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海洋新闻学之我见

2020-12-07林上军

传媒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涉海新闻奖海岛

文_林上军

大力推进海洋新闻报道,通过加强对经略海洋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聚焦海洋、关心海洋、宣传海洋,共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应成为新闻宣传系统的一项重要工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海洋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以创新的观念和路径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已是中国崛起之路上的必然选择。目前的新闻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涉及海洋的新闻报道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各类涉海专业媒体阵容不强,海洋新闻消息来源不够丰富,海洋新闻传播不够发达。现有海洋新闻机构、人力资源、研究体系,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严重不相匹配。发展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新闻学,刻不容缓。

(一)

什么叫海洋新闻,我们姑且把它定义为:涉及海洋、海岛、沿海区域相对专业的新闻。翻开现有的报刊、收看各地卫视新闻、打开重点新闻网站、点击主流新闻客户端,海洋新闻报道虽比过去有所增加,但总量偏少,所占比例与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相适应(201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3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9.3%),与建设海洋强国要求不相匹配。

据笔者观察,现阶段我国海洋新闻报道存在的短板问题主要有:

——涉海专业媒体偏少。2018年,我国诞生了国家海洋电视台,但入户率、收视率有待提升。国家级主要通讯社,在采集发布海洋新闻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就纸媒而言,《中国海洋报》作为唯一挂“海”字头的国家级报纸,日常仅有4个版面。至于像中国水运报、中国船舶报、中国远洋报,其所起的是一种分支式补充作用,传播渠道集中于本行业。在海洋大省山东有一家齐鲁海洋电视台,但这类“海”字号媒体在地方上凤毛麟角。

——热爱海洋的新闻记者偏少。这几年除了宣传部门有意识组织采访团之外,主动去海岛采访的记者较少。海岛交通不便,路途辛苦,出海危险,对涉海专业知识缺乏,海岛人自身对新闻报道热忱度不高,采访时间空间跨度大,成本高,造成往海边跑的记者偏少。由于大部分海岛的经济还比较落后,条件相对较差,年轻人毕业后不大愿意去海岛,造成海岛媒体机构招人难。

——海洋新闻素材来源不够丰富。海洋新闻必然是发生在海岛上、海面上的新闻,一些突发新闻如船只起火、渔民落海、巨轮碰撞、钻井平台事故等等,很多时候连救援人员也不可能第一时间抵达,记者们只能从其他二手渠道、或者当事人电话采访获取素材。如此一来,海洋新闻往往缺乏全方位的第一手现场报道,影响新闻质量。此外,媒体记者编辑普遍缺乏海洋专业知识,诸如游艇与邮轮的概念,船舶舾装、龙骨是什么,航运业对于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海洋生态面临的问题困境等等,均需要补课。

——媒体发现海洋问题能力不够。这些年,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稳中有优的良好发展态势。但诸多海洋问题仍不容回避,记者的报道深度有待提升。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海洋管理改革推进比较困难、海洋国防危机意识相对较弱、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海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参与海洋全球治理水平需要提高,等等。

(二)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海洋经济方兴未艾,已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增长点。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拓展海洋报道领域,提升我国的海洋新闻报道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新闻学说。

第一,要有意识培养海洋新闻专业人才。现有新闻院校的新闻传媒及相关专业,要有意识增加海洋知识课程,可邀请那些沿海熟悉海洋的新闻传媒人士、海洋研究专家授课,讲解海洋新闻报道特点和传播规律、海洋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对海洋新闻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投身海洋新闻报道。同时,新闻媒体单位在招收采编人员时,可有意识地从海洋院校非新闻专业毕业生中招人。只有兼备海洋知识及新闻传媒素质,才有可能成为海洋新闻专业人才。

第二,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涉海新闻队伍。海洋新闻的特点决定了通讯员队伍的重要性,因为岛上、岸上、海上一旦有事,记者有时不能第一时间赶到,于是只好依托各地各单位通讯员力量。要在考核机制上向海洋新闻倾斜,前些年有省级媒体曾有这样的做法:去边远海岛(山区),每篇稿件考核分加N倍。于是,去偏远海岛采访的人员增加,稿件数量增多。确实,因为交通及气候等因素,去海岛采访往往需要更多时间,被大雾、台风困在海岛的例子不胜枚举。媒体在版面时段安排上,也要优先考虑海洋新闻,甚至设置专栏、专版。

第三,要多设置一些海洋专业媒体、研究机构。国家级的海洋专业媒体,可以扩大阵容,如开通海洋卫视、开设海洋频道,现有涉海类报纸进行扩版增刊;根据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各地可以新开办一些涉海类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开发涉海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大专院校、新闻单位根据各自特点和专业特长,建立海洋新闻研究机构,对我国乃至国际海洋新闻传播特征、规律进行梳理研究,助推海洋新闻事业发展。

第四,要设立专门的海洋传媒新闻奖。有时因为太专业或者名额有限,有时新闻奖评委对涉海情况不是很了解,导致许多优秀的涉海新闻无缘参评权威的新闻奖。所以,笔者在此建议设立中国海洋新闻奖,中国记协和有关省市记协不妨定期评比海洋新闻奖,并对优秀的涉海采编人员进行表彰,激励更多有志者投身海洋新闻领域,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海洋新闻,鼓励媒体从业人员采写更多更好的海洋新闻佳作。

猜你喜欢

涉海新闻奖海岛
“海洋强国”背景下涉海ESP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在海岛度假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首届“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在港顺利举办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