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健康中国” 食育应有所作为

2020-12-06邹显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9期
关键词:食育健康中国健康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食育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健康中国”建设为研究视角,详细阐述我国开展食育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开展食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食育;健康;营养;健康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开展食育已是形势所需。

一、开展食育的必要性

食育,即关于饮食的教育。推进食育工作既是契合国家战略发展的現实需要,也是应对国民健康状况的迫切要求,更是培养健康、文明青少年的重要路径。

(一)“健康中国”战略需要。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国务院又陆续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等重要文件,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健康中国”战略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动力,食育将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推手和重要力量。

(二)居民营养状况堪忧。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民营养状况总体情况有所改善,但超重肥胖问题仍然严重,呈“营养过剩”趋势。《2018年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能量每人每天平均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体现出了我国社会人类膳食结构呈现出“空热量食品(精制糖、精炼脂肪油、牛肉等)的消耗增多”、“大量摄入肉类蛋白”和“卡路里摄入过量”等三大特点。不难看出,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已造成严重的健康负担,国民营养状况令人担忧。

(三)青少年健康数据不容乐观。据调查,我国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小学生近视率32.5%,初中生59.4%,高中生77.3%,大学生80%。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7亿在校生蛋白摄入量仅为标准的65%。铁、钙、锌严重不足,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由此可见,青少年健康数据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食育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食育由于受政策保障缺失、理念束缚以及师资制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直在艰难中前行。

(一)食育政策保障缺位。食育工作处于教育行政、卫生管理和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交叉管理地带,各自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应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但始终没有明确食育到底“谁负责”“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效果”等具体问题,学校食育、家庭食育和社会食育面临不知所措的尴尬境地。反观国外食育,日本已于2005年7月颁布实施《食育基本法》,日本食育在政府引导、法律保障的良好氛围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全面开展食育工作。而我国食育法律的缺失使得食育工作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二)食育理念和能力缺失。当前,全社会日益关注食育,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意识层面越来越关心人类的身心健康。然而,就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而言,有健康意识不等同于树立了食育理念,有食育理念不等同于有食育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食育到底是什么?食育与人类健康到底有什么关系?食育到底应该怎么抓?等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人们对食育内涵理解不深入、对食育理念领悟不透彻和食育能力缺失是影响食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食育支持条件缺憾。食育发展缺乏政府部门的支持外,从教育活动的要素看,食育师资、食育教材、食育课程、食育研究等也是食育面临的实际困难。当前,食育专业师资匮乏,从幼儿园到大学一体化食育教学体系尚待建立,食育研究科研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家校共育合作机制亟需建立。食育是一项涉及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和企业等社会组织的系统工程,恰恰需要得到教育系统内、外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积极支持。

三、推进食育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食育存在的问题、困难,结合食育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实际境况,提出以下推进食育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第一,要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推动食育立法立规,完善食育内容,明确食育工作要求,确立食育推广运行机制,为食育推广提供强大政策保障。第二,要明确责任主体。进一步加强政府指导食育工作,明确食育工作责任主体,压实食育工作责任,清晰食育工作任务,构建主体明确、目标明确和考核明确的食育工作机制。第三,要强化监督保障。将食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相关工作计划,把食育工作成效纳入相关部门年终工作评议重要内容,用好督导这把利剑,真正让食育落实落细落地。

(二)加强多方协同,整体发力推进。首先,凝聚发展合力。需要政府机构、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企业、社区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其次,整合社会资源。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食育力量,积极发挥学校食育主阵地作用;要重视家庭食育,实现家校协同育人;要开展好社区食育,搭建网格化食育平台;要利用好与食品相关的企业资源,变企业资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了解食育、关心食育和参与食育的浓厚氛围。最后,做到融合发展。推动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家庭等各个主体共同担负食育体系建构的时代责任,推动食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最基本教育和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引领食育在公众中传播科学营养、安全健康的理念。

(三)培育食育人才,破解发展瓶颈。一是要重视食育人才培养。依托师范院校,设置食育专业,培养食育领域专门人才。鼓励师范院校将食育纳入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师范生的食育意识、食育知识、食育思维和食育精神。二是要抓好相关人员培训。利用医疗卫生机构、营养健康协会和食品研究机构等组织的专业优势,引导行业内专家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开展安全卫生、营养健康和保健服务等培训,提升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食育技能。三是促进多方联合。国家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联合师范高校或综合类高校共建食育专业,定向培养食育人才。

(四)立足长远发展,重视学校食育。第一,构建学校食育教育教学完整体系。鼓励、支持和指导大中小幼学校开设食育课程、编制食育教材、开展食育教研,构建从幼儿园到大学各阶段食育教育教学体系。第二,制定学校食育规范制度。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卫生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出台《大中小学生食育工作指导意见》等制度,从制度层面规定大中小学食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大纲、教育内容、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第三、建立学校食育评价体系。健全大中小学食育督导评价体制,将食育纳入大中小学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大中小学食育评价标准,加强大中小学食育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启动开展食育示范校、食育创新试验区等争先创优系列活动,积极发挥优质校的模范引领作用。

作者简介:邹显林(1984—),男,四川遂宁人,汉族,教育学硕士,南昌师范学院科研处教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教育与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食育健康中国健康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