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构建实践研究

2020-12-07吴蒙田竹张健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专业课程素质

吴蒙 田竹 张健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本课题是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为研究对象,构建四维协同育人的“全员育人”体系,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程育人”体育,构建立德树人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把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十大育人体系”的内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总之,探索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对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四维协同育人的“全员育人”体系

2020 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央及时作出新的安排,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六稳”的新任务。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课题实践样本机电工程系按照上级要求,依托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四个团队”,高度重视大学就业创业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要求,开展一系列工作的和实践活动,形成了“就业指导+职业辅导+创业引导”一体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建成三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实训室、创新社团”创新创业三级开放平台,建立“思政教师、创新导师、创业导师”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库,全程协同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除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业技能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外,还向外延展了课内创新实践项目、科技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展示,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创业竞赛、创业辅导等形式,搭建递进式的创新学习平台,形成课内实践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将学生创业与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从专业课程中的项目、创新社团科技创新项目到研发中心的高新技术科研项目,形成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实现全员协同育人,2020 届毕业生就业率目前已达92%。

二、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程育人”体系

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觉践行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理念,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使“全程育人”建设载体与途径具体化,为更好的实施“校企共育,技岗对接,持续发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全面开展大学生政治和素质教育工作,构建“6S 管理基础平台、技能大赛拓展平台、就业指导发展平台”三大平台,优化素质拓展项目,以院、系、班级各项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培养“素质高、适应快、发展好”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6S 管理基础平台,是指在大学一年级,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为核心,通过6S 管理基础平台,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技能大赛拓展平台,是指在大学二年级,以职业素质拓展教育为核心,通过技能大赛拓展平台,将素质教育与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化艺术节、机械产品设计竞赛、数控大赛等技能竞赛,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后续发展能力,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自律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就业指导发展平台,是指在大学三年级,以职业素质规划教育为核心,通过就业指导发展平台,通过模拟招聘会、简历设计大赛等就业实践的锻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培养其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群需求的综合业务素质,使学生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就业打造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立德树人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试点先行、精准培育、逐步推广”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运用专业研讨、示范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分层推进,精准实施,提升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时推广“课程思政”的优秀典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要素,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实现“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的覆盖,提升育人成效,实现“三全育人”,通过改革和建设,培育6 门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位课程思政优秀教师、2 个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目前在系内开展课程案例征集活动,通过思政典型案例征集,进一步总结凝练,也为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累素材。

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将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的节点、融入频次和育人策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挖掘工匠精神载体,借助课程思政引领专业群内涵建设,将课程思政贯彻到所有课程中,以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承载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有益补充,开展全培养周期职业素养教育,创建职业教育品牌。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专业课程素质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