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方面的作用

2020-12-07承德医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美术美术作品赏析

□姜 一 承德医学院

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良好审美意识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在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可以激励学生产生民族荣誉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作品的鉴赏过程中,由于需要全面观察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其审美意识也会变得更加多元和全面。

一、育人树德,形成健全审美

大学美术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1]。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各类作品,向学生传递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意识。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会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但是这种审美是初级和质朴的,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不通过训练只会保持在初级水平。大学美术教育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了条件。在课堂上,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和展示,学生对美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人物情感关怀或者现实关照性的作品供学生进行赏析,在学生完成对作品的细致观看和思考工作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正向引导。

以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的绘画作品《自由领导人民》为例。在对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时,教师可以选取“爱与和平”或“自由与解放”等主题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让学生感知战争的残酷及和平的来之不易,使学生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积极阳光地生活和学习。《自由领导人民》这幅作品虽然以昏暗、残酷的战争为背景,但在画面上方布有阳光,这告诉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心存希望,对美好生活抱有期待。

审美意识的角度也有着正负之分。在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这类折射生活的作品,可以推动学生培养正向的审美意识,使其懂得什么是“真善美”。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教师的思想引导,学生能够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形成更加健全的审美意识,对美好生活拥有更加深刻的感知。

二、传承文化,培养民族意识

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承载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2]。健全的审美意识不仅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有所识别,还要求学生对民族情感有深刻的体悟和正确的把握。很多美术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美术教育,让学生在赏析作品的同时增强自己对民族文化的关怀,在审美意识中加入民族性特征,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拥有自觉审美的意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美虽然是多样形态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是对审美活动来说,拥有民族因素和文化因素的艺术作品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对现实的关照。培养学生拥有民族审美视野,可以帮助学生在感受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审美意识增色,让学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有一部分学生会存在“西方的作品一定比中国作品优秀”这类错误认知,这类思想产生的根源是学生缺乏文化自信。在大学美术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培养具有民族特征的审美意识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或者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美术作品,如唐伯虎的《山路松声图》和齐白石的《墨虾》等优秀的、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美术作品,这些都可以在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民族性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具体来讲,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作品与西方油画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差异,认识美的不同方式。艺术作品各有魅力,中国传统水墨画并不比西方绘画作品逊色。推行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增强文化自信。在了解大量美术作品之后,学生会感知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审美意识的养成过程中也会自觉地加入民族性成分,为民族文化而自豪。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教师加入对传统文化的赏析内容。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为了使学生有更多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机会,大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十分必要。通过大学美术教育,学生不仅能提高审美意识,还会在审美过程中自觉融入民族情感。

三、多元审美,培育包容意识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美术的形式表达内心世界和生活感悟,进而在学习中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美术综合素养[3]。许多世界名画在诞生之初,由于过于独特而不被世人理解,这也就导致了许多艺术作品的价值被低估。对了避免学生对“美”的认知过于狭隘,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审美意识,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包容性的多元审美意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美”的内涵。换言之,在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时,学生不应只依靠个人喜恶进行评判,而应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出发,全面分析和看待作品,将自己的审美标准变得多元化,形成多元审美意识。

以凡·高的《向日葵》这一作品为例,许多学生对印象派的风格并不了解,因此在观赏这类画作时往往会在审美接受角度出现困难。从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各艺术派别的独特魅力,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为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贡献多元的审美标准,使学生接受和理解各类美的存在。大学美术教育为各类各样的美提供了展示平台,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不同美的形式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形成多元审美意识。

四、养成习惯,发现身边的美

大学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使学生具备发现美的能力,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生活。审美意识不仅应包括民族性的内涵和多元化的包容性标准,还应包括发现美的自觉性。理论应该用来指导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审美意识也正是为了提升学生审美品鉴能力,使其更好地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也正是通过现实的审美实践来体现的。

例如,高校美术教育除要向学生展示名家的美术作品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以山水景色或人文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人处于社会生活之中,具备观察美的能力和自觉的审美意识是享受生活之美的前提。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街边早餐摊的热闹景象进行拍摄,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赏析。这些具有烟火气息的照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方向,以及更多感受美的现实素材。生活实践是艺术的来源,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这些与现实联系更加紧密的生活片段来实现。相较于展示名家作品来讲,具有烟火气息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给予学生观感的震撼性更大。在平常的生活中,学生很可能不会特别留意这些画面,教师通过摄影的方式把生活中质朴而又真实的美在课堂上为学生聚焦放大,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内含进行具体思考,让学生不仅理解“阳春白雪”,也能感受“下里巴人”的生活之美。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方面,大学美术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拥有审美的自觉性,使其自觉感受周遭环境的美感。

结语

总体而言,大学美术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不仅要做到自觉审美,自觉感知美的意蕴,还要在审美过程中添加对民族性因素的考量。审美的标准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多元多方位进行。在大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审美意识的同时感知生活的多样美。对于美的感受,每个人都不相同。经过美术教育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拥有发现和感受美的更高水平的能力。

猜你喜欢

大学美术美术作品赏析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学生作品
明媚美术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美术作品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