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舞蹈动作特点的文化内涵

2020-12-07袁艺文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弦子藏族舞蹈

□袁艺文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藏族舞蹈善于以歌抒怀,以舞抒情,歌中有舞,舞中有歌,其可分为民间舞蹈、戏曲舞蹈、宗教舞蹈和宫廷舞蹈。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藏族舞蹈风格各异,如柔美舒展的弦子舞、活泼欢快的踢踏舞、矫健奔放的锅庄舞,技术高超的热巴舞和庄严肃穆的羌姆舞等,但无论哪种风格的藏族舞蹈,都有共同的动作特点:“颤”“开”“顺”“左”“绕”。

一、藏族舞蹈的主要风格及特点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地区。其舞蹈主要分为民间舞蹈堆谐、果卓,宗教舞蹈羌姆、贡嘎尔鼓舞,戏曲舞蹈拉姆、格萨尔,宫廷舞蹈噶尔等。在不同地区又孕育出不同的舞蹈风格,主要有以下风格。

弦子舞,又称“谐”。其起源于巴塘,流传于四川,云南等地区。其中以巴塘弦子最为出名,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人们在节庆和集会时围成一圈,领舞者拉着弦子乐器边歌边舞,动作非常优美,具有“长袖善舞”的特点。

踢踏舞,又称“堆谐”。其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舞蹈时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抒发感情,反映人们在劳动过后的情绪表达,动作幽默诙谐,情感节奏奔放。

锅庄舞,又称“卓”,意为圆圈歌舞,分布于西藏、四川等地区。在宗教祭祀、节庆和聚会时,男女舞者各围半圆,手拉手围成一圈,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动作矫健奔放。

热巴舞,是过去藏族流浪艺人所表演的杂艺节目。流浪艺人以卖艺为生,要有高超的舞蹈技术才能吸引更多人的欣赏与肯定,所以经过不断的演出、提炼,艺人们的舞蹈技术越来越高超。舞蹈时,男舞者手持藏铃,女舞者手持藏鼓,将技巧动作串联起来跳舞,动作技术难度极高。

羌姆舞,多模仿动物的姿态、步伐,是有大量的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也是用于驱鬼求神、造福人民的宗教舞蹈。在舞蹈中,舞者大多带有神祇面具,舞蹈时气氛庄严、肃穆。

二、文化内涵分析

(一)受宗教意识影响

藏族人民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很多舞蹈唱词是宣扬藏传佛教的。其队形变化和行进路线都是由左到右,顺时针方向沿圆圈前进,这和转经筒、绕寺庙的右旋一致,这种右旋寓意吉祥,有着“绕”的特点。同时,藏族舞蹈不仅保留了苯教的多种崇拜和巫术活动,还迎合了人们急于摆脱苦难的心理。这种虔诚的宗教信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落后,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

(二)对图腾文化的崇拜

藏族人民经常与动物们“打交道”,很多舞蹈动作的设计灵感来自动物的神态、步伐等,如雄鹰展翅、牦牛摇头晃身、孔雀飞翔……反映在舞蹈动作中为刨步,撩步、点颤步等。弦子舞中有模仿孔雀展翅高飞的舞蹈动作,其具有“开”的特点。因为孔雀是吉祥的象征,寓意美好,所以人们非常喜爱它。这种对图腾文化的崇拜,也揭示当时人们生活环境的恶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受地域环境影响

由于藏族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人们往往用跺脚、甩膀等方式防寒取暖,舞蹈动作有“颤”的特点。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使得人们在体态上身体前倾。为了减少体力消耗,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有一边顺的身体动作,所以藏族舞蹈动作中有“顺”“左”的特点。

(四)服装首饰影响

西藏还有“一年无四季,一天见四季”之说,所以藏族人民喜欢穿藏袍和藏靴。藏袍宽大、保暖性强,热时可脱袖子系在腰间,冷时穿上即可,特别适合高寒地区的生活方式。藏袍、藏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因为它厚重,所以在舞蹈时,人们重心朝下,舞蹈动作有弓腰、屈膝,步伐拖拉的特点。

游牧生活使得藏族人民习惯随身携带值钱物品,现在的藏族人民也讲究佩戴饰物,如头饰、耳饰、首饰等,走路时手臂和身体会随着步伐左右摇晃,饰物也会随之晃动,所以舞蹈动作中有“摆手”“晃手”等动作,具有“绕”的特点。

综上所述,构成藏族舞的五大要素在其文化内涵中均有所体现:人们信仰藏传佛教体现“绕”;崇拜图腾文化体现“开”;地势高、温差大的地域环境体现“顺”“左”“绕”的特点。因此,藏族舞蹈既是宣传藏传佛教的媒介,又为藏族文化的流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既是抒发情感的形式,又反映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对图腾文化的崇拜,又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猜你喜欢

弦子藏族舞蹈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演变》《藏族少女》
巴塘弦子:寻觅藏族音乐的“活化石”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一百七十七级台阶
口弦子奶奶
阿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