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劳动书写奋斗的人生

2020-12-06杨立峰

鹿鸣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村委新村村民

杨立峰

人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干劲,不枉活一辈子,在短暂的岁月当中要有这么几个点:美好的童年时代;充满幻想的少年时代;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时代;敢闯敢干的中年时代;安享晚年的老年时代。

——题 记

初秋时节的固阳县怀朔镇怀朔新村,桃花吐蕊,杨柳垂青,惠风和畅。清晨的阳光洒在余秋雨题写的牌楼上,在袅袅的炊烟中,村民们开展了一天的劳作,村落东边不时发出 “咩咩”羊叫的情切呼唤。

金色的党徽在怀朔新村党支部楼顶熠熠生辉,在楼门口见到了早已等候的党支部书记、主任曹柱小。他中等身材,古铜色的脸颊,凸起的颧骨晒斑明显,握手片刻,被风吹的手指蜕皮、结实有力的手掌布满老茧,瞬间,一股淳朴、厚道的暖流由手入心。

面对镜头,曹柱小表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带领乡亲们脱贫这项工作是一种压力,也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具体体现,作为村支部,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全力协助第一书记做好脱贫工作,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以奋斗书写历史,用实干推动发展,让全体村民在2020年脱贫以后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话语间,“滴滴滴”他的电话响了,歉意地笑容,在电话里“李俊、武埃宝、王根存、武有根、张秉胜”一连串名字,挂了电话,细问,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和两户下午打水井的进行沟通。

时光拉回到1985年春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初生牛犊不怕虎”。24岁的曹柱小创办了怀朔镇第一家地毯厂,成为当时的十里八村的个体户,从购置织地毯的机梁、毛线到村里的村民进城学徒后返回他的地毯厂,这中间很多村民省去了县城吃住,回到村里守家在地,在后期织工达到80人左右,说到这,曹柱小满是欣慰,他肯定地说,当时的确是穷,待业青年一大批,无法就业,也就是这个地毯厂解决了当时村民吃饭问题,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虽然收入不比进城务工高,但省去了食宿、交通等费用,既学了手艺,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直到后来,部分人员到市里,凭借一技之长在市区有了生存的本领。工夫不负有心人,铁棒磨成针,十几年如一日的奋斗也让他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思想有了根基,行动就有了方向。1998年即将达到不惑之年的曹柱小毅然回归农业,率先开始了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新式的收割机、四轮拖拉机提高了劳动效率,村里的人看到机械生产带来的好处,争相筹资购买了农机器械,一时间成为附近乡村有名的先进村。

1999年的那个3月对于他来说是不平凡的年月,是转折?还是重打锣鼓重唱戏?已经是39岁的他入选村委班子,时间给与了答案,2000年经过海选,村民选择了曹柱小,当即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随之便走马上任,马不停蹄赶赴每个村落,开始了他辛勤的耕作,走村入户,房前院后,老百姓的田间地头,群众的锅前灶边,一腔热情带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进行访贫问苦、掌握实情、访民情、查民意、履行他的职责。

三年后“一肩挑”,曹柱小再次担任书记、主任。时间没有止步,一晃13年后的2016年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士以弘道,任重道远,这期间他主动搞投资、抓项目、解矛盾。推动2个自然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标准滴灌5000亩;引进骑士集团流转土地4000余亩;协调驻村企业解决贫困劳力10余人,每月工资达到4200元;多次协调县水务局给北ト塔亥、满洞渠、点不市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该项目现正在立项,打深井一眼、水塔一处,彻底解决了村民及牲畜用水饮水。曹柱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种植业的成功并不能让他就此止步,种粮的同时他也在养羊上刻苦钻研,自家养羊数量高达70多只,年收入也将近数万。经验的积累让他在为村民开展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方便,2019年曹柱小帮助怀朔新村建立村集体经济——怀朔镇肉羊养殖基地,该项目通过财政拨款,村干部投资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年收益高达6万元并用于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和脱贫攻坚。此外他还注册成立了朔兴保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共计五万元,年收益达3万元以上,不仅是群众的好书记,也是怀朔新村经济建设的助力者,在实现个人富裕的同时也带动大家一起创造财富,是群众的服务者也是群众的引路人。1999年38岁的曹柱小毅然放弃自己的个人事业,投身于怀朔新村的村委工作中。作为村委书记他爱岗敬业,为民办事,是群众生活的跑腿人,群众眼中的好书记。

“十个全覆盖”期间,在进村入户的走访当中,面对着朴实憨厚的庄稼人,他把市县扶贫的政策向群众宣传,说实话,说白话,用群众听懂的话,把全覆盖工程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懂,学透,让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他和群众的沟通交流。每到一处,他和群众拉家常,围坐老乡的炕头上,耐心细致解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让村民充分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鼓舞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多年来,他始终牢记“我的岗位我负责,尽心尽责为人民”的宗旨,把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无论平时工作多忙,都会挤出时间来努力学习,储备新知识,以此增强个人的理论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增强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增强把握全局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经过他个人的不断努力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中级农业技师资格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学习强国等互联网学习,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工作质量与效果十分显著,经常得到村民的欣赏与赞扬。

作为村委书记的他,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村里的数据就在我的脑子里”。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对村民的关怀,怀朔新村的大街小巷他都熟悉,村里的每个居民他都了如指掌。庚子年新春爆发新冠肺炎后,59岁的他挑起了“战疫”大旗,逆行出征。人人是战士,个个都出力,在他的带领下,村委、村民上下迅速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构筑起护佑家园的铁壁铜墙。疫情期间,不仅要完成镇里布置的工作,还要每天到疫情防控站点进行值班值守。繁重的工作让他喘不过气来,84岁的母亲突患脑瘫犹如泰山压顶。就这样,他每天从家、站点、村委三点一线的忙碌,有时累到打电话的时候就会睡着,面对繁重的工作他没有放弃,依旧坚守,在群众眼里他是好书记,人民的好干部。

在交谈中,曹柱小强调,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下步,组织村民单独圈养或新建养殖场,发展壮大养殖业,为村民增收创效,例如按照适龄母羊50只测算,年内有望收入10万元左右。

起早贪黑,夙夜在公。对他这样评价一点也不为过,村里每天最早起来的肯定是他,张家的耕地有多少,李家养羊多少,他能如数家珍。在乡间、在村头可以看见他的身影,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了,脸黑了,人瘦了,脚上一层一层磨破的血泡形成了硬痂,但看着庄稼的长势、畜种改良的成功,旧房子变成了新村,他欣慰地露出了微笑,或许是痛并快乐着,痛并收获着。

如今,放眼望去,景色宜人美丽宁静的怀朔村,新村错落,绿树红墙,禾苗茁壮,滴灌喷洒,平坦的乡村水泥路四通八达,村民一片繁忙景象。从“十个全覆盖”到“精准脱贫”,当初他房前屋后传信息,院内炕头话发展,村里村外忙协调,实现了“精准”脫贫,让党的富民政策到千家进万户,怀朔新村前景美好,道路明了,只有不分昼夜的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坚韧,城乡统筹的画卷才不会是空中楼阁。一个更美好的怀朔新村,正在追赶跨越中逐渐呈现。

古铜色的脸颊,凸起的颧骨晒斑明显,眼角的皱纹就是岁月留下的年轮,生命测量人生长度,精神诠释人生高度。曹柱小与村民手握在一起、心贴在一处、劲使在一起,他身上散发出的精神之光,照亮了那条扶贫路,照亮了奋斗的新时代。

在专访即将结束时,我冒昧地问了曹柱小一个问题,您耕耘半辈子,最大的愿望?他长叹一声说,我辛苦不算是耕耘,我就希望村里的乡亲们过的好,彻底脱贫,我心里就舒服啦。话语间,几只羊过来,曹柱小摸着一只羊的头揽在怀里。眼前画面定格在我面前,心也温暖。

在全面脱贫攻坚进程中,曹柱小带领乡亲脱贫摘帽奔小康。在新时代脱贫最后“决战”中,怀朔新村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怀朔新村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怀朔新村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猜你喜欢

村委新村村民
中国画《林涧·新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地位的探究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农村土地征收关系和补偿标准浅议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