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类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2020-12-06郑斌郭焱
郑斌 郭焱
【摘 要】本文对安全类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出分层分类开展心理教育和指导、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意识、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等建议,以提高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关键词】安全类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026-03
随着积极心理学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在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学界针对高职学生特别是安全类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十分有限。作为高等教育对象的一部分,安全类高职院校学生在某些方面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存在着差异。因此,本文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安全类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行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某安全类高职院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一共发放600份问卷,最终收回578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6.3%。
(二)研究工具
采用Diener等人(1985)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经验证,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被试基本信息调查
在578名有效被试中,男生226人,女生352人;独生子女128人,非独生子女450人;大一学生219人,大二学生173人,大三学生186人;机电一体化专业121人,信息技术专业132人,安全管理专业216人,建筑工程专业109人(详见表1)。
(二)人口统计学基础上的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
1.总体调查结果。表2显示,高职学生积极情感得分最低,幸福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2.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性别差异结果。从表3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变量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3.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三个年级段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差异分析。表5的统计结果表明,三个年级段的高职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和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方面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消极情感和主观幸福感总分方面差异不显著。
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一高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非常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高职学生;大一、大三高职学生均比大二高职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5.各个专业的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的差异分析。表6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专业不同的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3个分量表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进一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安全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上非常显著高于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同时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比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在消极情感维度上,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显著高于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和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各专业在总量表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结论與建议
(一)结论
1.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从研究结果来看,高职学生消极情感得分最高,积极情感得分最低。这可能与高职学生低自尊感和自卑具有重要的关系,笔者在教学和咨询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经常拿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点相比较,自我认同感较差。
2.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说,高职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且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本研究与国外学者Bosson J.和Crocker J.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更少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情感,因而比男性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绪,从而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3.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水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二者所受的教育大体相同。
4.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二、大三高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非常显著低于大一高职学生;大一、大三高职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上均显著高于大二高职学生。大一高职学生生源主要来自高中或中职毕业生,与之前相比,高职院校在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以及管理方式相对较为宽松,既没有升学的压力,也不像个别中职学校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因而大一高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高职学生。大三高职学生与大二高职学生相比,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而且高职学生就业相对比较容易,既没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也没有很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大一、大三高职学生比大二高职学生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感。
5.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安全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均显著高于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在消极情感维度上,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显著高于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专业和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安全管理专业两个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优于建筑工程专业,因此前两个专业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且生活满意度高于后者。建筑工程专业、安全管理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比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就业,因此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比前三个专业的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
(二)建议
1.分层分类开展心理教育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必修课,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展。但是,受师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课程只在大一阶段中分批开设。因此,秉着对每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的原则,在日常的教学、咨询和辅导中,学校应针对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方面的情况,对学生分层分类开展心理教育和指导。比如,针对大一上学期未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班级的学生,开展新生适应的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针对大三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辅导;针对建筑、机电等专业学生,适当开展安全教育等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职学生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8~21岁,这个年龄段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整合阶段,他们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或者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者对自我评价过低,由此产生自大或自卑心理。同时,他们易于接受自己的优点,难以接受自己的缺点,当无限扩大自己的缺点时,便会造成自我效能感较低。针对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整合自己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同時,做到既接纳自己的优点,又接纳自己的不足,做到悦纳自我。此外,应设立合适的目标,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和合理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
3.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部分高职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迷茫心理,不知道自己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还有部分学生怕苦、怕累,眼高手低。针对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在课堂教学、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将职业选择与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理想、爱好等结合起来,通过自我觉察、他人评价、专业测评与咨询等不断进行自我探索,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4.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激发情绪情感体验。大学阶段是学生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社会实践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把所学专业知识有效运用到社会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在社会实践中,与不同的人接触,还可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水平。因此,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找到生命的意义,梦想自己的未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激发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5.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塑造健康的人格。当前,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公共必修课和个体咨询层面,把心理工作神秘化、万能化,只要学生出了问题,就会直接交给心理老师处理。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即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同时积极寻求与有关部门和老师的合作,以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和生活中,学会从积极、正面的视角看待遇到的各种问题。总之,应通过升华价值观、改进思维方式、培养良好习惯等途径,塑造高职学生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邢占军.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J].人民论坛,2005(1).
[2]郑斌.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1.
[3]Bosson J,Swann W.B,Pennebaker J.Stalking the Perfect measure of impliict self-esteem: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 revisited?[J].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9).
[4]Crocker J,Luhtanen R,Blaine B,Broadnax S.Collective 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White,Black and Asian College Student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4(5).
[5]贾绪计.大学生主观幸福的中介变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6]何兰芝,韩宏莉,苏连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提升策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100(2).
[7]黄华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宽恕心理的现状及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2).
[8]万里,李鸿婷,于佳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J].才智,2016(22).
【作者简介】郑 斌(1979— ),女,河南邓州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郭 焱(1986— ),女,河南平舆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