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注意力的培养策略

2020-12-06陈旋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4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陈旋菁

【摘要】语言文字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受其年龄的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广度较为狭隘、稳定性较差。这样的学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字学习的效率,使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工具。本文从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出发,提出两难识字法、美美地识字法等具体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音乐美、形体美和意境美,将识字教学逐步深化为育人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注意力培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将人类已经积累的经验和系统的知识物化后表现,并使之历久弥新的传承和创新。汉字的学习不但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还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智力的培养。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实现打下基础,学生必须学好汉字。

只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汉字,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拆分偏旁和笔画,才能更加牢固地识记。而处于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注意力有所欠缺,识字学习效率不佳。为推动识字课堂教学的发展,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识字水平,识字教学中注意力培养尤为重要。注意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启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还能使学生的内在个性潜能得到最大发展,逐渐养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一、有关的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可以用语言或者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一般性和概括性。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容易对汉字的音乐美、形体美和含蓄美的特点产生好奇心,喜欢了解“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但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往往容易遇到绊脚石。且他们难以将新字和旧知建立起联系,导致知识点零散,容易写错别字。

受其年龄的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广度较为狭隘、稳定性较差、以新奇事物带动的无意注意为主。当教师出示一个新字,学生会因为新鲜感而产生无意注意,但持续时间很短。正式进入学习时,很难将注意力有意识地分配到课堂汉字学习上,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注意力去仔细观察整个生字的框架和结构。

教师教法陈旧、不善于多媒体技术运用等原因也对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影响。这些学习困难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的、颈部以上的无意义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识字教学中注意力培养的策略

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教师应该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从吸引学生注意力出发,逐步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促使学习兴趣的产生,从而有意识的学习。

1.联系经验,创设情境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在学习之前,学生受环境的影响,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教师若将学生视为一张白板进行教学,必定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教师要尊重并主动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加速他们对新内容的同化,产生顺应的过程,以达到认知结构的平衡。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氛围。这些情境需要生活化、形象化和情感化。

第一,两难识字法。这种方法灵感源于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法”。两难代表一种选择,教师提出需要学生做选择的问题,学生因对问题产生思考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生字课堂上。一年级课文《对韵歌》《人之初》中,有许多生字是反义词。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抛出一个情景,如学习“严寒”和“酷暑”这对反义词时,可以让学生在“汗流浃背的夏天”和“瑟瑟发抖的冬天”做连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第二,美美地识字。语文名师余映潮提出过一个教学创意——美教。“美”字贯穿语文教与学。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上,这个方法同样实用。利用好汉字的音乐美、形体美和意境美,通过教师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和美妙。如《对韵歌》就体现汉字独特的音乐美。这篇课文选自儿童的声韵格律启蒙书《声律启蒙》,教师在课堂上以击打节拍、播放音频等方式让学生体会音乐美外,还应该将课外阅读训练落实,让学生真正对汉字的音乐美萌生注意,产生兴趣,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

2.形象识字,写画结合

第一,故事游戏识字。针对学生对汉字的音、义、形容易弄混的情况,教师可以创编故事,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中将这些生字建立联系。如教学《小青蛙》,“情”“晴”“睛”“请”“清”这五个字,教师可以通过青蛙家族的形式,通过青蛙的眼睛、心情、有礼貌的请问语和晴朗的天气、清澈的池塘组织故事,让学生产生代入感。教师可以自制活页日历来复习生字,一边是固定不变的“青”字,另一边是不同偏旁的活页。教師在翻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识字,加深对偏旁的认识,形成一定的语文学科认知结构。教师还可以布置类似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识字。

第二,写画结合识字法。常规课堂下,教师会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后进行示范书写,但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教师应该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之前学过的偏旁、结构和笔画规则来观察整个字,而不是一笔带过。可以通过巧妙地融入美术课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教《日月明》的会意字时,让学生亲手画一画,如“林”字旁边画两棵大树,“森”字旁边画三棵大树……学生在学过“木”的基础上,通过作画能很快深入领会会意字的含义。在学习“象形字”“形声字”时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第三,综合实践,深入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以单元学习为单位,很少按照主题将课文所学的生字串联起来,给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创新。语文识字课堂应该在单篇谋篇布局、精心策划的基础上,适当对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和提高,一方面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引起学生对识字的重视,培养注意力,增强主体意识。一年级的识字课堂中,学生学习如“足字旁”“口字旁”“心字底”等关于身体部位的偏旁,而下册语文园地四的识字加油站也要求识记与其有关的生字。有意识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而是利用好这次机会整理课程资源,实现综合识字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将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如布置“识字超市”作业,引导学生举一隅而反三,触类旁通。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未来各科学习的根基。教师应该意识到“教是为了不教”,也要牢记华特所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教师要有意识运用识字教学策略吸引学生注意力,逐渐培养其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广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感兴趣的学习,真正将识字教学产生的育人功能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2012.

[2]周小蓬,陈建伟.语文学习心理学[M].语文出版社,2013.

[3]王瑞.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