习的过程,这无疑会增加创作的难度,形成一个技术门槛。而对于传统视频媒体来说,设备与剪辑基本没有问题,一家县级电视台的设备水平都可以轻松超过一个小的Vlog 团队。
三是UP主的个性以及魅力。Vlog 的核心是“主持人”(博主),一般也称为UP主。作为IP引流的重点,UP主通常专注于两个特性:一是个性,二是故事性。个性是UP主必须展示真实、让大家可接受的性格,比如坦诚、活泼、幽默甚至忧郁等,大部分有志于做Vlog 的UP主一般都会具备。而故事性是Vlog 的内容属性。Vlog 的UP主必须会讲故事,有吸引力,有不同的讲故事方法。故事性是Vlog 博主最大的门槛,也是第一代自拍党和第三代Vlogger 的最大差别。
传统媒体有大量优秀的主持人和记者,经过多年专业训练,他们大多具有在镜头面前讲故事的能力,但是由于媒体属性的关系,他们往往不能真实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管理模式的变革,是让短视频能够真正在传统媒体生根发芽的先决条件,是传统媒体真正实现媒体融合的重要条件。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不断更新,互联网短视频风潮绝对不会止步于Vlog,5G时代将会有更多新颖的视频样态出现。从来都是“危”“机”并存,传统媒体面对改革风潮,必须在内容、形式以及管理模式上做出相应改变,充分吸取别人的长处才能突破重围。当下Vlog 所代表的,除了形式和技术的革新,更有互联网传播快速、平等、个性、去中心化的特点。传统媒体若发挥已拥有的新闻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策划优势,放开手脚,积极打造一批个性十足的短视频制作者,必将更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信息期待,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实现真正的媒体融合发展,适应新时代媒体传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