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
2020-12-06李平
李平
摘要:“主渠道”与“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联系紧密的两个要素,二者之间存在着教育价值指向的一致性、教育方式的互鉴性和教育内容的贯通性。阐释“主渠道”与“主阵地”的育人属性,认识和把握“主渠道”与“主阵地”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探究二者协同育人效能进行合理性论证。
关键词:主渠道;主阵地;紧密联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问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国高等教育负载着“时代新人”培育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该课题研究的主旨,是把两种不同的育人方式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贯通起来,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的整体过程。那么,“主渠道”与“主阵地”教育何以融合、何以协同育人?也就是说二者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问题,究竟如何理解“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理念,怎样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的“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的要求,首要问题就是认识和把握“主渠道”与“主阵地”之间的紧密联系,该问题是深入探究二者实现其协同育人效能的理论前提。
认识和把握“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紧密联系,就要回到作为“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育人属性本身。一般认为,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向大学生传授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而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日常管理和党团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管理、教育、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政治认同及品德践行能力。相比较而言,二者在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上各有侧重,前者以理论教育为主,后者以实践养成教育为主。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来看,该“主渠道”与“主阵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同等重要的又具有紧密联系的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育人效能的两个要素。
一、价值指向一致
“主渠道”与“主阵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两个要素,它们都具有双重价值指向:一是社会价值引领。从它们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上看,正如某位学者指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总是具有这样一种思想导向,即“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保持特定的性质与方向,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不断地求得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二是个人价值引领。从它们所承载的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关怀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激发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即时代新人的生存与发展意识的自觉,引领其作为时代主体的政治意识、使命意识、理论思维塑造及把这种理论认知付诸意志行为实践的自觉。
在该双重价值指向的引导和约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由专业教师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政治思维和道德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阵地”,主要由辅导员或者相关活动组织者,通过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化、政治认同和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渗透。但是不论前者的显性的理论教育还是后者隐性的实践养成教育,两者都是立足于社会价值的承载和对个体的价值引领,都要把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作为培育基础,将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两者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论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树立作为主体的选择、接受意识、自我批判和反思精神,唤醒其作为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意识,进而为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二、教育方式互鉴
尽管“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定位有所不同,但是二者都致力于实现“社会价值承载与个体的价值引领”功能,因而,在其遵行的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上,二者都要遵循政治性、思想性、育人性原则;在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式、方法。除了这些基本原则和方式,“主渠道”与“主阵地”在各自的教育和实践过程中,回应新时代发展和理论创新需求还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教育方式。若从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看,这些体现时代气息的新方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正是应当相互借鉴并加以融合的。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回应新时代发展所做的多层面的理论思考,有助于指导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比如: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所蕴含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重新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程,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深刻认识全球性时代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中国精神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深入思考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信仰问题;以及自媒体、微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法问题、日常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问题等等。如果高校辅导员等日常教育工作者能将体现新时代气息的这些理论思考及所涉的世界观、历史观与方法论转化、融入到党团活动等整体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则有助于大学生从知到行,由理论认知到激发其意志行为实践、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和价值认同。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则引领大学生进一步在实践中确证、体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思想之真理的价值。
另一方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养成教育工作中所涉的鲜活的实践案例和富有新意的教育方法,构成对课程理论教育的延伸和拓展,适时汲取有助于激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活力。比如,以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贫困生救助和防疫抗疫宣讲活动为载体的健全人格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国教育中所展现的生动案例,如果适时的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吸收、汲取,则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另外,对于微媒体时代的思想交流与沟通方式、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教育传播方法,如能将这些大学生广泛关注又能及时反应个体心理认知与需求的沟通方式、方法作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补充样式,则有助于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方式,也是践行理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体现。
三、教育内容贯通
在探究教育过程内在机制、谋求教育效果的意义上,如果将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看成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或者说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机制中的知、情、意、行诸要素的矛盾运动和转化过程,那么在诸要素的矛盾运动和转化过程中,“主渠道”与“主阵地”不仅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并加以融合,二者在教育内容上也存在贯通性,构成相互补充、紧密结合的潜在联系。
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理论教育为主,侧重于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理论认知环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按照05方案要求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顺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着公民必备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展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中国近代史、国史教育展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展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则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阐释展开;另外,黑龙江省于2015年秋季开设而今年秋季同时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开设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将重点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這几门理论课程正是根据由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抽象再到现实的具体的一般理论认知规律,通过向大学生传授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整体的、历史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社会主义观,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
而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实践养成教育为主,侧重于引导学生实现从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论认知到情绪体验、意志行为实践的转化。在教育内容安排上,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日常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要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理论教育所要求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教育内容等,组织时事论坛、学术交流和校风学风建设等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引导校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使大学生在获得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获得思想政治品德养成的经验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刻情绪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政治认同及品德践行能力。
可见,相较于几门理论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和渗透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恰恰有助于一般理论认知规律所要求的由理性的抽象向现实的具体的转化。也正是因为它与课堂理论教育的内容存在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教育实效构成了对课程理论教学实效的检验和支撑,因而,探究相应的机制建设将理论教育到实践养成教育的环节贯通起来,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优势互补与协同育人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现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05,(7).
[2]王炳林,张润枝.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3]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求是网,2020-9-1.
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