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人应当追求有效的信息传播

2020-12-07文_鲁

传媒评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简讯受众信息

文_鲁 瑾

互联网时代,不同媒体的信息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新闻和信息的有效传播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

纵观当下各类传播体系中,通常存在几类无效的信息表达。一是抢报,很多信息细节记者自己还没搞清楚,但为了追求时效,直接就发布出去;二是一味追求吸睛,很多内容单纯追求简讯和“标题党”的方式;三是拷贝,细节不核对,内容不求甚解,纯粹当个搬运工;四是没有对象感,对接收信息的受众需求置之不顾,只给片断信息。

以前说白居易写好一首诗,如果街边大娘听不懂,他就觉得这首诗的传达性不够好。这个故事表达的道理,就是传播必须追求并实现有效性。什么是有效传播?有效传播广义上是指所传播的信息能到达受传者并被受传者接收和理解。而从劝服角度来说,是指传播能够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符合传播者的意图。因此,有效传播必须考虑到接收者,他们所处的位置、理解力、态度等等。

要有对象感,要关注信息传播的准确度

新闻传播的基础理论就是“新闻五要素”,在互联网引发的自媒体时代,依然是信息传播的基本专业要求。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发生的基本要素都不能缺失。

新闻五要素是五个W :When、Where、What、Who、Why,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以上几个部分在当下很多传播里,都存在一个甚至更多的缺失,或者是语焉不详的迷惑性信息。

1、地域方位的无效性传播。

以前杭州的媒体,写一件事发生在哪里,只需要写官巷口,或者文二路古翠路交叉口,读者是知道的。但现在新媒体早己打破了疆域,没有准确的Where,新闻是缺少要素的。

比如2017年1月6日新浪援引一个报道“女子骑电动车撞人后扬长而去 被撞老人身亡”,新闻里说:“2016年12月28日16点36分,在历山路解放桥附近发生的这惊魂一幕着实让人心寒。最终,历下交警通过调阅现场监控录像将肇事车主抓获。遗憾的是,68岁的被撞老人却再也没能醒来。”

事故发生在历山路解放桥附近,整篇文章看下来不知道在哪个城市。有的网络平台会在报道末尾写上新闻来源于哪个媒体,有些没有。历山路解放桥是在济南,在信息传递中加注这两个字,才能说新闻是完整的。

2、时间的无效性传播。

有些事件当年报道用的都是月,没有具体年份。如果当下引用,不标注清晰的年份,几条整合信息复制粘贴就发布了,轻则信息表达失误,时间错位,重则还会因此导致意想不到的传播后果。

3、发生主体的无效性传播。

比如美国的FBI,很多新闻都是直接这么写。爱看美剧的受众也许都知道FBI是美国联邦调查局,CIA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可是真的人人都知道吗?这种情况下,应当将英文缩写再加注中文注释,这样传播才是有效的。2020年春节期间,我写过一篇报道“吉祥航空是如何把94位在日本的武汉旅客直接送回家的”。我在采访吉祥航空时,他们谈到了整个过程各部门的协作,都是缩写。比如,他们告诉我,当时AOC和应急办召集公司各部门最终制定了保障流程。采访完,我对他们说的一系列简称去查证中文的确切表述,最后请他们确认。

要关注传播的内容能否为受众所理解

新闻可分为消息和深度报道。消息通常是第一时间发布,一般是结论性发布。比如2019年9月27日,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了“袁隆平宣布重大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突破”。作为简讯是完全没问题的,也满足了人们第一时间了解核心新闻的需求。但在结论性新闻发布后,人们会有更多的信息需求:袁隆平的成果重大在哪里?镉是什么?去镉怎么去?去镉的意义是什么?

我在传播这则新闻时,事先整合了很多信息,知道了日本曾经因镉米影响,20世纪初出现了“痛痛病”,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然后了解现有的去镉都有哪些方法等等,只有把这些前因后果叙述清晰,信息才相对变得完整,受众也才能有效接受。

信息被更好地理解,才是更有效的传播。

再举一个例子:2016年12月19日 ,土耳其警察枪杀俄罗斯大使。他在行凶后大喊“不要忘记阿勒颇”。如果是简讯,说完这个就结束了。但更完整的传播应当交待清楚这些情况:阿勒颇是什么地方?叙利亚内战是怎么回事?美国和俄罗斯分别支持谁?那儿的现状如何?等等。再如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敦促以色列停止定居点的活动。那么定居点是怎么回事?一向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为什么在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以色列停止定居点活动这个决定中投弃权票?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果传统媒体只满足于简讯式传播,那会失去很多竞争力。

在大的媒体机构,每一条线都会有分工,记者会跑不同的线,各有各的专长。有更多的中小媒体无法有这么大的团队和这么细的分工,还是要靠每一个信息传递人,都要具备学习和整合能力。

信息传播要提供更多视角和观点

有时信息传播的不仅仅是事实本身,同时也包含了观点和态度,它是基于事实对现实世界的观点提炼。这是有效传播的较高境界。你是否能提供更多视角和观点,这也是区分你是一个新闻播报员还是评论员的区别。

比如,“2018年4月,西安入职不到一年的小学老师,因为怀孕被学校要求主动辞职。”

这类事情每次都会引发批判,矛头直接对准学校和企业,认为这样的怀孕歧视损害了妇女的权益,伤害了人的尊严,对这类事一般是批判性比较多。

但这样不合理的事情为什么广泛存在?如果报道只限于谴责,那么就是对事件原因和背景的忽视,报道也就局限于情绪层面。要做到对一个或者一类事件的有效传播,最起码的是要倾听双方的声音,听到另一方的苦衷,他们也许并不是我们认定的天然的冷血和剥夺者。然后作为对比,再看一下不同地区或者机构对这类事情的处置方法,进一步还可从法律层面或者企业管理角度展开分析,探讨合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报道,就会更加有深度,并且相对完整、客观。

倾听事件各方意见,是保持新闻客观公正的前提。它的有效性体现在向公众传达尽可能全面的信息,给受众的判断提供尽可能完备的要素。在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以后,你可以有态度,也可以把态度开放给受众。

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博流量,追求快、奇、新,但围绕快奇新的专业稳定性常常被忽略。

媒体的专业能力和操守,也体现在是否能为通常有失偏颇的第一感觉,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让人们有机会用更多的视角去看世界。

猜你喜欢

简讯受众信息
简讯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订阅信息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简讯
展会信息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新闻简讯
财经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