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暴力作恶的勇气在哪里

2020-12-06杨鑫宇

时代邮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施暴施暴者受害者

●杨鑫宇

在文明建立之前,暴力曾经是我们的先祖在丛林中生活的常态。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便是一部人们逐渐学会控制与约束自己和他人的暴力,从而走出丛林,形成社会,携手建立起部落、村庄、堡垒与城市的历史。

社会学家诺伯特•埃利亚斯曾在其著作《文明的进程》中指出:社会文明的演进,与个体的自我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个人而言,所谓的“讲文明”,便是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又不能做。对当代社会而言,不可在法律之外擅行暴力,可谓是社会文明的基本共识。

然而,有一种特殊的暴力,却每天都堂而皇之、明目张胆地出没在社会大众的面前,这种暴力的名字,叫网络暴力。这些网络暴力,有的是“散装”的,常见于陌生网友之间的隔空骂战,也有一些是“批发”的,会被集中倾泻到那些不幸“中招”的公众人物身上。总而言之,尽管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但形形色色的网络暴力,却仿佛一种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长期困扰着那些不幸的受害者,也污染着属于每一个网民的网络环境。

有人或许会疑惑:网络暴力是否算得上是暴力呢?毕竟,相比于真刀真枪、拳拳到肉的暴力,网络暴力无法直接对人产生任何生理层面的影响。但是,倘若考虑到网络暴力对受害者造成的精神伤害,我们便不难认识到:网络暴力同样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暴力。网络暴力的两大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骚扰,二是辱骂,这两种行为不仅明显侵犯了受害者的隐私权和人格权,为法律所不容,同时也可能对人造成不容忽视的次生伤害,导致受害者精神健康受创,甚至产生自残、自杀倾向。

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和现实中的暴力分子在心态上并没有多少不同。他们心中都怀着伤害他人的恶意,都是以法律和道德不允许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目的,也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违背了社会文明的规范。但是,这两种人所处的环境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差异——在现实中施暴,对应的是极高的社会风险,而在网络空间施暴,却几乎不会付出任何代价。这个原因,让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越轨”的人,在网上换了一副面孔,成了最张狂的施暴者。而赋予他们作恶的“勇气”的,正是那层能够隐藏其真实身份的网络面纱。

归根结底,网络暴力之所以泛滥不绝,并不是因为网络暴力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基因,也不是因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有什么独特的心理属性,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太容易逃过社会的凝视。人们之所以会自我约束,自发不去做那些“不文明”的事情,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外部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对我们形成影响。我们不仅害怕受到社会规范的惩罚,也会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目光与评价。但在网上,甚至“没有人会知道你是一条狗”,因此,一个人倘若有意作恶,社会的约束对其很难有作用。

要破解网络暴力,就要在网络暴力泛滥的关键原因上下功夫。让网络暴力肆意横行的,是其“不用付出代价”的特征。因此,只要各方能够形成合力,让网络暴力也能付出代价,这个问题便不难化解。要做到这一点,既需要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不再隐忍,主动站出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需要互联网平台的配合,使施暴者无法一直隐身幕后。我们或许无法把每一个曾经在网络上滥施暴力的人都揪出来,但只要我们能够抓到一定数量的典型,就会形成长久的威慑,起到对暴力的遏制作用。

猜你喜欢

施暴施暴者受害者
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许鞍华的三次“施暴”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