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启闭机与卷扬式启闭机性能的比较探究
2020-12-07王利会
王利会
(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河北 石家庄 050408)
一、启闭机运行原理
卷扬式固定启闭机整体结构可以分为右半机和左半机两部分构成,中间则是通过中间轴进行连接,能够发挥出一种同步作用。比如右半机操作为,电动机带动减速机,减速机驱动绳股缠绕钢丝绳,利用绳股转动,对钢丝绳进行收放,钢丝绳能够继续带动滑轮组,从而进一步扩大启闭机相关启闭力后,继续将闸门提起。构成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能量转换过程。
液压式启闭机的运行动力主要是以电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相应的运行压力,通过液压介质对回路阀组进行合理设定,从而把动力和运行压力传输至左右液压缸内,对和活塞杆进行连接的闸门实施驱动,构成机械能、压力能和电能之间的能量转化闭环过程。
二、液压式启闭机与卷扬式启闭机相关性能比较分析
(一)运行特征
卷扬式启闭机整体组成结构十分简单,相关操作十分便利,具有较快的运行速度,能够确保严格、稳定、科学的传动比。卷扬式启闭机于实际运行中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限制行程,能够顺利开启那些行程较大和深孔闸门。钢丝绳相关受力方向能够进行灵活摆动。而启闭机以及闸门之间的配合也具有较高灵活性,适合应用在各种事故闸门内。对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多样化运行环境,但其外形面积较大,直线运动中,实施最高15 米启闭高度过程中,整体具有较大的运动空间,同时土建工程量也相对较大。机械传动部件因为重量较大,所以运行过程较为笨重,实际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机械损失。通常是动力的15%左右,于长期运行操作中,容易产生机械损伤,缺少缓冲过程,加快了部件运行中的损伤速度,提高机械运行噪声,产生大量能耗。
液压式启闭机整体部件组成十分紧密,重量较轻、体积相对较小,具有较高承载力,适合各种大型的船闸和闸门应用,同时还可以对动力进行远距离传递。传统过程十分平稳,拥有较好的缓冲性,方便进行换向和调速操作,系统中自主配制了自动化纠偏装置,将电气控制和液压传统相结合,有助于系统实现自动化发展。液压元件能够进行自主润滑,具有良好耐用性。能够避免出现过载现象,整体运行十分可靠、安全。但液压启闭机于实际运行操作中,在环境质量方面具有较高要求,为此需要确保启闭机室内维持良好的干燥性和整洁性,避免产生油液污染。活塞杆和液压缸之间也应该进行有效配合,提升系统精密度,其在操作应用中需要消耗较高成本,在密封效果较差条件下,容易造成液压油泄漏现象。
(二)保养维护
卷扬式启闭机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帮助准确、直观、快速发现各种问题。后期维修工作较为便利,部件维护需求较少,各零部件组成结构也十分简单,成本较少。于正常维护管理状态下,钢丝绳的应用寿命通常在10 到20a 之间。而相关维护设备内容包括机油和黄油等内容,维护价格较低,岁修费用相对较低,能够获得较高的工程效益。适合各种事故问题或闸门紧急起落条件下的应用。
液压式启闭机整个结构组成十分紧凑,体积较小,同时其中各个组成零部件也较为精密,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于实际养护维修操作中,容易遇到各种问题。其对于运行环境方面要求较高,通常相对湿度要求在10%到50%之间,而温度要求在5到40 摄氏度之间。启闭机内部环境还应该维持良好的清洁状态,便民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第二是液压设备内部相关零件具有较高精密度,如果出现故障问题,则存在较大的发现难度,特别是内部泄漏问题存在较大排除难度。
液压启闭机相关维护重点是避免液压油污染问题。液压油污染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固有污染物,另外一种是外部入侵污染物。实际应用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检修和维护操作所引发的各种污染问题,避免空气和水入侵。对液压油进行替换和补充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同时对液压油质量进行定期检测,一旦发现液压油存在质量不大标问题,便需采取有效的净化过滤,从而达到NAS6-8级,通常液压油应用寿命为10a。液压启闭机相关维护成本应该远远超出卷扬启闭机,适合应用于那些频繁应用的泄洪闸和大型船闸。
三、常见故障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卷扬式启闭机于实际运行中应该注重提高机械抱闸灵敏性,避免产生飞车问题。如果出现抱闸运行失灵现象,应该立刻开启紧急落门,启闭机推动闸门下降,避免飞车问题发生。液压启闭机相关运行管理十分关键,而液压式启闭机相关问题通常是管理不当导致的。比如左右侧液压启闭机相关启闭速度存在明显差异,无法同步,能够对调速阀进行合理调节,通过检查后核实是否存在漏油现象。闸门自主下滑中,应该率先核查液控单向阀有没有正确复位,以及是否存在外漏和内漏问题。相关人员可以联系安全管理机制,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和检查。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能够促进设备维护有效落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液压式与卷扬式启闭机两者特征各不相同,在实践应用中应该注意区别看待,联系启闭系统差异性,科学制定运行管理机制,同时定期开展保养、维护以及检查等操作,针对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行合理培训。如此,才能避免设备运行中产生故障问题,影响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