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圆舞曲音乐风格
2020-12-07张春禄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春禄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肖邦的生平与音乐创作
弗里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1810—1849),出生于波兰,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洲音乐史上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他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除很少数的协奏曲、克拉科维亚克回旋曲、唐璜主题变奏曲、大提琴奏鸣曲外,他将一生心血都倾注到钢琴音乐领域的创作上。他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梦幻般的意境,令人陶醉,因而被誉为“钢琴抒情诗人”。
肖邦生活在18 世纪欧洲圆舞曲流行的年代,他对传统的圆舞曲进行加工、创作,赋予其前所未有的气质,使其进一步艺术化、高雅化。肖邦早期受民间音乐影响较为严重,创作方面偏于技巧化。20岁以后,肖邦自己的音乐风格逐渐成熟,并创作多种体裁钢琴音乐作品,其中圆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浪漫气质的体裁,如《降E 大调辉煌圆舞曲》的华丽、《升c 小调圆舞曲》Op.64Nr2 的活泼、《a 小调圆舞曲》Op.34Nr2 的哀愁与忧郁,这些都是肖邦圆舞曲的经典之作。
二、肖邦圆舞曲节奏型特点
圆舞曲最早与玛祖卡舞曲和波罗乃兹舞曲等源于波兰的民间舞曲,都是由三拍子组成,强弱弱不断重复,节奏型简单,变化类型较少。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肖邦对圆舞曲节奏旋律的发展作出了调整,使圆舞曲的节奏更富有弹性,旋律线条更加优美、流畅,富于感情和想象,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1)圆舞曲的节奏型:;(2)玛祖卡的节奏型:;(3)波罗乃兹的节奏型:。
(一)延迟重音
肖邦圆舞曲中节奏上延迟重音,重音的音符通常时值较长,可以是长音符、带附点的音符,或带装饰音的。重音位置可以在第一拍、第二拍,甚至在第三拍上。节奏上富有弹性,韵律感强,常使人感到惊喜。
如图1 所示,谱例(2)《降E 大调辉煌大圆舞曲》序奏,第一小节中第一个二分音符占据重音位置,紧接着第三小节的最后一个四分音符,按照传统圆舞曲风格,强弱弱划分,处于弱拍位,演奏时应该弱弹,但在肖邦的圆舞曲中恰恰相反,变成了弱位强弹。这种现象在肖邦的圆舞曲中很常见。这种处理使节奏上有一种渐快的感觉,恰似舞会开始前人们纷纷进场的华丽画面。此外,同音重复的出现,或同一动机反复出现的写作手法,宣扬打破古典主义理性对感性的束缚,将感情上升到主要位置,表达情感上的执着。
(二)赫米奥拉节奏
“赫米奥拉”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简单来说就是“3对2”或者“3 和2”的对比。钢琴作品中左右手的“3 对2”“4对3”,两个纯五度音程振动频率比是3 ∶2。这种节奏经常在双拍子和三拍子之间相互转换。这种转换常打破原有小节的限制,即在一固定的时值范围内,音乐的重音音符转移到非重音音符上。
(三)跳音加前倚音的节奏型
倚音是由单个(或多个)小音符写在主要音符的前面或后面,所形成的装饰音。其可增强乐曲的表现力。装饰音在主音前面的叫作“前倚音”,装饰音在主音后面的叫作“后倚音”。
这种节奏型在肖邦舞蹈性的圆舞曲中几乎都有出现,肖邦擅于运用华丽的装饰音装饰旋律,而又不影响旋律线条的进行。这种写作手法一方面来自波兰民歌,另一方面受到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例如,《降E 大调辉煌的大圆舞曲》Op.18,中中部部分(135-151 小节)由D 大调转入平行小调b 小调。旋律的单位动机由跳音加前倚音组成,旋律成下行音调进行,这符合肖邦圆舞曲小调部分的写作手法,表现出一种悲伤、忧愁的感觉。这种下行音调又叫叹息式音调。
(四)采用古老的舞蹈节奏型
这种古老的节奏型在欧洲民间音乐中经常出现。这样较原始的舞蹈音型可追溯到巴洛克、洛可可时代。在音乐创作上,肖邦对莫扎特的音乐极为欣赏,常常受到他的音乐影响。
圆舞曲是肖邦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其中《降E 大调辉煌大圆舞曲》op18 是肖邦圆舞曲中广为流传的一首,以曲调轻快、华丽、辉煌,色彩明亮而独具特色。肖邦的圆舞曲虽然名字中带有“舞曲”两字,实际上并不适用舞蹈伴奏,它的节奏轻快,律动性强,时而舒缓时而急促,经常用到炫技华彩,因此常常作为音乐会欣赏的钢琴作品。
肖邦的圆舞曲广泛吸收了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诸多舞曲影子,如沃尔塔舞曲、加亚尔德舞曲、阿列曼德舞曲等。肖邦以其娴熟的作曲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多变的节奏型、优美抒情的旋律,使其圆舞曲呈现出肖邦式特有的优美、高雅、浪漫的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