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理论应用研究
2020-12-07张方涵鲁迅美术学院
□张方涵 鲁迅美术学院
本文针对格式塔心理学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理论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概论、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特点、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则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且在书籍装帧的书籍形态和版式编排设计等方面做了科学、有意义的尝试,力求在书籍设计方面起到开拓引领研究方向,进行创新实践的作用。
一、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概述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格式塔学者研究的出发点是“形”,“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又称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既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意识)和行为,并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二、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特征
格式塔心理学最早是从知觉开始探索的,知觉也是人们对心理学的最基本认识,主要研究人们在接触事物时最初的心理活动。视知觉包含了视觉接收和认知两大部分,当受众在接触某件作品时,首先通过作品的形状、颜色来接收信息,视知觉是人们最直接、客观的一种体验方式。
受众通过最直观的视知觉体验来判断对作品的感受,设计师的任务则是通过视知觉体验传达给受众美的体验和实用价值。因此,书籍装帧设计师要以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特征为起点,了解受众的心理及视知觉特征,从而创作出更好的设计作品。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的四大原则:完形原则、简洁原则、图底关系原则和异质同构原则。
(一)完形原则
完形原则是指人们知觉中的空间秩序趋向稳定的组织力,依照视知觉的基本规律,倾向于将不完整的完形化。经验与所观察的事物在某些特定的特征重合时便产生了知觉,人们在欣赏某件作品时,往往通过某些特定的特征组合成的整体关系来认识与把握客观对象。
一方面,运用完形原则能使我们的书籍装帧设计表现得更加科学、巧妙;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对书籍有不同的理解,设计者要树立完形观念,充分了解书籍的背景及内容,将内容和形式相统一,让受众人群有更好的感官体验。
(二)简洁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家所提出的视知觉基本规律认为,人的眼睛倾向于把一个刺激性式样归纳看成现有条件下最简单的形状。
在当前信息多样化的时代,设计师面对烦冗的素材,在进行书籍整体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性结构中,尽量精简信息以防止观者视疲劳。在这个统一性结构中,每个细节不仅要各司其职还要分工协作。
(三)图底关系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原则在空间格局分布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图底关系原则。设计中的所有元素都会被看作一个图形或者另一个背景,图底关系既是稳定的,又是可逆转的,既是互补的又是相互排斥的,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可能对比强烈,或对比减弱。
书籍设计师利用图底关系原则可以有效地激活空间,产生丰富的立体设计效果。
(四)异质同构原则
异质同构原则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异质同构就是表现为不同物象、物质间表面的质感肌理以及物质间的内在结构形成“质”的相似,通过处理其表面纹理或动向,产生新异的形象,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刺激。
异质同构是图形创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书籍设计中。异质同构的形式满足了现代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以荒诞、幽默、夸张、悬念等形式来表现内容,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不再只是以纸质作为媒介,纸质书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书籍装帧在如何能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是值得设计师探索的课题。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设计师设计出的书籍装帧作品会更具艺术魅力,给人一种愉悦的美的享受,使设计师与读者产生灵魂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