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2020-12-06刘燕梅

内科 2020年5期
关键词:阳性菌坏疽阴性菌

刘燕梅

唐河县中医院检验科,河南省南阳市 4734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是由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足部组织溃疡、破裂和感染[1-2]。糖尿病足可累及患者皮肤、关节、骨等组织,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局部坏疽,严重者可发生全足坏疽甚至需要截肢处理[3]。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早期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因此进行药物治疗需要谨慎,严格根据耐药性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为了解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对148例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的细菌培养以及耐药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Ⅱ型糖尿病患者,符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6]中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骨关节和腱鞘感染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重症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的148例患者中,男80例,女68例;年龄56~78岁,平均(68.4±4.7)岁;糖尿病病程4个月至18年,平均(8.29±2.37)年;出现糖尿病足坏疽时间2~46周,平均(18.49±7.52)周;体质量指数19~28 kg/m2,平均(23.06±1.57)kg/m2;糖尿病足疾病分级Ⅰ级35例、Ⅱ级59例、Ⅲ级48例、Ⅳ级6例;合并高血压6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46例、合并动脉硬化43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例。

1.2 方法 查阅患者病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1)细菌培养:采用灭菌棉拭子蘸取患者坏疽组织分泌物,置于无菌培养瓶中,即刻送检。将无菌培养瓶的样本接种至巧克力平板中,放置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郑州南北仪器设备)中分离培养细菌。培养箱温度设置为37℃,培养时间为48 h,采用BD(美国)公司生产的Phoenix 100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质控菌株采用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均由杭州微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对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 果

2.1 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中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在14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坏疽组织中,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7株(58.08%)、革兰阳性菌54株(32.34%)、真菌16株(9.58%)。革兰阴性菌以奇异变形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见表1。

表1 148例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的病原菌检出情况

2.2 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中的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分泌物中的奇异变形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莫西沙星的耐药性均较高,分别为88.00%和96.00%、81.82%和86.36%、100.00%和82.35%。见表2。

表2 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中的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n(%)]

2.3 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中的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 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分泌物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分别为100.00%和91.30%、100.00%和92.86%。见表3。

表3 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中的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 [n(%)]

3 讨 论

由于长期高血糖,糖尿病足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而感染可进一步降低患者免疫力,增加治疗难度。糖尿病足坏疽主要因为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及末梢神经病变导致的肢端缺血缺氧,对组织细胞代谢产生影响,最终造成细胞坏死[7-8]。糖尿病足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局部红肿、疼痛、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伴发毒血症、败血症,但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症状较轻,不出现发热、寒颤、白细胞上升等情况。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评估病情,并严格根据耐药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9-12]。

为了解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对糖尿病足患者坏疽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以及耐药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4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坏疽组织分泌物中,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7株(58.08%)、革兰阳性菌54株(32.34%)、真菌16株(9.58%)。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莫西沙星的耐药性均较高,可能与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存在一定关系[13]。而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临床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宜选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坏疽组织的感染菌以奇异变形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莫西沙星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青霉素耐药性较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宜选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阳性菌坏疽阴性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新生儿的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评价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