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艺术史论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2020-12-07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史论哥特式青铜器

□夏 娜 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涉及艺术史论的课程只有两门甚至一门,且往往较为空泛,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如设计概论等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对不同的艺术流派和经典造型及风格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出处及由来,无法深刻理解其真正的美学价值,进而难以实现准确的借鉴和运用,传承与发扬自然无从提起。因此,掌握较为完整的艺术发展史是每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

本文对中国美学史和世界建筑设计史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直接或间接意义展开分析。

一、增强理论知识的储备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生在课堂中了解和掌握的设计流派或风格只限于它们的名称和概括的特征及几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他们不清楚这个设计流派出现的原因、出现的具体时间、地点、发展过程,及其在艺术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等[1]。例如,对于哥特式的尖顶建筑,大部分学生了解到的哥特式建筑尖顶的由来是西方宗教追求接近天国领域的结果,但学习了建筑设计史后会明白,哥特式尖顶是建筑技术发展的产物,而非单纯的宗教追求的结果。在哥特尖券出现以前,西方建筑一直沿用罗马建筑中的拱券或拱筒,由于技术出现了很多局限性,如开窗的面积过小、过于依赖承重柱等弊端,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肋拱顶的尖券应运而生,也就是今天看到的哥特式尖顶。同时,尖券出现的时间在1150 年左右,处于漫长且黑暗的中世纪晚期,由于不断追求高度上的突破,人们通常会感觉哥特式建筑具有黑暗戏谑的情感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是,设计相当成功的哥特式建筑主要集中于法国,如亚眠圣母大教堂、巴黎的盛夏佩尔小教堂等;其次是英国,如韦尔斯教堂、剑桥的皇家学院礼拜堂等,英国哥特式建筑有着独特的扇形拱顶,肋拱上会多出放射性的条带装饰,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快速分辨建筑的出处。后来由于法国具有惊人高耸比例的博韦大教堂的中央尖顶完全倒塌,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中世纪用于建造高耸的技术已经到达顶峰。经历了漫长的混乱的中世纪,人们的自我意识终于觉醒,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始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终于到来,建筑设计上开始推崇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特点,哥特式建筑在经历了200 多年的发展后终于告一段落……学生只有了解哥特式建筑的由来及发展后才能加深对其的认知,在今后的鉴赏过程中才能有所依据、旁征博引,从而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

二、提高审美水准

作为艺术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审美水准决定了学生专业能力的上限,可见审美水准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审美水准便成为专业学习的重要任务。但审美是个人内在综合修养的外化物质形式,这也是一个相对模糊、宽泛的概念[2]。审美的提高需要依靠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来实现,了解和掌握艺术史论对审美水准的提高具有直接帮助。

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经常会去博物馆、艺术馆等地参观采风,开阔自己的眼界,为专业学习夯实基础。博物馆中陈列着许多青铜器,如果学生对其不甚了解,往往只是走马观花,就没法领会其狞厉之美。当我们没有研究青铜器的整个发展历程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深沉的器物给我们的直观感受仅是先人精湛的手工艺,对其背后的由来及含义却知晓甚微。但当我们研究青铜器的历史时,便会了解青铜器始于夏朝奴隶制时期的巫史文化,之前全民性的巫术礼仪逐渐变为统治阶级垄断社会的工具,而青铜器主要是用来进行巫术礼仪活动的器具。当时的社会组成以氏族部落为单位,而青铜器上面的兽面饕餮纹饰一方面彰显了本部落用武力征伐得到的胜利,一方面用狰狞的兽面纹来恐吓震慑外氏部落,在狞厉之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力量,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了解到青铜器上饕餮纹的背景后,我们才能对陈列柜中的青铜器产生敬仰,这是在不了解青铜器的历程前未曾产生的审美情感。青铜器始于夏朝,兴盛于商周,没落于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旧有的宗教巫术观念已经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生活和人间趣味的关注,而青铜饕餮纹也就随之世俗化了,失去了原有的令人畏惧和崇拜之感。领悟到这些史论后,我们对青铜器的鉴赏就有了深层次的情感领悟,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平。由此可见,学习和掌握相关艺术史论对专业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

三、丰富设计素材库的储备

学习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最终呈现出自己设计的作品,优秀的作品需要以具体的设计元素为支撑,而设计元素的灵感与创作需要学生从传统设计中获取和积累。例如,西方的传统建筑中常见到的柱式,学生如果对其不甚了解,一般会泛称为希腊柱、罗马柱,在设计实践中借鉴柱式设计时,往往会因为不熟悉柱式设计的由来和发展而出现使用不够贴切的情况,导致设计出来的作品偏离设计主题[3]。学生学习了西方建筑的基本艺术史后,就会了解到在古希腊就已出现了三种经典柱式:简洁经典的多立克柱式、带有涡卷的爱奥尼柱式、以毛茛叶为装饰的科林斯柱式,后来古罗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另外两种柱式:一种是简化了的多克立柱式结合爱奥尼柱式的柱础(多克立柱式没有柱础)而来的塔司干柱式;另一种是柱头的装饰将爱奥尼柱头的涡卷和科林斯柱头的毛茛叶装饰形式合为一体的混合式柱式。这五种传统柱式反复出现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或在这五种经典柱式的基础上经过创意设计而来。例如,我们熟知的希腊雅典的帕特农神庙、罗马万神庙及巴洛克风格时期的西班牙的格拉纳达主教堂等,当代设计的复古风格中都有这五款柱式的身影,可以说,这五款柱式凝聚了西方传统建筑的灵魂。学生只有学习了这些相关艺术史后,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库,日后在设计实践中才能准确地在素材库中选择相关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4]。只有这样,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有历史积淀的底蕴,才更易于被大众接受。

四、有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如今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要求学生更好地学习与鉴赏传统文化作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肩负起引领环境形态发展的重任,传统建筑与园林的美学观念必须深植于他们的美学思想中,这就需要学生研究与积累艺术史论知识。例如,我国传统建筑的雏形始于先秦具有理性精神的建筑群模式,不同于西方建筑高大的空间,中国传统建筑一直是以人的居住功能为主要建造思想,在建筑群里只留出部分空间做供奉。中国传统哲学一直以理性著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将理性精神发扬光大,当然这也体现在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中。从先秦开始,传统建筑以其群落的组成而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以时间游离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以高大的空间取胜。我国传统建筑群往往以严格对称的形式出现,其中各空间都井井有条又流畅地串联起来,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兼济天下”的入世理性哲学[5]。而中国园林“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独善其身的出世道家学派思想也正是对传统建筑的补充,就像是入世的儒家思想和出世的道家思想相互补充成为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一样,理性的传统建筑与感性的传统园林同样相互依存,成为中国特有的环境风貌。学生只有深入学习和理解传统建筑背后的哲学观念后,在设计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进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史论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只是上文罗列的几点,其对学生专业能力、个人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笔者希望今后各高校能重视对艺术史论课程的开展和普及,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史论哥特式青铜器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曲海词山慰平生——我与戏曲志史论的结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青铜器上的中国密码
哥特式浪漫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在塑身内衣上的设计应用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