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12-07孙永东
◎孙永东
乡村学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集体的自主管理方面
(一)共同确定奋斗目标,制定计划,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个人社会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组织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必须依赖于创建班级的最佳状态,即创建优秀班集体。
在学期开始我校各班首先组织班委讨论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奋斗目标,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应在班主任指导下自主的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班规必须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宜过多和太严,否则就不好操作,最终导致管理的不落实。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接受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督导,另一方面,还要接受全班学生的互相监督。如此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形成自我意识,更自觉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培养自立能力
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要把握好自己参与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
(三)激发自我教育欲望,促进学习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一书中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激发和发展人的自主性,使人能主动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所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需要,主动在班级管理中锻炼、提高和完善自我并由此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外校外活动中的自主管理
我国学生校外时间(课外活动)的现状分析表明,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在校内的时间缩短在校外的时间相对增加。但充足的课外生活时间并不能完全由学生自主支配,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双休日和寒暑假,除了少数学生自习、做作业及参加校外辅导班及特长培训班外,网络和电视唱主角。
课外活动的任务在于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自主性。
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和扩大课堂上所学到的间接知识,而且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受教育者可以把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加深对知识理解。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还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推动受教育者不断地去探求知识,刻苦地学习,并且能够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创造才能以及手脑并用的能力。
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方式,比如学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成语大会活动、参加广播体操和足球绕杆活动、参加职教体验活动、走进养老院活动等。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到社会中去,但社会是复杂多样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适应社会。教育专家分析,中小学生课外生活单调贫乏首先是因为认识不到位。由于对课外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到位,许多教师、家长视课外生活为课堂学习尤其是学业成绩的天敌,以学习为由把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压到最低限度。因此,学生的课外生活往往不是自主的,课题组教师认真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外生活的多样性和质量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主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次课题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因素,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将会有利于班级的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必须充分地发挥“小组”的集体作用,合理地运用“合作”的手段,真正体现“团结合作、人人有责”的实效性。
在小组合作实践中,教师科学分组,合理分工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异质同组就是每个组要有好、中、差各个档次,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要实力均衡。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纪律表现把班级平均分为8个小组,每组4~5人,并将他们的座位相对固定在一个区域。这样既能保证公平竞争,又便于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利于优势互补。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合作进而在独立学习中实现自我管理的升华。
为了有效实现上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途径,笔者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要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要不断变换“合作”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更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要广泛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在实践中自主合作,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自主发展;要再次完善评价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使教学特色建设更加卓有成效。
2.还要教导学生:当今充满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自主精神、自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了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境界,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学会用自己的腿走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的力度。
3.最重要的是真正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一种教育新理念。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得到自信、智慧与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先学后教,超前断后”为基本特征,即在课前让学生超前于老师的教学进度(至少一节,多不封顶)进行独立学习——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的问题;课堂教学——师生合作针对性地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之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课后科学合理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从而解放学生,减轻他们的课业与精神负担,让他们为明天的课堂做准备,多去参与实践活动、发现历史的应用价值,从而自由自主、积极主动地发展。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真正理解自主管理的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与教学,促进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