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实摄影中主客观视角的融合研究

2020-12-06郭倩俞左继明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纪实角度人文

郭倩俞 左继明

纪实摄影进入我国以来就饱受争议,到现在为止我国专业人士还没给纪实摄影有明确定位。纪实摄影在我国运行过程中,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在20 世纪90 年代纪实摄影通常是揭露社会下的黑暗面,展现出纪实摄影的人文关怀,直到现在受外国摄影理念影响,纪实摄影师更加注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这样也让纪实摄影更加具有多样性。新纪实从个人角度出发,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可以更好地融入现实的生活当中,实现了摄影师不再只是一位旁观者,而是实现从旁观到主观的突破,拍摄手法也得到了更大的创新,这种转变也是我国摄影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纪实摄影中国发展历程

纪实摄影是在19 世纪20 年代进入中国,当时中国的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社会的发展具有蓄势待发的特征,追求的价值观不仅仅是单一性,而是朝着多元化发展,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生活追求和价值观的理解一直达不到统一标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多事情上都让人无法确定,从心里产生无力感,在此同时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出现逐渐追逐盈利,形成了一股浮夸和肤浅的现象,这无疑是对当时纪实摄影师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纪实摄影师迅速停止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传统的纪实摄像也走入新时代,摄像师的作品也由旁观的角度转变为主观的角度,摄影手法也得到极大的创新,越来越具有人性化创作,当时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刘铮、莫毅等等。

二、纪实摄影主客视角融合特点

通过对中西方纪实摄影的有效结合,我们开业发现纪实摄影主客视角融合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摄影师在创作时从个人视角出发,以个人感情的表达为核心;第二,在摄影师拍摄作品里看似随意的作品,其中都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和讽刺意义;第三,不再强调叙事性,图片的表达方式进行一个转变,放弃传统纪实摄影的瞬间美学,以一种个人角度来对摄影图片进行多元化手段,通过弱化叙事的方式来对整个社会的看法进行有效的批判,有效地避免传统纪实摄影在人文关怀等因素,更好地表达个人对于社会的看法。

三、纪实摄影主客观视角融合分类

(一)行走在路上

通过摄影师以行走的方式对所拍摄的事物进行个人角度摄影,客观主体不被干扰的拍摄方式。比如中国摄影师骆丹就是以行走在路上的方式拍摄出作品《318 国道》,这条国道贯彻我国东部,有充满现代艺术的高楼以及城市背后的废败小楼,骆丹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碎片式的摄影把自己眼中的国道完美地呈现出来。

(二)新风景

新风景中的风景并不是单纯的风险,而是一种社会风气,对于社会风气的批判,摄影师通过相机更深入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个人角度采用偶然、一瞥的思想,对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进行快速的记录,将当代人文风气通过个人角度进行观看,并且将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摄像拍摄下来,呈现出极大的非常态和戏剧化。其中罗永进的《新居民》、刘利宏的《沈阳三部曲》都属于新风景作品。

(三)私摄影

私摄影是通过拍摄自己和周边人的私生活,以视觉日记的方式公布出来,用私人影像把社会群众构成私人影像,是一种来源于私人记录的作品,往往被人称为私人记录。其中陈哲拍摄的《蜂蜜》就属于私摄影,通过个人的困境为核心,选择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通过四年拍摄,对被拍者的纹身、自残等身体损害作为主要拍摄,展现出作品的表态、黑夜的诡异感。

四、结语

纪实摄影的真实性是所有摄影的基础,而美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主客观视角的融合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质,是摄影事业的升华,追求的价值观不仅仅是单一性,而是朝着多元化发展,不仅有助于揭露摄影作品的深层含义,还能更好地推进摄影事业的研究和发展。

猜你喜欢

纪实角度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2015年省政协工作纪实
人文社科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纪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