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9年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
2020-12-07整理离咲
整理|离咲
背景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企业是社会的器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评价必须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中去动态考量,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中聚焦企业的本质责任、关键社会责任议题。
在此基础上,“2019年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出台,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对此进行解读。
解读
企业的本质是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创造利润和价值。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绿色制造、科技创新、产品服务质量、社会责任治理等议题越来越重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逐步从品牌导向转变到可持续发展导向;二是新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但在政府监管及社会监督下,企业积极应对,科技向善、商业向善逐步得到创新型企业认同;三是守法合规、安全生产等传统社会责任领域的负面事件仍频繁发生,需要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贯彻到所有经营环节。
1 重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但社会责任治理仍需完 善
上榜企业在社会责任组织体系、战略规划、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依然不足。只有39.3%的企业建立了社会责任委员会(包括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等社会责任领导决策机构;在社会责任战略规划方面,仅有28.3%的企业制定了社会责任(或可持续发展)专项规划,另有18.7%的企业制定了公益事业规划、精准扶贫规划等。培训与教育是让员工了解社会责任、在工作中主动践行社会责任的保障,但仅有17.3%的企业在2019年举办过企业社会责任专项培训或交流活动。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有73.7%的企业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2 经济成长性继续承压,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2019年,服务业中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更加重视对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投入。2019年,上榜制造业中97.5%的企业开始或已经向绿色制造转型,加大绿色产品研发,积极创建绿色工厂;上榜制造业中有75家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超过亿元,有20家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超过年度净利润总额,有44家企业在2019年内获得授权专利超过100件。企业发展的绿色动能、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3 公平运营重体系建设轻落实执行
上榜企业中,100%的企业均制定了守法合规的制度文件;2019年,52%的企业开展过守法合规培训,其中,有15%的企业年度守法合规培训超过10次;有72.3%的企业举办了反腐败与反商业贿赂培训。
4 产品质量体系不断完善,消费者隐私保护在整治中提升
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上榜企业中,100%建立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控制体系。此外,有89.1%的企业建立了公平营销的相关制度,71.7%的企业开展了消费者教育与产品知识普及活动。在消费者隐私保护方面,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制度建设快速提升。87%的服务业企业均建立了消费者隐私保护制度和措施。
5 人均福利投入高,但安全生产性别平等需要关 注
关爱员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2019年,44%的上榜企业人均福利投入超过千元。在安全生产方面,97%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在性别平等方面,31.3%的上榜企业女性高管比例超过20%,但仅有7家企业女性高管比例超过50%,多家企业无女性高管。因此,在为女性赋能的同时,中国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女性管理者的培养和职业发展。
6 环境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更加注重环境信息公开
2019年,中国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2.6%,但生态环境治理仍然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艰巨。在上榜制造业中,100%的企业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96.9%的企业建立了多种环境信息公开渠道,35.2%的企业在2019年环保投入超过1000万元。此外,企业环境管理逐步走向数据化和精细化,在上榜的制造业企业中,43.8%的企业统计并向社会公开了能耗或单位能耗,49.4%的企业公开了用水量或单位水耗,41.4%的企业公开了固废排放量;在上榜服务业中,超过52%的企业统计并公开了办公室用电量和用水量。精确的数据统计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榜企业的环境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敢于向社会公开,更体现了对绿色发展的信心。
7 公益慈善投入大,但公益管理水平仍需提升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3周年。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研究结果,3年来,《慈善法》配套政策不断出台,税收优惠逐步明确;慈善捐赠总量达到4112亿元,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1亿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稳步发展。2019年,34.7%的上榜企业公益慈善投入超过1000万元,26%的上榜企业扶贫投入超过1000万元。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公益管理水平仍需提升。上榜企业中,仅有18.7%的企业制定了公益慈善规划或企业扶贫专项规划。企业公益慈善工作用科学的思维和工具进行管理,除从战略上制定公益慈善发展规划外,还需要对公益项目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建议
对未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建议如下:一是通过向社会提供更健康、更绿色、更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二是关注员工、供应链合作伙伴以及所在社区的需求;三是坚守企业经营底线;四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重新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及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