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征战诗词的鉴赏探究
2020-12-07
(武警士官学校,浙江 杭州 310012)
引言:在我国古代诗词体系中,有关边塞、战争等题材的作品非常之多,这与诗人所处社会的复杂背景是分不开的。而不同时期、不同诗人乃至不同边塞征战诗词作品在描写内容、抒发情感上,又存在很大的差异。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边塞征战诗词进行鉴赏探究。
一、边塞征战诗词的情感抒发
诗词作为创作者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碰撞产生的精神文化产物,势必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这一特点在边塞征战诗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细化来看,不同诗人、不同诗词作品在情感抒发表达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直接抒发个人情感。例如,在诗作《代出自蓟北门行》当中,南朝诗人鲍照写道:“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直抒胸臆地表达出了其愤慨于乱世、愿为国捐躯的壮志与决心。再如,面对唐朝时期吐蕃政权步步紧逼、唐王朝最终以武力平复的社会现实,诗人杨炯在其诗作《从军行》中以“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一句,直接抒发了眼见唐王朝国力虽强也难免战事的无奈之情[1]。
第二,通过描写他人抒发个人情感。将自身情感赋予到戍边将士或虚构人物的身上,以此实现个人情感的充分表达,也是边塞征战诗词中常见的抒情方式。例如,在诗作《刘生》当中,诗人卢照邻虚构出了一个名为“刘生”的角色形象,刘生侠肝义胆、报恩重情,“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的装束扮相颇具英雄意味。全诗看似是卢照邻对“刘生”的歌颂,实则是其表达自身理想化的人物缩影。在另一诗作《结客少年场行》中,诗人卢照邻借虚构人物表达主观理想的抒情方式更加具体地表现出来。在诗词中,少年形象身骑骏马、剑术高超,谈笑往来皆为豪侠,充分表现出了卢照邻在心有壮志而不能如愿的状态下,抒发对英雄形象的崇拜向往与对自己身世的郁闷不平。
第三,通过渲染氛围抒发个人情感。通过对环境、氛围的渲染,将个人情感寄托于场景或物象之上,也是边塞征战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例如,在诗作《碛中作》中诗人岑参写道:“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在这两句诗中,诗人虽未明确进行抒情,但无论是极西大漠的荒凉,夜里无处留宿的境地还是夜空中悬挂的孤月,都体现着诗人心中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边塞征战诗词的复杂内涵
边塞这一创作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边塞征战诗词的复杂内涵。
一方面,战争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抵抗外敌、力争主权的重要活动,诗人在进行战场、战事或戍边将士的描写时,往往会融入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内涵。例如,在诗作《从军行》中,诗人王昌龄写道:“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充分描写出了“大将军”卫青勇武过人、击退匈奴的雄壮英姿,其中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色彩可见一斑。同样的,在诗作《战城南》当中,卢照邻写道:“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一个“酣”字,写出了诗人对参与战争、奋勇杀敌的向往,希望置身于日夜待战的将士行列中,与敌人战个痛快[2]。
另一方面,与战争相伴而行的,还有无数个家庭的破裂、无数个战士的死亡,以及离乡者的思念与等待者的悲凉。在此背景下,既有诗人在歌颂英雄、寄情战事,也有人控诉现实、抒发哀思。例如,在诗作《陇西行四首·其二》中,诗人陈陶写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短短一句诗,却写满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一个“犹”字,写出了当时社会信息闭塞背景下,妇人不知前线形势、梦盼家人早日归来的凄凉,不禁使读者一洒同情之泪。
三、边塞征战诗词的社会反映
从边塞征战诗词当中,不仅能看出诗人的主观思想与个人情怀,也能从侧面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真实状态。
例如,史书典籍对唐王朝与契丹、奚等国的边塞战争记载是相对平淡的。而通过品读分析唐朝时期的相关古诗词作品,可更加深入、真实地体会到当时社会的复杂与残酷。在诗作《燕歌行》中,诗人高适同时表达出了“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从此诗中便可看出,当时人们既歌颂不怕牺牲的英雄,又同情战士妻子家人的矛盾思想。同时,也充分反映出了当时社会战事不断,征兵迫切,百姓生活困苦的艰难状态,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结论:总而言之,战争是矛盾的,其既是特殊时期下国家抵御外敌、保卫国土的必要手段,也是造成人民家庭破碎、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在此背景下,诗人往往也是矛盾的,我们即可以从一些边塞征战诗词中看到诗人及当时人民对英雄的崇拜向往、对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也可以从另一些边塞征战诗词中看到诗人对社会、对现实的愤慨与悲哀。所以,在诗词赏析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从具体诗句入手,置身于文字构建出的情境当中,深切体味诗人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