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误区与解决策略研究

2020-12-06党荣欣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解决策略误区

党荣欣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大势所趋,并且也取得了很多理想的成效,以往传统教学中的“瓶颈问题”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迎刃而解。然而,在开展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老师出现一些误区,本文笔者列举常见误区分析并探析解决策略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误区;解决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开展多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舞,而变成了教师编舞,学生成为主角的舞台。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一些误区和迷茫,比如,技术至上、过分依赖媒体、理论研究不深入等都影响了整合的深层次开展,需要广大教师重视。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误区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迷恋”

1.追求过多的多媒体展示。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在课堂上从头至尾都是用多媒体教学,甚至代替教师的板书。在文科教学中,用多媒体创设过多的情境会剥夺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优美句子的感悟力;在理科教学中,过分的形象化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2.追求大而全的完整课件。

很多教师在对课件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一节好课就要从始至终使用同一课件,因而为了制作这样大而全的完整课件往往用去很多时间和精力,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制作的课件也不理想。教师把精力集中在每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课件不用面面俱到。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利用现成的课件,通过抓图、抓动画等方法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织加工。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误解

1.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在信息化课堂中,对于成绩好、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会很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计算机技术掌握不好、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对教师的操作以及协作学习产生抗拒,以致差生更差。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差”生找回自信,融人集体,避免两极分化的产生。这一点至关重要,教师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忽视“自主学习”的引导性。

把“自主”变成“自流”,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等都丢失殆尽。

(三)教师主导地位的错位

1.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在很多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活动效果。

2.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对情境的创设,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情境创设以及如何创设。现在,很多教师在课堂开始阶段用课件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视音频资料,如果不使用多媒体就无所适从,无法进行情境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创设情况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

(四)教学资源認识上的偏差

1.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如今,网络因其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来说,网络并不是唯一的。比如报告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等也应该作为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也应该成为进行思想德育教育的有力资源。教师不能认为资源就是网络资源,也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这样会以偏概全,得不偿失。

2.只重视物质资源,忽视人力资源。

提起学习资源,大多数教师的反应是物质资源,但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教师可以让某方面有特长或经验的学生为其他学生提供帮助,学校也可以通过与本地区的学校甚至是国外的学校建立学习伙伴关系,发挥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专家、教师、学生的优势。而这些都属于人力资源,教师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毕竟人是最主要的因素。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解决策略

(一)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整合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方法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为课程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离开了理论的支持,整合就是一副空架子,没有灵魂。建构主义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都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基础,是开展实践研究的基石。

(二)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又被称为“填鸭式”和“灌输式”。而整合的实质是改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主导一主体就是这样一种教学结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设计者、提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的习得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真正做到了理解和长时记忆。

(三)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既是辅助教师教课的形象化教学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已经成为普遍的事实,但是如何合理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新挑战。用多了,课堂华丽而迷乱,用少了,又无法将整合体现出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正好可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即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

(四)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搜集与开发

这是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要运用这些模式的前提就是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没有丰富的高产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就更无从谈起,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了。教师也不能一味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教师可以自行研制和开发适合自己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五)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探索支持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

“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主要有讲授型(同步与异步)模式、个别辅导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探索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适合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没有永远的适合与不适合。因此,教师要深人研究本学科的特点,不拘泥于某一模式,而要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并最终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解决策略误区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