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心理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20-12-07唐努尔波拉提别克新疆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色彩美术心理

□唐努尔·波拉提别克 新疆师范大学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色彩,色彩是自然与社会中随处可见的。色彩总是能引起人们的一些心理反应,人们也总是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色彩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简析色彩心理的概念,简述色彩心理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并阐述将色彩心理应用于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方式,来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对色彩心理教学的重视以及美术学科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等。

一、色彩心理概述

对于色彩本身来说,同一种色调风格或者色彩给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色彩心理对人们在生活中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这是由人的性别、年龄、性格、文化教育与个人阅历的差异性造成的,这些差异性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偏爱程度。色彩是不存在的感情,人们在客观事物以及相关色彩对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作用及影响时的反应,称为色彩的心理反应。并且由于人们的视觉非常敏锐,尤其是对色彩,从而对此产生的反应,称为色彩心理感应。色彩心理与美术色彩学习或色彩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它影响着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色彩心理的掌握,来达到提高自身美术技能的目的,并通过实践,掌握更多与色彩有关的知识。

二、通过色彩心理可以正确引导学生

色彩源于自然,是一种象征符号。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在基础的色彩教学中,教师依赖的是色彩的视觉性、感觉性、科学性等艺术特性。美术教师通过色彩在视觉上、心理上的感受,以及色彩本身的科学理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比如,在美术作品中,有的人追求的是真实,而有的人会用自己的主观感情去处理画作的表达,如果学生在没有提前知道的情况下,去赏析这些画作,那么,他们对画的理解将不够透彻,甚至是错误的,这样就会导致其无法理解作品。

三、如何将色彩心理应用于高校美术教学中

(一)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色彩带来的心理感应

笔者认为,欣赏课是美术课程很关键的一部分,也是专业美术学习的前提。学生可以通过欣赏作品,来认识作品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分析作品的色彩心理等。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人要判断自己对一种色彩是喜欢还是厌恶,主要有三种依据,第一是自身对这个色彩的看法,即这个颜色是鲜艳的还是暗沉的;第二是人们从色彩中感受到的感情,即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感受到的是喜爱还是讨厌、舒服还是难受、漂亮还是难看等;第三则是根据自身经验,即通过以往对这种色彩的经验来判断。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展示不同的色彩心理感受,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人对色彩的心理变化。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色彩心理感应

美术色彩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以及使用能力,教师在日常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赏析、自己进行创作等途径,指导学生观察色彩,这是培养学生色彩敏感度很好的方式,以培养学生色彩心理的反应能力,并通过重复的学习及练习,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色彩心理倾向,让他们的作品更具感染力。

(三)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

在心理上,主观色彩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让人们对自己有一个定位,从而更好地去生活,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和理想环境。教师应学习一些有关色彩心理的知识,用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心理的变化,用色彩心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色彩,这样,既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又可以缓解学生压抑的情绪,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逐渐变得成熟,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应用色彩心理,不仅能有效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美术中的色彩表达,与观赏者的心理作用直接呼应,形成观赏者的审美判断,而这种心理层面的呼应,也是艺术作品价值的体现。学习色彩心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色彩心理的相关知识充分地应用于高校美术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色彩美术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美术篇
心理感受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