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摄影风貌通讯的写作与拍摄

2020-12-06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艺术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边境线情景交融茶花

□宋 歌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摄影风貌通讯包括文字通讯、多张照片、每张照片说明词等内容。其写作要求是:抓住特点,突出见闻;善于归类,条理清晰;对比衬托,着力写变;缘物寄情,情景交融。其摄影要求是:选准对象,深入采摄;彰显主题,展示成果;突出人物,挖掘精神;人景合一,情景交融。其内容要求是:表现新风貌、新成就,以正面报道为主,可涉及舆论监督。

一、摄影风貌通讯的写作要求

(一)抓住特点,突出见闻

抓住特点,具有新闻价值;突出见闻,显示现场氛围。《边境线上的生态农业》是《民族画报》记者摄影报道的风貌通讯,发表于2017年6月27日。从特点上看,该通讯的报道对象是西双版纳州边境线上的一个重镇打洛,距离泰国的米赛不到三百公里,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国家最近的内陆口岸和最便捷的通道。突出见闻主要表现为浓郁的现场氛围,既生动活泼又真实可信。例如,该文中的一段如下所示:

不同于普通的养鸡场,岩温龙的茶花鸡不养在鸡舍里,而是散养在搭建的鸡棚里。“能跑、能跳,能晒太阳,还能吃着虫,我家的茶花鸡比较自由。”岩温龙打趣地说道。除六千多只茶花鸡外,岩文龙的合作社里还养了两万多只蛋鸡。

(二)善于归类,条理清晰

风貌的变化往往是整体性、全面性的。写作及照片运用应当注意分门别类给予传播,以达到条理清晰的效果。例如,2019年9月9日发表在《江西日报》上的《老区蝶变绽新颜》运用了总分式结构,分门别类地写了老区的变化,包括产业脱贫、乡村旅游、红色传承三个方面,并用一句话结尾:“壮丽70年,革命老区未改‘红’底色,穿上‘绿’外衣,插上‘新’翅膀,旧貌绽新颜。”既总体概括,又简笔抒情,令人印象深刻。

(三)对比衬托,着力写变

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写出变化,可以有力深化通讯主题。例如,2019年12月9日发表在《江西日报》上的《航空物流助推“航空梦”》中,作者在写变化时为解决个人叙述产生的死板、缺乏可信度的问题,运用记者叙述与新闻人物介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写作,将南昌昌北国际机场7年的变化声情并茂地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四)缘物寄情,情景交融

缘物寄情的目的是通过“情”深化主题;情景交融是指将作品的情景的描写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例如,《边境线上的生态农业》一文中的两段如下所示:

打洛镇曼佧村,傣族村民岩坎家的火龙果园里,红艳艳的火龙果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翠绿的火龙果枝条缠绕在水泥桩柱上,长势良好,生意盎然。

火龙果红艳艳、香蕉金灿灿、茶花鸡打着鸣、环境友好型橡胶园正逐步铺开……欣欣向荣的生态型农业,正在打洛,正在边境线上蓬勃发展。

上面两段引文分别是《边境线上的生态农业》报道中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不难看出,通讯的开头部分是对情景的描写,结尾部分是作者的抒情,其首尾圆合,韵味无穷。

二、摄影风貌通讯的摄影要求

(一)选准对象,深入采摄

风貌通讯要抓住一地最有特征的事、物、人,将其再现于作品,以展示具有乡土气息的时代风貌。是否能抓住风貌的特征,是风貌通讯成败的关键。例如,2015年9月24日发表在《中国石油报》上的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绿化大漠不是梦》,是记者丁伟从1994年到2015年历时21年,30多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跟踪报道绿化工程的作品之一。可见,选准对象,坚持对其进行跟踪拍摄是作品成功的根本原因。

(二)彰显主题,展示成果

摄影风貌通讯是通过报道变化突出主题,照片展示成果,如有条件还可以通过今昔照片对比产生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例如,《边境线上的生态农业》围绕报道对象“生态农业”,运用六张照片对其进行充分展示,并配有起到补充说明作用的说明词,既增强了新闻事实的可信度,又增加了报道的信息量。

(三)突出人物,挖掘精神

摄影风貌通讯必须通过风貌变化显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抓取人物的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例如,《绿化大漠不是梦》中的一张照片是一位治沙人给树木剪枝的特写镜头,将治沙人认真、倔强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震颤人心,具有浓厚的感染力、影响力。

(四)人景合一,情景交融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因此在表现客观景物时应注入情感,讲究情景交融,借万物以表现自我。例如,《绿化大漠不是梦》中的一张照片的远景是苍茫无边的沙漠,近景是一位治沙人在辛勤地拉着绳索,中景是一群治沙人在忙碌工作。人景合一,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沧桑感,充分体现了悲壮之美、浑厚之美。

猜你喜欢

边境线情景交融茶花
爸爸,我不怪您!
我眼中的茶花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茶花
美丽的茶花
温暖边境线的图书馆
边境线上的认同与国家在场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茶花泉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