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经济学家“出场费”?
2009-05-17奇荒
奇 荒
经济学是时下的一门显学,经济学家戚了最“红”的人士,话语权上涨势头明显。有了这层铺垫,“经济学家出场费3年涨10倍”的新闻,不过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演绎,难以让人感到惊奇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反面的讽刺信息,就职于世界银行的邹恒甫曾指出,国内的“明星经济学家”在国际上根本不入流。更有全国政协委员刘革新在今年两会讨论中所掷出的一颗“炸弹”——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已经证明不行了。
如此种种,似乎昭示了关于经济学家声誉和地位的危机,而这种危机,竞丝毫不影响经济学家“钱途”之旺盛。这是一种吊诡,更是逻辑上的背离。该何以面对?
按照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和机会主义的看法,“经济学家出场费3年涨10倍”无非说明经济学家也有自身的利益,也在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中间不乏投机主义者。从常识来说,这没有什么不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利益的判断者和追逐者。但众所周知的是,经济学家的“利益化倾向”已引来众多诟病,这又作何解释呢?
必须明确,经济学家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独处神坛的人士,也有私心。通过对一些经济学家的观察,可以说,所谓利益集团的“御用专家”、“抬轿派”并非虚言,正是在这点上,几成贬义色彩的“经济学家”成了被“攻击”的对象。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巨匠弗里德曼说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这个世界的圣徒追求自己的私利并不亚于魔鬼。”曾经有主流经济学家声称,经济学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学家是“道德中性的”,“或者是不讲道德的”。根据这样的逻辑,我们看到的是,经济学家容易以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甚少为公共利益代言,以至有人说:有人站出来为公共利益说话的时候,千万要当心。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还不能对经济学家的发言进行道德判断吗?还要漠视“经济学家出场费3年涨10倍”的反常吗?
谁给了经济学家出场费?谁让“经济学家出场费3年涨10倍”?能给得起出场费的绝不是普通公众,更不是在利益集团裹胁下的弱势者,而是那些试图影响公共决策,甚至是侵蚀公共利益的集团。如此一来,“经济学家出场费3年涨10倍”不过是经济学家放弃良心与利益集团合谋的明证,是弱势群体话语权越来越小,社会发展成果不能共享的说明。从本质上说,这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丛林法则效应的表征。
“经济学家出场费3年涨10倍”是经济学家话语权“帝国化”的显现,也是特殊利益集团利用经济学家能量的体现,当然是经济学家自我侏儒化的明证,二者的媾和是对公平正义的伤害,更能带来对弱者的侵害和社会的割裂。这是我们不能不警惕的。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达尔曾说: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应当满怀人类的同情心,献身于这样一个信条——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经济学家出场费3年涨10倍”的背后,经济学家的私利该如何以制度化规避?面对陷入利益旋涡的经济学家。重提“这个世界的圣徒追求自己的私利并不亚于魔鬼”的劝告,并不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