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2020-12-07郭建兵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郭建兵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成为当今中国学校教育十分关注的话题,这对舞蹈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舞蹈教育的改革同样势在必行。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舞蹈人才,成为近年来舞蹈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从目前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许多高校一直未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产、学、研”功能、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等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始终未能切实与舞蹈专业人才社会特殊需求相接轨。
一、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的转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专业舞蹈艺术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结构都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在对西南三省及广西、西藏、青海等省、自治区相关艺术院校及设有舞蹈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调查中,在专业设置方面,大部分院校设有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专业,以及硕士研究生教育,但从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有着雷同的发展“瓶颈”,制约着舞蹈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对西南三省及广西、西藏、青海等省、自治区相关艺术院校及设有舞蹈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调查中,大部分院校本科设有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专业。但这些专业在教学与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突出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在西南几所艺术院校调查中,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三个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仍没有太多的区别,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仍以培养“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目标为准绳,在课程设置与建设中缺乏科学、严谨的体系,也没有突出各专业学科的优势特色,“教育、表演、编导”本身的学科意义没有弄清[2]。
例如,舞蹈教育专业较其他两个专业,它集“教、表演、编”为一体,但其真正的专业学科优势并未凸显。由于极具向“表演专业”的“表演”看齐,一是在人才选拔中,学生身体素质条件低于舞蹈表演人才的身体素质条件,在普高生偏多的情况下,教师教学目标达不到既定教学目标,没有深入细致地探索课程内容与教学。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忽略了如何教会学生“怎么教、教什么、如何教”,在调查中较多学生连教学计划、教案都不会写,一个较完整的有目的的训练组合也未能完成。三是忽略舞蹈基础理论课,大部分学校开设不到两门,甚至没有,四年专业理论课共36个学时,仍未改变在社会评价中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现状,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四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在调查中,课程设置的不科学性较为突出。居于民族地区的地源优势,许多学校开设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校本课程,从教师的教法到教学内容都存在随意性,缺乏课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甚至出现几个民族“串荤”的现象等。对于将来走向教学岗位的学生,除需要掌握舞蹈表演专业的能力以外,还需要掌握舞蹈教学法、教材的运用、发现学生问题并解析问题的能力,并充分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编导专业学科建设中,这种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缺乏相应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性,编导专业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大量的模仿与东拼西凑现象,大学四年完整作品极少。
因此,表演专业、舞蹈教育专业、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了雷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导致各自的专业特色与优势不能凸显出来,这样的培养方式也导致了毕业学生的就业“瓶颈”,“抢饭碗”的现象十分严重。
(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专业学科不断融合与转换,人才需求出现向综合性、多元化的趋势,但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中依旧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技艺,轻理论;重传授,轻实践;重专一,轻综合;尽管一些教师会结合专业特点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但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的研究,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能完整把控,让诸多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说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3]。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严谨的体系。从几所高校的近十五年的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教学大纲与课程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课时量的增减上有轻微的变化,课程内容老旧,特别是随着专业、学科的增多,各专业基本上是沿用北京舞蹈学院20 世纪的课程教学内容,大部分脱胎于20 世纪“舞蹈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在专业实践课中,表演专业、舞蹈教育专业、编导专业在民间舞教学中,对民间舞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要求没有严格区分,特别是同一专业同一民间舞教学内容因任课教师的不同而各有标准,甚至会随堂编创教学内容等。另外,大部分学校极少开设专业理论课,绝大多数教师传达给学生的意旨是“无意义思想”。在这样的理念下,学生理论知识贫乏,绝大多数学生连中国历史朝代更替都一无所知,更不用说中国舞蹈的发展概况。在评价一个舞蹈时,只有“他(她)长得帅、漂亮,技巧牛”这样的见解,只是停留在一个表象的认识。有学者这样评述这种现象:“身为国中人,却不知国中情”。再者,专业特色课程效果不明显。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各舞蹈院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专业特色进行了教改,但实效性很低[4]。例如,舞蹈教育专业教学法课,这是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理论。调查中发现,这门课的实效性并不大,其主要问题出在任课教师身上,任课教师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的教师甚至直接上成专业实践课或者技巧课,对概念上的问题不清楚,就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学生怎么教,教学的整个过程是什么,有些教师则照本宣科,导致学生“人云亦云”,不得其解。这门课既不是纯专业课,也不是纯理论课,两者需要有机结合。部分院系舞蹈表演专业开设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课程,有些学校在多年的积累与深入研究中,形成了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例如,贵州民族大学的《苗族舞蹈》、云南民族大学的《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但有些学校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学生反映,教师并没有进行深入探析,也没深入田野,利用残缺有限的视频资料东拼西凑,凭着记忆现编现教,几个民族的舞蹈串味,这也是屡见不鲜的事。
(三)师资队伍相对齐全,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是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的执行者,教师的能力影响着人才质量的高低。由于舞蹈教学的特殊性,许多教师对理论方面往往不屑一顾,结果导致最后想顾也顾不上。一是教师储备的相关理论知识欠缺。有些教师欠缺课堂启发性,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清晰,但语言表述上有局限性,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教学意图;相反,有些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很好,但对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研究,对教材的把控能力较弱,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模棱两可。二是科研与教学不能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调查中许多院校科研力量薄弱,对舞蹈文化、教育、教学、课程、就业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甚少,这也直接影响着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很好地把握当今舞蹈艺术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导致舞蹈人才培养目标和现实需求相脱离。此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欠缺综合型舞蹈教师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模糊
实际上,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展现自身才能,并为舞蹈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调查中,许多院校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很多学生存在极深的功利主义、过高的就业期望等,没有对自身发展进行长远规划。由于大部分院校只注重“生产产品”,没有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以至于教改中,不能适时调整教学,适应社会发展。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计欠科学、合理,师资队伍层次不高,在这诸多的教学模式欠完备的形式下,导致了学生盲目学习,产生了“混”的思想,最终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模糊。
当前,国内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不但竞争激烈,而且岗位有限。从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比较欠缺综合型舞蹈专业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不再能满足当前岗位的多元化需求。
二、优化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有效举措建议
立足上述问题及原因,有效结合“产、学、研”的意旨,通过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舞蹈专业课程、增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就业形势等,深入细致地做好教改,不断提升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建构课程设计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舞蹈人才的挑选变得更加严苛。优化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重要。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与指导思想下,明确舞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好各专业课程设计与建设,以“核心课程”或“特色课程”为抓手,建构出辐射性强、影响力广的课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进而实现舞蹈培养目标。
(二)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若想给现代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一定要有完备的师资队伍作支撑,这支队伍既要具备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充分了解与掌握舞蹈专业新兴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掌握系统且专业的知识、技能的能力。
(三)结合就业形势,优化教学模式
人才的培养始终应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密切联系实际,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建设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力度,特别是在民族地区,我们在借鉴发达地区教学经验的同时,根据时代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创新意识,根据地区需求,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区域特色性,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舞蹈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