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中运用“四全媒体”加强舆论引导的策略研究
2020-12-06阙莉敏邱建国
文_李 蓉 阙莉敏 邱建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媒体对疫情做了大量报道,但由于前期信息披露不够到位等原因,导致公众恐慌、谣言丛生等乱象相继出现,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也一度处于被动局面。面对重大疫情,主流媒体如何主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占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进一步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成为各界关切的重大课题。
一、舆论引导对突发公共事件存在缺位的表现
此次疫情在今年1月初已有媒体报道并引起了公众的注意,面对公众的担忧,在疫情前期未形成及时的预警机制,使得公众放松了警惕,产生了麻痹心理。
当疫情全面爆发后,舆论引导全面聚焦疫情,舆情反馈呈现一面倒的声音,缺乏对多元问题的关注。媒体报道中只注重层层发布,在信息不断下沉的过程中缺乏过程性的及时记录。这体现为:1.舆论导向有所偏颇,放大了报道中的恐慌情绪。由于先期公众心理准备不足,在这样的舆情之下极易产生公众恐慌行为,体现为心理恐惧、生理脆弱、行为过激,如抢购药品、口罩、粮食等物资。2.舆情反馈单一,缺乏对多元问题的关注。如对一些地方在政策执行中层层加码的行为大加肯定,导致地方出台政策时不断加码,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3.舆情监测不力,对重大舆情预估不足。再如复工潮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工作期间患上肺炎能否认定为工伤、营商环境遭受重创该如何缓解、失业者的生存困境、租户与房东之间的两难关系等缺乏足够的关注,而这些都可能产生大的舆情灾害。
舆论引导对突发公共事件存在缺位的种种表现,究其原因,一是调查记者的缺席,深度采访不够。此次事件反映了由于深度报道缺位引发的危机,也充分暴露了这几年媒体改革的不足,对于技术和形式过于倚重,缺乏深度的思考和人文关怀。二是主流媒体发声不足,各类谣言散布频繁,导致舆情次生灾害多发,让公众在恐慌情绪下难以产生正确的判断。
二、树立“四全媒体”思维建设理念、加强舆论引导
“四全媒体”是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指的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1],这是对现阶段媒体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重大疫情期间,树立“四全媒体”的思维建设理念,加强舆论引导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重拳出击,舆论引导实现全流程、全时域、全方位监管。
媒体需完善新闻溯源机制,掌握事实发布的主动权。疫情初始阶段,一些主流媒体没能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抢占舆论的主阵地,且信源单一,主要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开声明和数据,缺乏现场采访和跟进等途径获取的新闻素材。反观之,一些市场化媒体在疫情期间脱颖而出,如第一财经在2019年12月31日上午致电武汉市卫健委对不明原因肺炎情况获得证实后,题为《独家: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已做好隔离,检测结果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的新闻迅速引爆网络,成为国内较早确认新冠肺炎的媒体报道。
媒体需主动出击,多方获取消息源,倾听各方声音,呼吁紧密关注各地区的实时舆情动态。现阶段应由报社、电视台、电台抽调骨干记者组成深度调查小组,深入基层进行报道。一是针对现阶段已经发生的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和采访,二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警。除了对重疫区聚焦报道外,对于其他地区也应予以关注。媒体从业人员应加强与基层政务人员之间的紧密联系,采访视角和议题聚焦以人为本,增加人文关怀。如一线医务人员的情绪管理、治愈患者的心理疏导问题、地方中小企业复工潮如何破局等,加强宏观议题与微观议题的结合展开报道。电视台可以拍摄有深度的纪录片,对过程进行如实记录。
各大媒体的终端平台落实24小时不间断在线制,调用融媒体力量全视角立体反映新闻现场,做到全程专人负责把关,始终坚守新闻报道工作岗位,及时反映、及时发声,达到对疫情相关新闻报道的时空全覆盖。充分利用智能技术,采用全方位多视角的方式进行报道,如疫情期间央视频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进行了慢直播。
(二)加强主流媒体发声力度,形成媒体与政府之间的联动机制。
加强主流媒体对于官方权威信息的发布。通过舆情引导缓解公众恐慌,增强公众信心。如通过权威专家对疫情进行解读,引导公众理性行为,纾解公众情绪。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专家对疫情解读会有不同视角,应当避免为了刻意吸引眼球而断章取义等行为造成本意为引导却反而加重误读的情况。
形成媒体与政府之间的联动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发布。建议采取由宣传部牵头,突发公共事件相应的主管部门和媒体三方面组成应急小组的方式,确定几家主流媒体,每天与机要部门及时碰头,形成信息交流,确定报道方案。这当中要充分考虑到舆情引导的复杂性,如某些媒体追逐商业利益,利用疫情当中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故意进行炒作,放大危机的负面效应。对此,应形成舆论监督机制,对于漏报、错报、瞒报等现象进行查处更正,对于重大问题要敢于曝光。
(三)借力新媒体,打通官民舆论场。
利用新媒体打通“官民舆论场”,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通”的信息发布成为当务之急的必施举措。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
——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工作机制。1.不断创新和完善舆情汇集方法。利用大数据实现对网络舆情的预测和智能化分析,结合线上调研、社区调查访问等方法,通过多维比对保障信息搜集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2.亟需将舆情工作触角伸向各个级层,形成“省级—地级—县级—乡镇—村社”联动[2],上下合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互补互动舆情信息流通网络。3.应对舆情反复和次生灾害问题。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舆情反复,通过新闻发布、有效处置、及时追责等方式向公众展示政府的措施及主动作为的态度。4.健全完善舆情总结反思机制,采取“一事一案例”台账制,通过建立网络突发事件热点案例库,充分积累舆情应对处置的实践经验数据,为今后处理此类事件或情况作好准备、提供参考。
——融通地方媒体,打通基层传播最后一公里。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主要途径为新媒体或本地论坛。地方媒体响应央媒的同时更应通力合作,借力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社交媒体发布信息,通过对等的渠道沟通及时发布本地相关疫情确诊情况、防控措施、专家答疑等,并对不实信息及时辟谣。加强央媒与地方媒体分工协作,避免报道中一窝蜂现象。舆情反馈的内容应该多元全面,允许多种声音存在。
三、加强顶层设计,增强舆论引导的传播四力
现阶段以及后期疫情防控阶段,媒体在发布疫情的相关信息时不仅要保量更要提升质量,重拾公众的信任,增加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加强顶层设计,重塑媒体公信力。
利用好“四全媒体”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提供动力,需要做好顶层设计[3]。主流媒体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在互联网时代拥有较高的话语权,通过主流媒体实现全媒体传播是增强舆论引导力的有效途径。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积极转发自媒体、B站等优质防疫科普内容,用更加“接地气”的传播话语与公众沟通,实现了正向引导作用。推广“新闻+政务+服务”模式,媒体可借助报、网、端、微、屏等平台资源,贯穿疫情相关主题报道全过程。通过与政务部门、各大企业紧密对接,深入了解疫情防控的落实情况。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活动,增强公众对媒体的信心和黏度。
(二)创新资讯可视化,呈现多样化的叙事风格。
媒体可利用数据可视化,将疫情相关情况的动态监测、疫情数据的实时播报、病毒传染源的准确追踪等通过大数据的形式呈现给公众。数据的及时、准确更新对决策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相关部门精准施策有重要意义。但是,反复打卡和重复统计也会给基层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和负担,尤其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面对这样的问题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加强数据资源的管控力度,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
(三)加强自媒体新闻清洁力度,布局新兴媒体传播矩阵。
疫情期间部分自媒体及时跟进披露疫情相关的信息,弥补了官方媒体信息缺位的情况。但不乏某些自媒体消费人们的共情心理,以抄袭、夸大、标题党等形式传播不实甚至虚假信息,从而引起公众的恐慌情绪。例如此前一篇名为《一个武汉女生的真实日记》报道,当事人不得不出来再三澄清。自媒体既是主流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也应该是媒体开展新闻清洁的对象。“对此需要把传播信息的每个公民皆纳入媒体范畴,在约束个人言论的同时,保障社会成员的舆论发声渠道的畅通自由。”[4]此外需要布局新兴媒体传播矩阵,对专业信源需要加强本地化建设,例如可在各地舆情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性辟谣平台。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进场,提升辟谣的效率,有效应对谣言搭车现象,促进网络信息传播有序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