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的主观音高准确度的训练探析
2020-12-06季晶江西农业大学
◎ 季晶 (江西农业大学)
引 言
主观音高准确度会直接影响到声乐作品的表达,是声乐作品的灵魂所在,也是衡量声乐演唱者水平的核心指标。但在实际的声乐训练中,主观音高准确度的掌握难度较大,部分学习者为了达到自身的音高极限,忽视了音高的标准,过于自由发挥,反而影响到了声乐水平的提升。可以说主观音高准确度的训练贯穿于声乐训练的全过程,无论是从发声的角度还是音乐角度来说,都需要训练者经受严格的训练,专业的指导,才能找到科学的音色,增强自身的声音感染力,在声乐演唱中发挥出相应的魅力。本文就声乐演唱中的主观音高准确度训练途径进行探究。
一、主观音高准确度对声乐演唱的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门高雅的综合性艺术,具有陶冶人们的情操和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成为了现阶段人们的重要追求,无论是纯音乐作品、舞蹈、歌曲,还是声乐演唱,都需要标准的声音准确度,通过音乐作品向人们传递其中的精神,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不同于其他音乐表演艺术,声乐演唱是以嗓音和歌声为主的表演,对于演唱者的嗓音、语言艺术和主观音高准确度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标准[1]。
音高准确度也被称之为音准,是指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发出的音高,且音高符合一定的韵律,产生一定的美感。可以说音准的高低强度直接影响到了音乐作品的旋律主导性,把握好音高准确度无疑可以提升音乐品质,为人们带来更高的美感享受,让人们深层次的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精神,这也充分尊重了原作,表达了对作曲家的尊重和敬意。如果不能把握住音高准确度,就会降低音乐的美感,影响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根据音高属性划分,可以将音高分为高音和低音两种,这主要是由音频的高低所决定的,频率高的为高音,反之频率低的则为低音[2]。而根据声音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来分,则可以将音高分为主观音高和客观音高,客观音高是指物体振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声音,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判定和测量,而主观音高则是受到表演者的主观听觉心理影响所产生的音高,人的心理活动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声乐演唱更是如此,在展示音乐美声表演时无疑会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极易发生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变动较大。
声乐演唱在现阶段的音乐艺术表演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声乐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于声乐表演的质量和标准也随之提升,声乐演唱者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进行科学的训练,稳步提升自身的声乐演唱水平,推动声乐事业的稳健发展。
二、影响主观音高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主观音高准确度是指声乐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受到的复杂的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心理因素所影响,音准波动幅度较大的音高,主要用来表示音高误差的大小。影响表演者主观音高准确度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精神因素的影响,也包括了表演者自身音乐修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自身的音乐修养对主观音高的影响,其中包括了演唱者自身的听力状况和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听力和嗓音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于演唱者而言,需要具备灵敏的听力,对于乐器的发音和节奏进行掌控,然后进行发声配合,实现良好的律动配合,提高音乐作品表演的观赏性和魅力。而对声乐演唱而言,听力的灵敏性至关重要,演唱者需要在声乐演唱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发音对音准问题进行调整,通过结合歌曲伴奏进行声乐演唱的完善。如果演唱者自身的听力灵敏性不足,就会造成声乐演唱过程中出现音准波动较大,影响到声乐演唱作品的质量和听众的音乐感受。这种状况往往出现在换声节点,换声点前后的低音区和高音区演唱难度较高,如果演唱者的气息控制能力不好,声音和气息的配合度不好,就会造成在这一区间出音准的不统一,就会造成音高不平稳的状况,这需要声乐演唱者高度重视,加以改正提高自身的音感和视听配合能力[3]。
(二)地区口音差异对音高的影响。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不同民族的文化语言都有所差异,地区文化对于当地民族的口音也有所影响。无论是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还是北方的豪迈语言,都对声乐演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音乐作品中彰显了不同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点。具体可以参照南方的小调和北方的京剧作品,当地民族群众的口音对于音乐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区的口音对于音高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这也需要在声乐训练中加以完善,强化普通话的规范训练,降低地方口音对声乐作品的影响。
(三)文化背景差异对音高的影响。音乐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但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与西方的浪漫、直接和粗犷风格不同,中国的音乐作品更加体现出了儒家的包容性和内涵性,在声乐演唱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西方的声乐演唱受到基督文化的影响,其作品多为诗歌和圣经章节改编而言,中国声乐作品则更加注重文化的婉约性和内涵性,内容也更加多样化,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因此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对声乐作品的演绎方式的不同,也极易影响到音高准确度,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将这一因素纳入到考量方案中。
(四)率学计算方法对音高的影响。不同国家的音乐率学计算方法也有所差异,物体的振动产生了乐音,而振动频率的高低则影响到了音准,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十二平均律,我国则采用五度音律,率学计算方法的不同,也导致了声乐演唱的主观音高准确度有所差异,需要在今后的声乐演唱训练中加以重视和改善,保证声乐作品的优质表达。
三、声乐演唱中主观音高准确度的训练途径
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想要发挥出最佳的演唱状态,就需要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稳步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自身的视听耳闻能力,尤其是增强自身的听力灵敏性,可以在演唱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演唱状况对音高准确度加以调整和完善,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精神,增强听众的音乐感受度。
(一)加强对演唱者视唱练耳的训练
声乐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音乐伴奏进行节奏的调整和声音的优化,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发声对音高准确度进行调整,可以说每一个声乐演唱者都需要具备极为灵敏的视听能力,为此在声乐演唱训练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演唱者的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通过钢琴伴奏反复练习,帮助训练者逐渐养成灵敏的视听能力,可以在听到钢琴伴奏节奏时判断出相应的曲目,转换不同的调式,不断地强化自身的音高音准感觉,形成条件反射,增强身体的反应能力,避免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出现声乐演唱音准波动的状况,保证声乐演唱的顺利开展,进行水平较高的二度创作,更完美地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此外,演唱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听音乐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独自音乐鉴赏联系,尤其是各种钢琴音乐曲目,可以帮助演唱者逐渐形成良好的音准[4]。
(二)采用模仿法提升演唱者的水平
模仿法源自于1967年于美国心理学家杜拉的学习理论,是指在声乐训练过程中使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制造出准确的音高,学习者则对设备发出的声音进行反复模仿,并且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发出的每一段高音进行录音,并与电子设备制造出的音高进行反复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针对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完善,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改善训练者的音感音准,还可以提高演唱者的水平。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音乐软件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音高准确度判断中,可以更为准确地对表演者的主观音高准确度进行校正和校对,为演唱者提供更为充足的技术支持,稳步提升演唱者的水平。
(三)锻炼演唱者喉部肌肉的协调性
演唱者喉部肌肉的协调性也是影响音高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受教育和经历都是有所差异的,加之地区文化差异使得每个人的喉部肌肉协调性也有所不同。初学者大都在日常的声乐演唱训练中无法保持良好的协调性,从而影响到演唱者自身演唱水平。为此,需要加强对演唱者声音技巧的训练和音准感觉的培养。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现,通过演唱者的演唱完美地表现出音乐故事,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情感更加需要演唱者的技巧和声调来展示,如果声乐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仅仅注重曲调和节奏,忽视了主观音高准确度的把控,那么无疑会使得声乐歌唱缺少灵魂,真是的情感无法表现出来。因此,要加强对学习者的喉部肌肉协调性的训练,在声乐课堂上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整,提高其声音的控制能力,反复进行音准感觉培养,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帮助其更好地进行声乐演唱[5]。
(四)通过心理暗示法增强自身的信心
声乐演唱对于演唱者的发音技巧和音高准确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标准,同时声乐演唱者所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需要保持极为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果演唱者心理素质不合格,就会在演唱过程中产生各种恐惧、紧张和不安的心理,出现忘词或者音高准确度不足等问题,使得音乐作品的质量受到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声乐演唱看作是情感类艺术的表达,演唱者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才能够将自己最优的一面展示出来,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水平,声乐演唱的主观准确度保持着稳定的状况,增强听众的感官享受。
结 语
声乐演唱中表演者的主观音高准确度会受到音乐修养、心理素质、听力状况、口音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音高产生波动,影响到声乐节目的表演状况,为加强对主观音高准确度的掌控,就需要表演者进行科学的训练,通过视唱练耳训练以及模拟校对、课堂演示和心理暗示等方法,强化声乐演唱者的主观音高准确度,改变声乐表演中的不良状况,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