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探究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家风舆论利益

(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河南 鹤壁 458000)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要采取合理的实现路径。在参考我国从古至今在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舆论环境

舆论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引导性,是传播和稳定乃至引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生活领域。因此,合适的舆论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实现生活化的关键。

(一)官方宣传舆论教育要实现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的有机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舆论教育是通过话语叙事来说服人、教育人、引导人,从而实现生活化。宏大叙事主要指一些具有不证自明的权威地位的理论信条等,总是尝试给大众指明并确立一种价值标准或者方向,从而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共识。而生活叙事相对于宏大叙事则是一种“小叙事”,侧重于关注个人生活之中的细微精致之处,主要是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和背景,将理论信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连接,通过关注人的生活来获得对价值的认知与认同。

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中既坚持宏大叙事的启蒙、弘扬理性;同时也要注重群众日常生活中生活叙事对个体的主体意识、生命价值和生活体验的关照,努力促成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的有机融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的相互契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

(二)重视培养日常生活领域的社会主义舆论领袖

舆论领袖是指在人们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因此,要对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领袖继续鼓励、支持,扩大他们在群众中的舆论影响力,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比如文艺界青年周小平曾经以生活化却富有理性的语言发表了《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你的中国你的党》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正能量作品,吸引了大批舆论追随者,有力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利益格局

人们获得社会发展红利是一种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到认同并生活化的前提条件,如果让人看不到生活得到改善或承诺利益的逐步实现,那么即使把理念说得再好、再完善,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认可。因此,必须构建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利益格局。

(一)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从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实践来看,人民群众对一种价值观最直观现实的感受来自于这个价值观带给他们生活上的改变及影响。如果生活不断变好,自身的利益诉求能够很快实现,那么大家就对这种价值观就越认同。因此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现实利益基础。

(二)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建设公平合理的社会生活环境

经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表现在利益格局上就是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反映在民众心理上就是在全社会凝聚价值共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遭到漠视。因此,要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必须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关系,通过完善分配机制,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让发展红利全民共享;注重缩小贫富差距,不但要在顶层设计上由国家调控收入差距,还在国民经济财富二次分配时更加重注照顾弱势群体,建立良性补偿制度,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适当倾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上学买房难的现实问题,要以改善民生作为突破口,建设惠及全民的医疗及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

三、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生活场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生活化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场景。人们的现实生活场景包含家庭生活场景、学校生活场景、社会生活场景等,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游离在这几种生活场景之外。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就必须在这三种生活场景建设上加大力度。

(一)重视家风建设

当一个家庭的家训、家规、家礼内化为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外化为家庭成员为人处世的风格,就成了家风。习总书记非常注重家风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道:“希望大家注重家风。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从家庭生活层面来看实际上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化。

(二)注重学校生活场景建设

习总书记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里所指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生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改进创新教法、提高教学技巧、充实内容、贴近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融入课堂教学。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社会道德模范塑造之中

在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社会道德模范塑造之中,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在全社会的榜样示范作用、价值引领作用,以道德模范这个“点”带动整个社会这个“面”,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扩展到人们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实现生活化。

猜你喜欢

家风舆论利益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I Love You, Dear China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利益与西瓜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