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主持人如何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以抗疫期间《新闻1+1》为例

2020-12-06文_孟

传媒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白岩松主持人受众

文_孟 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持续关注疫情发展,连线对话了大批政府官员、医学专家、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持续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和有启发性的观点,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作为一名广播电视工作者,从这名新闻老将身上,我们还可以寻找到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主持风格和技巧。

语言很理性,充满独立思考

白岩松的主持风格向来以冷静睿智著称。他的语言逻辑性强,评论缜密严谨,在新闻评论的过程中喜欢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又往往带有深刻的思考。面对国内疫情缓解,白岩松从一个数字“0”开始说起:数据依然是0让人高兴,但有人担心为了确保0,会不会有些数字不那么真实?有些单位或机构会不会推卸责任?这种担心不过分,甚至可以变成一种监督。如果以为不科学地死守住0就是讲政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不谎报、不瞒报、科学防控才是真正的讲政治,这样的观点很有启示性。

3月18日的《新闻1+1》,面对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爆发的趋势,白岩松说:希望很多人不要膨胀,我们之所以会有经验是因为我们仗打得比较早,打得比较大,我们也付出了相当多的代价。能对自己国家精准定位,绝不膨胀,也学习别人的优点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是真正的爱国。“绝不膨胀,谦虚谨慎”是真正的“爱国”,这样的态度体现了白岩松对新闻热点冷静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人们不缺信息,但是缺少观点,缺少在庞杂的信息中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辨明真伪的思路。而作为一名媒体的主持人,如果能给出科学合理的观点并给予大众以思考和引导,是值得点赞的。新闻主持人能否表达出理性的思考和观点,和他的政治素养密切相关。新闻主持人必须深入了解深刻领会党的政策和主张,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有效、准确无误地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如果缺乏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理性思考,我们所做的节目便只能就事论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新闻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语言有温度,传递真善美

白岩松说过:宣传和传播怎样才能吸引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建立可信度。白岩松在节目主持中也非常善于借助细节表达观点、传达情感,比如在连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安华教授时,白岩松的第一个问题是:听说您赶赴武汉的时候只带了一套换洗衣服,是这样吗?这个看似和防控疫情无关的问题,恰恰反映了白岩松的细心。借助这样一个细节,说明专家和医护人员在重大疫情到来的时候,工作节奏很快,工作强度很大,来不及安排自己的生活,让我们对医护人员的奉献多了一分敬意。

3月5日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白岩松在节目中对湖北对武汉的广大青年志愿者说:疫情终将过去,这一段志愿服务,也会成为你们重大的收获。因为你让很多被帮助的人在最无助的时刻在昏暗处感觉到光,而你们的生命也因为这段时间的历练而将闪闪发亮。所以,非常的谢谢你们,同时保重。等到疫情过后,让我们再拥抱”。这样的言语很温暖,也很鼓舞人心,体现了他对青年志愿者的期待和祝福,也体现出主持人人性的光芒。

主持人能否做到语言有温度,首先在于和受众的平视。有的媒体主持人高高在上,自认为要有权威性,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冷漠傲气,居高临下;有些人觉得观众是衣食父母,要讨好观众,可能表现出来就是谄媚迎合。位置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温度。主持人要想语言有温度,就要把自己和观众放到平等的位置,常做换位思考。只有心中真正有受众,才会在语言上格外用心,让每个字、每句话都充满关爱的温度。

语言平民化,贴近受众心理

作为大众媒体,新闻评论应该在符合新闻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用尽可能贴合普通受众的语言方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

在说到如何接回滞留外地甚至国外的湖北人武汉人返乡的时候,白岩松用了一个词“老乡”。在这个特殊时刻,“老乡”这个词显得特别温暖;在对话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时,白岩松提问:大家都知道,河南除了是人口大省之外,也是劳务输出的大省……我们怎么保证输出的劳务带着健康和安全走?关于如何保证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白岩松用了“带着健康和安全走”这样一个更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在连线武汉江汉方舱医院王培红护士长时,针对医护人员如何做好防护措施这个问题,白岩松的问话是:怎么帮助护士在方舱医院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没有说“如何做好防护”而是说“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看似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变化,但是显得更有关怀精神更有人情味。

在媒体变革发展中,媒体人渐渐意识到新闻节目不能高高在上,要关注人贴近人关心人,新闻节目主持人也要在语言表达上,多用老百姓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说话,追求自然、亲切的语言风格。白岩松自己也曾说过:“人们只有感受到你的真情,他们才会被你的语言内容真正感动。”在新闻节目主持中,需要主持人融入自己的情感,用发自内心的声音,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来感染观众的情绪,激起他们的共鸣。

语言有个性,为受众带来新的感受

媒体竞争压力空前,有智慧的主持人必须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构建自己的语言艺术特色。

2月21日,白岩松在谈到国内有5所监狱出现疫情的情况时说: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在最后的胜利没有到来时,真实的数字和真实的情况是最有力的推动力。如果因为复工或其它原因漏报,那就非常非常糟糕了。就像中央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说的,“疫情数据不准确,误导决策贻误战机,危害极大。疫情不明不准,要害死人。”把信息公开比作疫苗,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含义是极其丰富的。信息公开,就如同社会肌体的一种特定免疫力,它会及时唤醒公众的警觉,会动员社会来应对各种挑战,它真的是一个社会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疫苗。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持人要善于融合诸多网络语言元素,在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进行合理的信息解读前提下,增加节目的贴近性,以求得信息传播的最大化。而表述方式是主持人创新思维的外化。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思考和理解,最终是通过主持语言呈现在受众面前。在尊重新闻客观事实和传统社会道德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使用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观点,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标签,甚至形成品牌效应。

善用提问,用深度挖掘体现价值

在节目主持当中,白岩松的语言往往十分简洁,但却内涵丰富。他会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带给观众更多的信息。白岩松在节目中善用连续的追问来挖掘信息。在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白岩松说:难道说这样就可以……?能不能告诉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问号已经成为白岩松语言表达的专属标签。通过连续追问,他带着观众一起融入到新闻事件当中,带着观众一起思考,并引发观众的共鸣。这样的语言方式也表现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智慧与思考。

1月31日,白岩松对话当时的武汉市委主要领导,在20分钟之内,连问10个问题:您作为市委书记,能不能给我们一个保证,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武汉接受了全国众多捐赠,那武汉将会采用什么分配方式,保证效率、公平、需求?到底协和医院缺不缺物资?在疫情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政府有没有警觉?有没有上报机制?事后有反思过吗?目前武汉500万外出人口的构成是什么?您作为决策者,有没有想过最坏的结果?……这样的提问都很犀利,直击问题要害,更能解受众之渴、领受众思考。

在准备采访提纲时,主持人就要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首先是从受众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其次是从采访对象的实际看,对方最熟悉、最有资格回答的是什么;最后从节目主题考虑,访问者最想知道,非问不可的是什么。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受众最关注的问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提问,让对方把和主题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尤其是当采访的时间有限,那就要单刀直入,一般性问题少问甚至舍弃。除了抓住关键性的问题以外,主持人还需要事先研究大量的背景材料,善于概括总结,想方设法提出一些内涵丰富和概括力强的问题。

猜你喜欢

白岩松主持人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主持人语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会聊天的主持人厉害在哪里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栏目主持人语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白岩松错了吗?
白岩松的第一排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