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020-12-06李蓉赵有权

教育界·A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反思

李蓉 赵有权

【摘要】这节课采用了“活动型课程”的应答方式即议题式教学的方式进行,以源于社会热点的“长江之歌、长江之带、长江之病、长江之治”为四个子议题,将“高大上型”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时政材料在情境呈现和任务引领方面进行了生活化、通俗化的处理,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课程;学生活动评价;教学反思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13期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式教学研究”(2019JK-L3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教学设计

本课以长江经济带发展相关材料为载体,围绕议题“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展开,辅之以《长江之歌》等多种形式的情境呈现方式,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和情感化,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1.议题一:长江之“歌”唱出“普遍联系”

视频情境:《长江之歌》。师生活动:共同聆听并齐声同唱《长江之歌》。文字情境:《长江之歌》词(略)。

结合地理学科,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分析《长江之歌》歌词内容体现了哪些道理。

教师点拨:长江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那么长江的经济发展被谁影响着,又影响着谁?下面请参与课前调查的小组展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概况。

设计意图:用歌曲调动学生多感观融入情境,用歌词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联系。用本课这部分主题情境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意在使该部分承上启下,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2.议题二:长江之“带”蕴藏“整体部分”

(1)课前调查成果展示:长江流域经济概况。

教师点拨:从同学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长江流域各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全局的发展。文字、图片情境:为了加快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国家将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重点扶持7个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2)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战略最能体现哪一种联系?说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师点拨:城市群作为整体,其规模质量影响着所包含的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部分,其自身发展及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也会影响着城市群功能的发挥。城市群与城市的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则彰显了整体的统帅和引领作用。

設计意图:使学生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关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为从哲学高度理解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战略做感性铺垫;使学生在城市群发展的思路中理解并生成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并懂得在长江流域发展中全局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议题三:长江之“病”催生“全局观念”

文字、图片情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但生命之河却遭遇了来自发展中的“重重病症”。嘉陵江上游布局了大量采矿冶炼企业,城区及沿江城镇几十万人口饮用水安全频频受到威胁。

结合“嘉陵江上游矿库污染”故事,谈谈治好“长江病”到底是更多地从嘉陵江着手,还是更多地立足长江?

教师点拨:从刚才大家的辩论中我们能看出,长江流域污染的治理,既要从嘉陵江这样局部着手解决,更要立足长江这样的整体去考量,这两种方法之间并不冲突,而是要兼而有之。即,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要求我们要立足整体,选择最佳目标;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用部分推动整体发展。

设计意图:该部分从长江之“病”切入,在唤醒学生治理长江水体污染的自觉意识中,引入思辨性问题,使学生在组内讨论中形成合议,在组间辩论中明晰立场,在互换立场中理解对方,进而形成对长江之病解决之道的辩证思维方式,形成既要重视部分,更要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

4.议题四:长江之“治”折射“系统思维”

教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1)针对上述我们了解的长江现状,请你就如何保护长江、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献一计?可任选角度。

教师点拨:从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出发,加强监督管理与法制建设,制定保护条例,减少污水排放,财政投入等方面进行点拨。

视频情境:观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

文字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突出规划先导作用,形成了“1+N”的规划政策体系。

(2)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格局,形成的“1+N”的规划政策体系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法?

教师点拨:系统优化法的要求并非不重视要素,而是对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序、结构优化,同时还要立足整体,用好综合思维。

设计意图:议题四从长江治理举措着手,首先让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和建言;再由“1+N”的规划政策体系引导,使学生从国家治理长江的政策中理解系统优化法及各系统优化法的具体要求。

教师总结:(结合图示板书)黑板上画的这条长江及支流、长江周边城市及自然环境是各自相互联系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长江流域的一个整体。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长江更是促进沿线城市发展的纽带。我们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为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共同奋斗。

二、教学反思

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开创性地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主线”[1],最大亮点是活动型课程的构建。这节课采用了议题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核心素养下与活动型学科课程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是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相关能力的素养发展要求的应答”[2]。

1.在增强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中有所收获

(1)以议题式教学方式为载体。议题式教学具有四大要素:议题、情境、任务、活动。这四大要素各自发挥着作用,又相互交织,共同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新模式。这节课以源于社会热点的“长江之歌、长江之带、长江之病、长江之治”为议题,这四个子议题既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又具有把握全局的统领性,能够帮助学生走近时代、了解时代、理解时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使这节课具有了凝聚知识与素养的灵魂。

(2)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本课程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与观念,在分析情境、发现问题、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它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构成要素。本课将与学生并无直接关联的“高大上型”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时政材料,在情境呈现和任务引领方面进行了生活化、通俗化的处理,使学生认识到这一重大决策不仅与国家发展有关,更与自己密切关联,从而激发学生对该决策的认同,并助推政治认同的形成。

2.在调整素养行为与素养评价的侧重点上寻找出路

(1)由偏重内化转向内化与外化并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活动型学科课程。”这需要思想政治课成为既能培养学生思维活动能力,也能培育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課程。本课从对普遍联系相关知识点的回忆到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知识的形成,用的都是归纳型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归纳型思维是思政课常见的思维类型,而且这种连贯性的思维模式的运用有利于强化与固化思维建模。但在新的课程定性下,本课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诚然,活动型课程不能直接等同于社会实践,它应该是围绕思政课展开的集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为一体的课程活动。那么本课可以将议题二中的“长江流域经济概况”这个课前调查活动标准化,如制定调查分组、任务分配、数据统计以及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流程,也可以辅之以活动清单、调查报告等方式,将这一活动课程化,这样才能使课堂内容活动化。此外,还可以尝试增加“‘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之我在行动”这样的课后长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保护长江的行动中落实本课的方法论要求,践行学科核心素养。

(2)由单一评价走向时间与空间结合。“要注重学生学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等,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关于素养评价给出如上描述,强调了评价内容的丰富性。从本课看,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评价主体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连贯性不够,虽然注重过程性评价,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度偏低。从学生素养培育的目标角度出发,评价需要集内容的丰富性、主体的多样性和过程的连贯性为一体,实现评价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如果对本课做教学改进,可以在学生的几个活动中穿插组内及组间评价,并辅之以评价标准,也可以将学生的互评结合教师的点评,形成学生的评价成长册,给学生一个持续性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简论[M].太原: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反思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