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旅游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2020-12-07祝玲丽

赢未来 2020年4期
关键词:智慧消费者旅游

祝玲丽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绍兴311800

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其智慧的来源便是依托对消费者信息的加工处理,精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升旅游服务的效率。2010年,江苏镇江率先提出智慧旅游的理念,认为在当前旅游消费者数量逐渐增加、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的背景下,智慧旅游能够有效结合各方资源,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服务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智慧旅游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必将成为今后一定时期的热门主题。

1 新时期智慧旅游运行特点

1.1 供需双方均相对分散

智慧旅游服务主要依托现代科技进行,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实现旅游服务的便捷化、科学化、专业化,对智慧旅游而言,供需双方都相对分散。就供给方而言,当前智慧旅游能够将一家一户的个体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利用互联网建立合作平台,依托旅游公司实现有效管理和创造性营销;就需求方而言,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渠道能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旅游信息,可以有效扩展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当前许多旅游目的地位于偏僻的农村,如果通过正常渠道大多难以被消费者所熟知,而依托智慧旅游能够实现高效宣传,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但其旅游活动半径往往较长,出发地相对分散。

1.2 差异化人文特点突出

旅游的本质是通过不同地区的转移来实现见解和阅历的收获,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消费者开展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享受这种服务并吸收旅游服务所带来的乐趣。对智慧旅游而言,观光、娱乐活动必不可少,但最具特色的是不同旅游目的地具有差异化的人文特点。与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青山绿水等自然景观不同,智慧旅游能够进一步开发旅游产品,能够依靠体验不同的生活、融入民俗文化来吸引消费者,通过深入体验使消费者对乡村特色生活产生更加丰富的理解。同时,依托智慧旅游的宣传与推广,能够给并未进行完善的商业开发、保留更多人文色彩的旅游景区以更多机会,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停留周期,使消费者有更充足的时间来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1.3 产业化发展空间较大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许多行业的运营模式。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智慧旅游存在较大的产业化发展空间。一方面当前我国智慧旅游服务为暂时停留在投资少、门槛低、规模小的个体旅游经营者提供机遇,为培育大规模、高水平、专业化的集团式经营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在不同旅游区开发智慧旅游市场,能够将当地居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投入到市场运行中,为其拓展收入,有利于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面貌,同时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城乡双赢,扩展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壮大,我国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智慧旅游空间的扩大成为必然趋势。

2 当前阶段智慧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信息化应用有待完善

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智慧旅游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智慧旅游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当前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的热门主题,但当前很多智慧旅游的应用只是徒有其表,并未贯彻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信息化发展战略改变了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在政府投入和引导的作用下,能够为旅游区道路硬化、服务设施改造以及燃气管道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为推广智慧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当前很多地区推出智慧旅游的理念,但信息渠道不通畅、数据收集、计算和预测手段不科学造成旅游服务的智慧程度并未真正得到提升,抬高了消费者的期望,但在提供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巨大的体验落差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不满。

2.2 部分地区难以落地实施

现代科学技术大多在城市得到率先应用,在农村以及偏远山区难以落地实施。以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没有意识也没有条件拓展收入来源,只有依靠耕种或进城务工,收入渠道相对单一。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改变了贫穷落后的乡村面貌,使传统的农村思想逐渐包容开放,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市场化、开放性的思想能够使旅游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近郊农家乐、科技生态农业采摘园、传统文化体验、古村落开发游览等项目随着智慧旅游的推进而逐渐显现出蓬勃生机。许多旅游景点位于偏远山区和基层乡村,当地居民由于专业素质和知识阅历所限,不认可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的智慧旅游发展模式,使智慧旅游推广受限。

2.3 景区形象维护面临考验

智慧旅游是现代旅游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服务行业的重要一环,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下,智慧旅游开始显现出勃勃生机。但是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有利于企业更高效更精确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使舆论传播速度呈几何倍数上升,一旦发生负面舆论,景区的形象将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维护。依托大数据技术,消费者表达需求和意见的渠道更加多元化、高效化,轻决策成为当前旅游需求的主要特点,企业将难以覆盖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而部分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消费者依托互联网所表达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对企业形象造成巨大影响。

3 基于智慧旅游的高校旅游管理创新教学路径

3.1 打通信息渠道,明确各方责任

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下,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智慧旅游服务,大多以基层集体或地方政府主导,或成立国有、集体企业为项目法人进行宣传、联络、运营活动。由政府机关或村集体主导,有可能会再次陷入体制机制僵化的怪圈,甚至有侵害村民利益的情况发生。厘清智慧旅游各方参与者之间的权力边界,对智慧旅游受益方进行科学的利润分配至关重要。在智慧旅游发展初期,可以引进专业旅游开发企业,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体系,由专业旅游开发企业与村集体共同组成项目平台公司,落实“三会一层”,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既可以保障村民利益,也能够借鉴专业企业对市场的灵活把握能力,共同推动智慧旅游的有序运行。

3.2 树立全局眼光,理论结合实践

智慧旅游归根结底需要由人来推动和执行,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人群,因此应当推动乡村居民的思想创新,摆脱传统的思想观念。当前许多企业无法融入当地的原因之一便是难以统一当地居民意见,导致许多依靠当地居民才能执行的决策无法贯彻落实。旅游企业应当对开展智慧旅游服务树立科学的认识,将自身利益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在经营过程中应当树立全局性长远眼光,避免纠结短期利益和微小得失,使思想符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只有树立特色经营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企业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应当坚持将智慧旅游惠及周边群众的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3 抓住历史机遇,把握教学导向

大数据背景下,创新智慧旅游模式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规范。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智慧旅游的规范引导,指导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规章制度体系;技术开发前期投入时间长、后续回报慢,企业应当尊重科研规律,不应操之过急;同时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将推进科技进步与发展智慧旅游有机结合,为旅游企业在手续办理、行政审批、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企业管理层应当对商业行为作出更加科学的判断,避免守旧传统思想对商业旅游开发的过度干预,同时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靠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企业应当树立安全意识,防止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泄露而造成自身利益受到不法分子侵害。

3.4 提升综合素质,完善培养体系

发展智慧旅游需要推动人才创新,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当前旅游管理职业教育涵盖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层次,但教学计划大多基于传统旅游管理模式,没有结合当前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背景与高新科技得到广泛运用的市场环境。现阶段应当积极推进专业教育,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在各级旅游专业教育培养计划中增设智慧旅游与大数据应用的有关内容,使毕业生能够在走向社会的同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市场。旅游企业可以与大中专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将一线旅游管理理念带到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水平。同时应当针对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构建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使优秀人才愿意来、留的住、干得好,实现优秀人才与企业经营相互促进、相互成就。

猜你喜欢

智慧消费者旅游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知识付费消费者
旅游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有智慧的羊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智慧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