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丰碑 不朽的纪念
2020-12-06骆宝根
骆宝根
在杭州的湖滨六公园里,耸立着一座志愿军雕像。这座塑像始创于抗美援朝战争激战正酣的1953年2月,由当时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叶庆文和他的老师——留法回国任教的程曼叔先生共同完成的。1954年,杭州市政府决定将这座塑像落座于西子湖畔。60多年来,它像一座丰碑,树立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更树立在我们志愿军老兵的心中。每当我经过塑像的时候,总会想起一件件往事。
我们部队是1952年9月入朝参战的。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我们部队除了继续与朝鲜人民军守卫军事分界线北侧的防线外,还帮助朝鲜进行经济和国防建设,直到1958年3月才撤军回国。1956年国庆前夕,入朝参战已经四年多的我,第一次被批准回国探亲,回到故乡杭州,正好赶上国庆节。
那时候,杭州也举行庆祝游行,游行的检阅台就设在湖滨,游行队伍集中受阅的道路就是湖滨路。从异国他乡归来的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盛大、隆重和热闹的场面。集会游行结束后,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在湖边漫步,观赏着阔别七年多的美丽西湖(我是1949年5月参军离杭的)。当我在六公园里第一次看到一座志愿军塑像时,心情特别激动。我当时想,志愿军还没有完全回国,朝鲜的战争状态还未最终结束,我们志愿军的塑像却已树起。一种“最可爱的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为故乡杭州拍手称赞。
我虽然不懂雕塑艺术,但凭直觉感到塑像特别逼真,飘起的雨披和手中紧握的冲锋枪,充分展现出志愿军战士威武豪迈的气概。而紧握着的冲锋枪,正是当时我们部队装备的苏式冲锋枪,我真为塑像创作者的求真作风而感动。从此,西湖边有一座志愿军雕塑像,就长久地留在我心中。
在这段时间里,有两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一件是在2000年,那一年是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作战50周年。刚成立不久的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分会,在已故首任三分会会长王贵同志的带领和组织下,部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带着他们的第三代,在7月27日,也就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日子,到西子湖畔的志愿军塑像前举行了纪念活动。这在当时来讲是比较少见的。我们敬献了花圈,回顾了朝鲜战争时期的往事,一起高唱志愿军战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战地记者顾文荣同志(后为浙报资深摄影记者)为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拍了照片。当天晚上,浙江电视台还组织我们这些志愿军老兵,乘船游西湖并进行了直播。
另外一件事是2003年。那一年,西湖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造,我看到志愿军塑像边有不少工程类器材,也许是我的人生经历与这座塑像有着联系,我又一次担心是否要拆除或搬迁这座塑像?结果是虚惊一场。原来是为了永久保留塑像,有关部门决定将塑像由原来的人造石翻新为铜雕塑像。翻新后的铜雕塑像,在阳光照耀下更加闪闪发光。
2010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中國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他还着重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他深情地说:“6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的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这次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这场战争正义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这些曾出国作战、反抗侵略的志愿军老兵,更感悟到自己人生这一段经历的价值。当我再次经过屹立在湖滨的志愿军雕塑像时,我感到它正是正义之师、胜利之师的象征,也是杭州人民、全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志愿军将士的标志。
我曾询问过在国内主要城市的战友:“你们那里有志愿军雕像吗?”回答几乎一样:“没有见过。”我曾在百度里搜索,当我输入“志愿军雕像”这个关键词时,跳出来的只有一个城市——杭州。志愿军雕像依然屹立在西子湖畔,它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场立国之战,不要忘记最可爱的人。
2014年10月25日,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囯作战纪念日那天,一群军迷自发组织去湖滨志愿军雕像前举行了一次奠祭活动。其中有一位军迷左手拉着活动的横幅,右手指着志愿军雕像说:“从小,我在这里玩耍,在这里长大的。”军迷们的奠祭活动非常有仪式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也吸引了一群经常在这里活动的中老年唱歌爱好者,她们应景唱起了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主题歌。在这里,一尊塑像不仅仅是城市街景的点缀,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今年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囯务院和中央军委已经决定将向健在的有关人员颁发志愿军出囯作战纪念章。一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是对70年前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又一次肯定,是始终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丰功伟绩的具体体现。
70年前一起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战友,有的已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当时还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的已经因病先后离世。虽然在申报颁发纪念章的名册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在西子湖畔的志愿军雕像上,有着一个共同的光辉名字——志愿军。这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这是一种不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