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发挥思维作用的探讨

2020-12-06罗海峰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

【摘要】本文论述发挥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的方法,认为教师应该通过训练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活动参与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共同助力写作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 发散思维 形象思维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7-0111-02

写作活动是一种建立在思维科学和语言科学基础上的实践活动。而思维是基础之基础,在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因为认识、情感、审美等因素均或多或少地渗透着思维品质,离开思维,这些因素就无法得到有效组合和发挥作用,因此,思维是写作过程中多种智能素养的核心,它直接介入写作实践的各个环节。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注意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上做文章,而是一味地把一些显性的“规律”“方法”硬塞给学生,收效甚微也在情理之中。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训练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活动参与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发散思维,让构思清晰呈现

当学生拿到一道作文题的时候,最发愁的是不知道要写什么,不知道从何下笔。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引领学生完成作文构思。发散思维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更多的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发散思维促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种途径、一种方法,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寻找写作思路、积累和选择写作素材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维扩张,在多次的发散扩张中明确写作内容,让习作思路清晰显现。

例如,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这件事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怎样让这件事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三个核心问题为指引,发散思维,实现对写作素材的收集及作文构思。一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问题“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进行第一次思维发散,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借助气泡图,呈现思维扩张的过程。这是寻找和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学生的想法往往可以相互启发,因此,此次思维扩张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每一名学生尽可能多地呈现“想到的事情”,然后将所有人的想法汇集到气泡图中(如上图),再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分享更多的“印象深刻的事情”的习作素材。当然,除利用人力资源进行思维扩张,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回忆印象深刻的事情,让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起来。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气泡图的提示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作为写作内容。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思维发散,这次思维扩张围绕的核心问题是“这件事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因为学生选择的事件各不相同,印象深刻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次思维发散尽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找到自己对这件事印象深刻的理由,如:是自己亲自参与的,获得了成功,受到了教训,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从中明白了一定的道理,等等。本次思维发散的重点不在于想到的理由多,而是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件事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理由,然后将该理由作为作文主旨。对四年级的学生讲文章切题,显然要求过高,而通过思维的发散,让学生自己寻找到印象深刻的理由并将它表达出来,是符合学生实际的作文立意的指导。接下来是第三次思维发散,教师给出的问题是“怎样让这件事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学生在思维的引领下已经进入对写法的思考,这一轮思考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因为教师对写法把握得更加精准。经师生共同商议,可以得出:1.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件事;2.写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3.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4.加入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等。就这样,在思维的“发散—聚焦—再发散—再聚焦”的过程中,学生厘清了习作思路,顺利完成从寻找素材到構思作文的任务。

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过程也有“路径依赖”的特点,换句话说,“思维事件”发生的次数越多,它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写作之前,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拿到作文题后能想到的关联事件越多,关联素材就会越多,写作的思路也会更加清晰,所以,发散思维训练不失为作文构思的有效法宝。

二、形象思维,让多种感官参与写作

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在写作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时要善于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指导学生将眼睛看到的画面、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品到的味道、皮肤碰到的触觉等感知形象复现于头脑之中,让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共同参与写作活动,让作文更具体、形象、丰富多彩。

例如,指导学生描写秋天的作文时,为了让学生的身体感官参与写作活动,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幅以秋天的树林为主题的秋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或者仿佛看到什么?要求学生将看到和可能看到的事物用词汇或者短语的形式写下来。这时,学生的视觉感官参与写作观察,学生会写出“满地落叶”“黄叶”“火红的枫树林”“干枯的枝条”“野果”“菊花”“晴朗的天空”“白云”等词汇或者短语。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想象:置身于这样的树林中,你能听到什么声音?请将它写出来。在听觉感官的帮助下,学生写出了“松鼠往树洞运送榛子,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风吹过树林,发出沙沙声”“落叶簌簌往下落”“成熟的浆果‘噗嗤一声掉落在松软的土地上”“一群蚂蚁在头蚁的指挥下,正‘吭哧吭哧齐心协力扛着一片落叶爬坡”等。同理,让嗅觉、味觉、触觉参与观察与想象,学生还能写出“我闻到空气里传来的瓜果香”“野菊花的香气弥漫在树林里”“酸酸甜甜的野果让我满口生津”“秋风吹过我的脸庞,带来舒爽的感觉”“落叶的水分都蒸发干了,摸上去硬硬的,树干也长起了老皮,就像人长出了皱纹一样”“露珠从树叶上滴下来,落在我的脸上,凉凉的”等短句。至此,借助形象思维,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秋天在学生的心中已不再只是一幅平面图画,而是有画面、有声音、有动感、有味道的全息画面。这时候,再让学生动笔描写秋天,学生容易写出鲜活生动、形象具体的作文。

可见,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如果能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让多种感官参与写作实践,能调动所有感观与直觉的力量,在学生心里产生或激活一个个感知形象,让各种感知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幻、浮现。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一定的语言运用规则和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就能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

三、创新思维,让作文别具一格

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无论是文章中的形象、情感、画面,还是文章的主题、结构、方法、技巧或语言表达,都是作者独特的精神创造。但是由于作文教学中的一些过于机械、细致的要求,往往造成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例如,某些教师让学生记、背一些作文知识、表达方法以及范文,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让学生写套路作文;或者规定学生在一篇习作中运用好词(句)不少于多少个(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不少于多少次,作文字数不少于多少字等。这些做法是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相悖的。

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想让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做到题材或者表达方法别具一格,就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教师可以利用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专项训练,比如“妈妈平时最爱吃水果,今天却一口都没吃,这是为什么?请你想出五个理由并写下来”“小区门口的超市今天门户紧闭,请写出它关张的多个理由”……类似这样的创新思维训练,虽然没有直接指向作文本身,但它训练了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审视观察对象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从一个事物出发,想到尽可能多的相关事物的习惯。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灵活性会得到提高,求新求异会成为学生的习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勇于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让文章与众不同。

另外,每一个人的心灵空间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人的生活感受都是富有个性的,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时如果能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留心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的但又反映生活意义的素材,以朴实、新鲜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写作,也能让作文别具一格。在这方面,名师何捷给教师做出了榜样。他执教的中年级作文《介绍自己》,除指导学生进行常规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的含义;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还让学生进行有新意的特别介绍——“1.可以写一件你会做、别人不会做的小事;2.可以写你拥有、别人没有的小特点;3.可以写一个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小秘密”。在何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很快写出:“我的舌头可以舔到鼻子”“我的耳朵会动”“我的嘴边有颗痣”“我的腿上有道‘香蕉状的疤痕,它可是有来历的”……学生写出很多鲜活的、有意义的小事件,让作文脱离了常见的自我介绍文章的呆板套路,写出了富有个性、丰富多彩的文章。这样的作文指导,充分发挥了创新思维的作用,减少了對学生写作的束缚,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让写作回归生活,让作文别具一格。

语言的真正成功运用,不在于堆砌华丽辞藻,而在于用语似乎很平常,然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刘国正语)。要达到这种境界,无疑要充分发挥思维的作用,让思维发散扩张、形象具体、求新求异、通达透彻、缜密清晰,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罗海峰(1971— ),女,壮族,广西象州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