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

2020-12-07叶欣袁帅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政治

◎叶欣 袁帅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青年学子良好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公民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凝练,其中蕴含浓厚的道德资源,而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识和行为方面进行的自我锻炼,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中庸》开篇中强调君子即使在非公开场合、没有人的地方也应该严于律己,重视细节,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身价值,时刻自省。“仁、义、礼、智、 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核心范畴,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元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内化于心的道德规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推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思想教育的社会效益以及教化功能的实现程度,即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这就要求必须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接受地位,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思想认知意识形成共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紧紧扎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灵魂之中,极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及认同,最终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要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最广泛、最基础、最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特色突出、绵延不断的文化,是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文化。通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提高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心,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接触中实在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文化自信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激发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

现代社会目前处于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全球经济文化整体化。现代的高校学生沐浴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共同洗礼之中,这些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也会导致很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就好比学生们热衷于过西方文化中的情人节而忽略了中国文化中的七夕。目前中国社会的就业形势紧张严峻,在如此之大的环境压力下,学生在校期间更为看重的是专业技术知识和如何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重视,严重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很多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一种冷漠不重视的姿态,认为这对于自身在社会上的进步没有助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陷入困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步调难以契合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占据已久,在课程的设置分配方面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也更忽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也就进一步导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政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输出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素养,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师教学层面生根发芽。但目前的情况在于,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对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的融合程度不高,找不到二者的有效契合点,不利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方面的结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教轻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存在弊端,倾向于教学内容的灌输和说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机械式的原封不动地传输给学生,重教书轻育人,对实践探究方面不太重视,而是以机械式融合的方法去套用,这样的方法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显得枯燥死板,教学方式的单一死板无法激发学生对于接受思政教育的兴趣,而且会产生相反的抵触心理,十分不利于学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难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马克思说过:“全部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载体有待进一步创新,缺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校园氛围,这不仅无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融于教材,强化课程的内容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思政课程教材是由国家的有关部门统一编写使用的,虽然教材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但是为了保证统一,在内容上一定程度缺乏了地方的特色,某些教材中的理论和案例脱离了生活,这样导致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在基础内容上补充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习俗或者是典型事例事迹,充实思政课程的内容,为思政课程增添新的活力,着重培养学生自强奋斗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们也同样应该认识到,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价值相通,在“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探究二者联系,才能极大地加强思政课程体系的内部融会贯通。重新制定课程目标,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补充到思政教育内容之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当代思政教育价值作为立足点、切入点,牢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具有强烈代表性和地方性的优秀传统文化编写入教材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强强联合融入教材之中。

(二)提升思政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素养

在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教育输出的主体地位,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离不开高校教师的指导。

首先,思政教师要通过专题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更深层次的理解,上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成长成为“两栖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即在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又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团队。

其次,教师在工作中也要自觉地提高输出文化的担当意识和表率意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要明确,努力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契合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运用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进行思政教学的创新,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采取小组讨论或者调研等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并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真正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心、内化于心。

最后,高职院校也应当重新调整教学评价体系,把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纳入评价标准,将之与教师利益挂钩,提高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制定奖励标准,对于在岗位上积极优秀的教师要进行宣传表扬,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示例的带动作用,也可提升教师运用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力。

(三)运用网络新媒体,充分发挥线上媒体影响力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建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是教育战线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行动,是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要求的重要任务,也是将制度创新的方法引入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有益尝试。”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仅要利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两条腿走路”。让媒体的良性联合联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利器。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可以使文化传播方式提升很大层次。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快、形式渠道多元、并且拥有强大的互动性,尤其是智能移动端的发展更是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成本,让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变得简单多样。在互联网新时代,网络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新平台,线上技术有效扩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途径,同时也扩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面在运用网络新媒体的同时,要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的呼声,要善于利用这种网络技术。

面对复杂纷乱的网络环境,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做到的就是顺势而为,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要把握好新形势,做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积极创新,增强互联网时代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把网络新媒体作为文化与教育融合的新阵地。还可以充分利用流量高、热度高的新媒体技术,例如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进行宣传,以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向年轻人推送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作品,打造积极的传播氛围,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纪守法的公益广告与影视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共鸣。

线上与线下合力,利用移动大数据技术,针对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好进行分析,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更好地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尽管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侵夺传统媒体的领地,但这并不说明传统媒体的地位就边缘化了。如今,书籍仍然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广播、电视、电影仍旧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学校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传统媒体作用。 学校可采取多种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如图书馆及时购进传统文化书籍,设置专项资金扶持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出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报刊、期刊等。新媒体优势突出,但传统媒体仍是教师和学生传授、学习知识的基本途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仍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因此学习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作用。例如学习可以采用进购传统文化书籍、设置专项资金支持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学校学报可以出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报刊、期刊等。对于学校现有的宣传栏、路牌,也可以增加一些传统文化元素,或者向学生解释传统节日、地方习俗的历史、内容等。

(四)加强实践育人,从“知”到“行”转化,知行合一

“把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只有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实现,这是符合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规律的。”目前思政教育既是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实践课程,既要知理论,也要重实践,要让“知”向“行”转化。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外化为行为方式。

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场所,例如历史文化古迹、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这些场所作为校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地,更好地让课外与课内相联系,理论与实践实现良性互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统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调动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其次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等活动去亲身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增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量,真正地在社会中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高校落地生根的保障。学校要引进或者聘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在校内通过讲座的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名家讲堂让文化与教育相互融合。另外,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开设传统文化书籍的讲学课程,例如唐诗经典研读、两汉文化研究等各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课程,为学生深度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搭建良性的环境。教师的素养和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行为方式造成影响,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对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作用,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升学校的品位。在校内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社团文化等活动来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氛围,让大学生沐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近距离切身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时代感。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承接国家未来的支柱,肩膀上扛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阶段,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与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很多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都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影响。在这样的新时期,思政工作者们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会贯通,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