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探索的内容”不等于“经济学教材的内容”

2020-12-07黄少安

教学与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基础课经济学家经济学

黄少安

我就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教材谈以下几点意见,供批评。

1.中国经济学的含义是经济科学的“中国学派”。

中国经济学的准确含义应该是“经济科学的中国学派”。用不用“中国经济学”这个词,可以讨论。有些领域或学科,冠以中国二字没有歧义,例如,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等,有些冠以中国二字就需要特别解释。例如,不会有“中国物理学”“中国数学”等。经济学说史上,有奥地利学派、剑桥学派、德国历史学派、弗莱堡学派、瑞典学派等,都具有地域性或国别性标识,但是,都称之为“学派”。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经济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在增强,经济学家创新的空间在增加,中国经济学家在理论上也确实有创新和贡献,我们完全有理由在理论上自信。在这种背景下,“创建中国经济学”“争取话语权”的声音大了起来,至于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要什么样的话语权,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不要把构建“中国经济学”“争取学术话语权”等概念化、口号化。所谓创建“中国经济学”是在通用的科学话语体系下、至少是通用话语构建的原则下,中国经济学家创建的理论和做出的贡献,不是中国经济学家自己独创一套、别人看不懂从而没法与我们交流、只能自言自语的经济学,自言自语不是话语权。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搞的这一套我们读不懂、写不了、发表不了”。其实,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东西很多人看不懂很正常,一是因为确实发展方向有些问题,有精致平庸主义倾向,二是因为经济学家分工越来越细、知识大爆炸、文献浩如烟海,单个经济学家很难看懂各个领域的全部文献。西方多数经济学家也只能看懂小同行里的文献。我们中国经济学家发现既有经济学的缺陷和不足,立足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现实,提出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新理论,自然就有了“中国经济学”。不过,在现阶段,我们一方面要摈弃精致的平庸主义,另一方面,要对年轻学者模仿和套用一些工具和方法的练习型论文给予足够的包容,这是学习和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

经济科学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现实的需要,当既有经济学理论解释和解决不了现实中的新问题时,经济学就需要和可能创新,经济史上不同的、重大问题的更替决定了经济学说史上不同理论或流派主流或非主流地位的变化。当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处于大变局过程中,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经济学家们理性地重新思考,也许到了经济学新的革命的前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许能够给经济科学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提供启迪。

2.“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不能等同于“中国的经济学教材编写”。

至今为止,尽管众多中国经济学家们都在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国和世界经济问题,创新经济学理论,也确实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这些都应该肯定。经济学探索和创新,从学术上应该是自由的,创新性的学术观点不一定成熟和系统,都是可以发表的。但是,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学家的创新性成果,不一定能够写进或马上写进经济学教材。因为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不等于探索的内容,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或要求。

首先,“成熟性”和“共识性”决定哪些内容可以进教材。编写教材是一个国家、民族天大的事情,因为教材是用来办学的,准确地说,是用来规模化传播和传承知识和科学原理的。因此,编写教材实际上是对成熟性、共识性的知识和科学原理进行系统化和清晰编码。只有系统化和编码的科学知识才可能大规模传播和传承。只有通过办学将科学知识大规模传播和传承,人类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才能不断创新和丰富。否则,技术、经验、知识可能被中断,进步就缓慢。中国古代几千年来的技术发明不少,在同时代也很先进,就是因为明显晚于西方国家编写系统化、编码的教材和兴办近现代意义上的大中小学,曾经先进的经验技术没能升华为科学知识,没能规模化传播和传承,从而不能规模化培养人才,所以,不能导致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因此,我们应该达成共识:能够进入教材的知识必须具有成熟性和共识性。所谓“成熟性”就是在逻辑上严密,并且经过实验室实验或田野实验或社会实践检验、成立;所谓“共识性”就是在相应的科学领域被多数科学家认可。那么,一些非常前沿的创新性思想或知识,虽然可能很有价值,但是,在未经检验之前,暂时不能进入教材。一些特别个性化体验的知识或奇异的思想,是不能进入教材的。当然他们通过别的途径被人知晓是另一回事,例如,出现在教学参考书里,也许是可以的。

其次,进入教材的内容还必须具有精准性、系统性、可学性和可讲性。这实际上是对教材编写者的具体要求。教材是给学生和老师用的,对内容编码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准确性,尤其是对基础课,基本概念和原理必须表述准确,否则就是误导。教师在讲授时,基本要求就是把基本概念和原理讲清楚、讲准确、讲系统,在此基础上追求生动有趣,甚至出神入化。如果失去了准确性和系统性而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笑过之后将无收获、甚至被误导,实际上是误人子弟。所谓系统性要求就是:教材的知识要相对完备,该有的得有,不同版块之间的逻辑联系要清晰、结构要合理。所谓可学性就是语言表述尽量降低理解难度,这好像与精准性有些矛盾,其实正是对教材编写者的要求,既要准确还要好学好懂。编写者必须把相应学科的知识弄懂、弄准,融会贯通,才能在精准前提下做到通俗易懂。所谓可讲性,就是要便于教师备课和讲课,因为内容选择和结构安排等各方面,都可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影响。

可以说理论探索无禁区,写进教材有要求。当然,上述要求对本科生与研究生教材、基础课与专业课和选修课,应该有差异。越是初级的基础课教材编写及其教学,要求越高,既要准确系统,又要通俗易懂。

3.中国经济学教材现状。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教材建设,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大量的国际通用的经济学教材进入各大学经济类学生的课堂,总体而言是有益的,使得经济类的学生知识面大为扩展、经济分析工具大为丰富。但是,不同经济学教材的融合和创新还不够。国际通用的经济学教材有搬过来就用、没能结合中国实际很好消化的现象。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客观地说,虽然耗费人力财力不少,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的研究落后于老一辈经济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现实的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由此决定了编写的相应的教材,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为什么会这样?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通用的经济学原理,无论是现代西方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都需要与中国经济故事结合,也都应该能够解释中国以外的现实。当然,这个“现实”可以是现在的,也可以是过去的。怎么把中国和世界过去、现在的经济故事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教材中融合起来,对于教材的编写者和讲授者来说,是挑战,也是使命。

其次,编写经济学基础课教材和讲授基础课的老师的配置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合理。按道理编写基础课教材和讲授基础课的老师,应该是学术水平非常高、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是现实中不能完全做到,即使一些名家主编也名不副实,众多实际编写者不一定达到高要求。给学生讲课,尤其是基础课,有许多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很难把学生引入真正的科学殿堂。这种现象与我们的体制有关,一方面,许多大学规定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本科生课时工作量,而且课时量与绩效工资挂钩,于是职称低和收入低(“双低”)的年轻教师不得不“积极”上课,使得在某些点上最具创造力、但是学科知识不一定系统和融会贯通的年轻学者“扬短避长”;另一方面,过去有一些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人,写不出论文来,却能比较容易地“编”教材并且出版,然后在本单位给自己的学生使用,导致劣质教材不少甚至一段时期泛滥(引进国际通用教材对劣质教材是有抑制作用的)。这种现象又导致了现在的一种“两难”现象:现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看到了“教授不授课”现象,明文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讲课,这一规定本身是对的(但是同时必须废除年轻教师职称晋升的课时量制度并提高他们的基本待遇),但是,由于有一些仅依靠编写教材或者“专著”等晋升的“教授”,使得“教授必须授课”的政策实施后,部分地出现了“教授还不如讲师和助教讲得好”的学生评价。当然,这种“教授”不是真正的教授,可是,政策规定难以把他们排除在教授之外。

最后一点是,怎么用科学和学术讲好政治和意识形态,还需要努力。 意识形态和政治本来学术上是一个中性词,现实中是社会的基本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西方国家的学者(包括经济学家)、学生、百姓、政治家等,都是要讲政治、讲意识形态的,某种意义上,西方国家更讲意识形态。关键是怎么讲?怎么讲好?教材中体现意识形态的培养是应该的、可行的,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科学伦理、爱国主义、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民族意识等意识形态的培养,都需要、也可以在教材中实施,甚至可以说主要通过教材及其教学而实现,经济学的教材也同样部分地具有这些功能。但是,如果过多地直接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既不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也不利于意识形态的培养,实际上是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懒惰”,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怎么做到“润物细无声”、甚至喜欢和享受?是一个大课题。学科教材要把意识形态和政治讲得有理论逻辑和学理依据,使之具有科学性。马克思写《资本论》(虽然不是教材)也是讲意识形态和政治的,但是,他是用严密的理论逻辑和客观事实证明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合理和效率递减以及必然被取代,是用学术、科学讲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高手,我们应该向马克思学习。

猜你喜欢

基础课经济学家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谁给了经济学家“出场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