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咬字技巧及其重要性
2020-12-06曲晶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 曲晶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在声乐演唱中,咬字技巧的掌握对提高声乐演唱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都是歌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种类,是近百年来西方歌剧艺术与艺术歌曲引入中国后与本民族演唱艺术的交融与发展。美声演唱注重咬字与发声技法,注重演唱的色彩与共鸣,咬字的清晰度主要在字头上体现,字头要求必须要正,而字头出现后是允许加共鸣和变动字音口型的同时字是向头、咽腔里送。因而形成了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富于感染力。而在传统民族唱法中,就必须把咬字做到位,字头“咬”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着歌唱语言表述的清晰程度。因此,在声乐演唱中要高度重视歌唱中的咬字,咬字的正确与否,必然反映技巧的熟练程度,呼吸、共鸣、口型、位置都围绕“咬字”这个中心,一切技巧运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中国语言(指汉语拼音)歌唱。
一、语言是歌唱艺术的基础
随着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无论哪种唱法的歌唱,都对演唱技巧及舞台表现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歌唱语言方面应树立一种歌唱与咬字的正确方法。在发声过程中,把字、声、气融为一体,自带声的同时放到咽腔气的管状支持中(横膈膜)这种方法不但提高声音的质量、字的纯正,又解决了换声难的问题,从而使高、中、低声音都保持在胸腔共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混声唱法,又保持了声区音色的统一。
语言是声音的基础,在声乐演唱中,歌词是由语言构成的,因此歌词的训练极为重要。歌唱语言是在人类生活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生活语言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所以,我们对歌唱语言的表现规律、训练方法要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在学习方法上,首先要把汉语拼音的读音掌握好,其次从开始读字、词组等方面加强训练。影视与话剧班的语言训练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歌唱教学,开始可以从字、词组,到台词、表演段落练习开始,由浅入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有很大的收获,对歌唱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你会受益匪浅。台词课上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发音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正确声音概念的获得,很少有人天生就是正确的。只有个别人的声音感觉是正确的。大多数的学生是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校正,这样他才能逐渐树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从而建立正确的歌唱心理感觉。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它的意义之一是在于怎样通过一系列手段,把学生教好出成绩。要想把学生教好,就需要老师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声音训练方式、方法,准确的辨别声音的出处及音质的好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因此,我们必须懂得,美妙好听的歌声首先是由从感觉意识一到理性思维构成的。
歌唱思维与听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歌唱思维对歌唱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歌唱实践又是检验歌唱客观效果的唯一标准,歌唱思维活动必须通过感觉——认识——实践,再感觉——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歌唱语言来说,唱自己民族的语言是容易些,但要达到准确完美就不容易了。所以,立志学好歌唱的人,必须学好中国的语言,掌握歌唱的语言技巧。即便在唱外语歌曲比较困难情况下,也更要去勤奋学习,多动脑筋思考,反复练习,这样慢慢就形成条件反射,达到自由适应的程度了。在语言学习中,意大利语的语言学习对歌唱很有帮助,希望热爱美声歌唱的人,应该懂一点意大利语言的发音及语言拼读。当然,再掌握一些德国、法国的语言发音及语言拼读更有用处。
二、咬字在声乐演唱中重要性
歌唱是用音乐和语言结合起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同形式的演唱艺术,有着各种不同咬字、吐字的认识和技术。在中国的民族声乐演唱中,一直把咬字、吐字放在首位。只有“字正”了,才会“腔圆”,至今仍被定为金科玉律。从流传至今的一些中国有关演唱技术论述看,对“声韵”的探讨总是比重很大,以至于造成这么一种概念:不吃透声韵就很难唱好民族歌曲。而美声唱法认为“正确的发音方法,咬字必须清晰”。
人的语言发音有元音和辅音两种发音构成,元音又叫母音,辅音又叫子音,这两种语音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在平时的声乐训练中,要力求掌握汉语语音的正确读音和咬字的方法,要准确的了解和掌握汉语语音的发音规律,端正和规范声母、韵母的读音。声母和韵母的声音因素既是韵母也就是母音,是声音的媒介。而语言的声音是由于共鸣起发与开放或伸展的状态所形成的,然后把具有良好音质的声音予以延续。母音是发音中开放的、响亮的音响,不同的母音要求其口形和咽喉有着不同的形状,它的每一变化都是由舌、唇、口盖的特殊位置所形成,母音决定着声音通道的状态。
对于母音共鸣状态的分析,使许多科学家产生浓厚的兴趣。卢瑟尔在论文中说:“在发出任何母音时,舌头、口形和其他部分并没有标准的或固定的位置,当声音通过某一部分有所变动时,其它部分往往也就随之活动在进行调节。”歌唱的共鸣器官是语言中字的母音获得共鸣的腔体,它不仅能使母音的音量逐级扩大,还能在增加音量的同时,强化泛音音色。因此,演唱者应守着共鸣位置念字,同时守着喉底胸口(“嗓子眼儿”)换字,并将其贯穿全曲。
在发母音时,声音的全部通道包括咽喉与喉腔空间,都是构成母音共鸣的因素。子音是结合一个母音来发声的。发子音的声音特点是通过部分或全部采取一种阻碍的形式,又是具有或不具有气息的摩擦音响。子音的强度、长度、响度各有不同。有些子音由于它们是有知觉的响度,而被称为半母音。像母音一样,它可以人调歌唱并无限的延长。事实上,歌曲是由音和字两个并列的因素结合而成,因而,在美声演唱训练中,包含着一定的复杂性,美好的发声和清晰的字音,对于歌唱者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三、声乐演唱中咬字的训练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讲话把话讲清楚就行,不需要太大的声音。正确的咬字、发音,使发音速度较快,使字的字头、字腹、字尾转换自然、短促。而歌唱的咬字发音则不同,较慢较长,字头、字腹、字尾转换要夸张而且有力,一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来进行咬字、吐字的全过程。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建立在生活当中的咬字、吐字的基础之上,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我们既不能把它等同,也不能对立起来。要稳定地在歌唱中运用咬字、吐字的全过程,避免歌唱语言含糊不清,使歌唱的语言内容准确清晰地传达给观众。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呈现规律,我们要学会掌握它的发音规则和规律,才会更好地歌唱。例如在《唱支山歌给党听》一曲中,开始部分是抒情性叙述话语,亲切、深情,在演唱中字头处理上要舒缓柔和,但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接下来要求演唱者情绪激昂,咬字铿锵有力,运用字头“喷口”的发声技巧爆发出歌者埋藏在心底的仇恨,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尤其是其中的“抽”、“泪”、“闹”、“夺”、“揍”几个字,要特别注意强调,以增加演唱的戏剧性。
我国的汉语一般分:字头、字腹、字尾三个咬字发音过程。如“花”字,声母h为字头,韵母u为字腹,归韵韵母a为字尾。发音特点是字头短、字腹长、字尾轻。歌唱中的“字正腔圆”就是要把字音词意表达清楚。首先,字音要读得准确。其次,字音要唱得清楚。再次,要唱的自然动听。当歌唱者忽略了把字唱准、唱清、唱好,那么就把词语结合的声区降低或极大地降低,甚至把已经结合很好的词曲,剥夺其结合的完美性而迫使他们分离。不能把歌词唱准、唱清、唱好的歌手,无论其声音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歌唱者。
声带是人体的一部分,说话和唱歌都要用它,它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非常重要,而且要用一辈子。歌唱家的嗓音极其娇贵,它不能像乐器那样可以连续演奏几个小时,而歌唱连续时间要用智慧和思维来控制。因此,要形成正确的声音与咬字、吐字概念。
认为歌唱就是用声带发出声音,声带会负担过重,容易出毛病。有时气息压力过重冲击声带,也会损伤声带。不注意共鸣的运用,提高调门,这样对声带危害极大。掌握正确的歌唱,通过大脑对声音的设计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形成是与内耳听觉、感性知识与理性思维分不开的。从一定意义讲,歌唱与其说是生理运动,不如说是心理运动。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良好的思维和心理调整,再加上个人的悟性才能做好。而悟性恰恰是做好歌唱的前提条件。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生理、心理要学会控制,这会积极地辅助你把歌唱得更好。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予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正确指导学生去练习。同时,学生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首先要使内耳熟悉人体声音或外界的声音,逐步体验并能发出的近似想象声音的过程。正确声音概念的建立,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规范训练的,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精确修正和完善。
结 语
总之,在歌唱教学中,无论哪种语言的演唱都有一个教学原则,那就是要求母音统一、吐字清晰。所以,我们在声乐演唱中要避免对歌词的发音、吐字含混不清,要及时纠正咬字、吐字不清的毛病。找到咬字、吐字不清的根源,然后逐一加以解决。歌唱,即是语言融化着音乐,也是音乐的旋律与和声融化着语言,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支撑的两个方面。同时语言是表达歌曲内容与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好歌唱中音乐旋律与语言吐字的辩证关系,才能使你的歌唱进入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