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器乐的旋律特征分析

2020-12-07车小行张浩博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音器乐民歌

车小行/张浩博 (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我国的民族乐器是我们祖先最早拥有的文明财富之一。民族器乐在与民歌、歌舞、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共生共存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美学追求和内在的统一性。中国古今记载的乐器名(其中有部分重名)达千余种。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再次受到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影响,以及东方音乐文化中的“返朴归真、追本溯源的”审美追求开始兴起,我们的民族器乐创作也越来越被作曲家们重视,尤其是当时的青年作曲家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民族器乐的创作中,他们一方面吸收借鉴各种纷繁复杂的西方作曲技法,另一方面又从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找寻灵感及创作思路,他们探索性地将西方的创作思维及技法与中国民族器乐的音色特质与演奏技巧结合起来,也产生了非常新奇的旋律特征。

一、曲调优美、简洁明快

中国音乐的特征之一是曲调优美、简洁明快,大凡聆听中国传统音乐都会留有这一印象。例如,江浙一带的民歌《茉莉花》,该音乐曲风独特、曲调悠扬,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19 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受这首民歌的感动,挥毫疾书,创作出了轰动一时的歌剧《图兰朵》。《茉莉花》为徵调式,意即以“5”这个音为旋律的主干音,其他音则围绕这一音做运动。该歌曲节奏悠长,旋律运行科学,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中国音乐的旋律特征是在传统音乐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墨子《非乐》有言:“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他著名的思想是:“五色令人目眩,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不合)。”《乐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可以表达儒家的音乐思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二、旋律雅致、自然流畅

中国音乐的特征之二是旋律雅致、自然流畅。中国音乐艺术着墨甚少,用材极为单纯。例如,湖南民歌《浏阳河》为五声徵调,旋律用材整首歌曲布局只用了宫、商、角、徵、羽五音,虽然取音简单,却一点不失雅致。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商调式,曲调只有四句,以起、承、转、合之法布局,却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歌曲造意新奇,音调古朴自然,给人以舒畅之感。自然流畅实际上所表现的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识。中国音乐单薄中显出秩序,西方音乐丰满凝重中呈现出嘈杂与混乱,中国乐曲虽然音符稀疏却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好地发挥了人本体的作用。如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良好的音乐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韵味,自然就能体会到那种天然绝色带给人的惬意、甜美的感觉,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美。

三、飘逸悠远、意味深邃

中国音乐旋律特征之三是飘逸悠远、意味深邃。读解中国传统音乐,旋律清幽神奇、飘逸悠远,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古琴曲《高山流水》音调幽静、神韵深盎;《梅花三弄》以物言志,寄情于景;《春江花月夜》轻盈袅娜,宛然若飘;《蕉窗夜雨》淅沥透彻,晶莹如珠;吹锣板曲《海青拿天鹅》、《桂枝番》、《金连锁》;清代大三弦曲《合欢令》;琵琶曲《满洲将军令》……

中国音乐的旋律多是以五声音阶框架为基础创作出的旋律,这种旋律与西方音乐相比,缺少尖锐的小二度和三全音,其调式体系体现出柔和、清幽、静美、虚玄的特征。中国音乐的五声可能是受了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源于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与五声中的宫、商、角、徵、羽是对应的。这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哲学原理。五声调式由于缺少七声调式中的半音关系,它的结构由此而显得独特,这一奇异的旋律框架是中国音乐有别于西洋音乐的最显著的文化特征。

中国人构建音乐的旋律与西方人完全不同,就在于运用了五声调式这一特征。当没有清角(4)与变宫(7)这两音后,中国的音阶呈现为五种调式形态,即宫调式的特征是主音上的大三度;商调式的特征是主音上的大二度及小七度;角调式的特征是主音上的小六度;徵调式的特征是主音上的纯四度和大六度;羽调式的特征是主音上的小三度和纯五度。这一特性主要是与五声调式宫、角之间发生的关系确定的。五声调式的另一大特征在于,缺少半音和三整音,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构成的“三音组”。这种旋律框架与西洋七声大小调截然不同,这就是形成中国旋律独具魅力的真正原因所在。与此相比,西方音乐更注重热烈的情绪和庞大的声势,无论是结构冗长的交响乐,还是精巧短小的室内乐,都注重势态的造型,使热烈丰满充盈其间。如《春雨》的清晰,《阳春》的明快,《春江》的优美,《天鹅》的感动,《十面》的过瘾……

结 语

跟随西方音乐近百年的中国人,是到了应该补补民族音乐这一刻了。所以,我们要利用欣赏的立体角度的优势(视、听、思、辨),学习和掌握好民族器乐旋律特征理论知识,同时以一种客观的、开放的立场来看待它,学习它,了解它,变通它,使我们的民族器乐艺术及其理论得到不断地继承和发展。音乐艺术与人的情感直接相通。任何人都不会拒绝美妙的音乐,音乐对人的情感陶冶的功能与价值,是独有的无可替代的。

猜你喜欢

主音器乐民歌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和声小调音阶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关于拉莫键盘作品中装饰音奏法的研究
穿花衣 唱民歌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