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注问题:让专业工作更专业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创作体会

2020-12-06陈建飞

传媒评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论文机器人

文_陈建飞

前段时间,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把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理清楚、想透彻、搞明白,可以让工作内容更专业,让工作方向更科学。”

这是我写论文的一个初衷,也是我推进工作的一个方法。

少些虚对空的论理,多些接地气的方法。我写的论文都源于实践,都与新闻工作紧密相连。今年我撰写的论文《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刊于《传媒评论》2019年第12期)荣幸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论文奖三等奖,这也是本人的论文作品第二次获这一国家级新闻奖。

十年前,我走上了新闻管理岗位,从一线步入幕后。直接写新闻稿少了,但指导如何把新闻写活的时候多了;直接策划少了,但探讨如何把报道做新的时候多了。正是由于身份的转换,这些年让我更多地把手中的笔投向了新闻论文写作这个领域。粗粗一算,近十年来,林林总总竟然写了四五十篇,30来万字。这些论文一部分公开发表于报纸期刊上,一部分刊印于单位内部杂志中,还有一部分则一直散落于电脑各个文件夹里。今年8月,我把部分公开和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整理结集而成《闻新论理》一书,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的论文有4篇为《中国记者》《传媒评论》《中国地市报人》等全国新闻核心期刊的封面导读文章,有1篇被“中国报业网”列为第144期观察员文章,还有1篇被《传媒评论》评为年度优秀论文。这些年来,我撰写的论文除获得2次中国新闻奖外,还获得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奖一等奖1次、浙江新闻奖(论文)一等奖4次、浙江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一等奖4次、中国地市报论文奖一等奖4次。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我撰写的论文连续四年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专注当下,敏锐地去发现问题

写论文,首先要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论文重点在于“论”。论题可以来自文献,可以来自会议,可以来自课题,还可以来自领导讲话等。对于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论”的根基和优势在于实践。一般来说,我们欠缺对最新最前沿的新闻学研究动向的了解和把握,但长处是身处火热的采编一线,有着实践的滋养和工作的启迪。所以,对于初写新闻论文者,论文选题不妨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入手。工作中的困惑往往就是新鲜问题的萌发,可以成为论文的重要选题方向。事实也是如此。很多新闻人写的论文就是对自己实践工作的总结、梳理、提炼、升华。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一文,关注的问题也是源于我遇到的困惑。写稿机器人并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新鲜事物,国内最早在2015年就开始有媒体在使用了,而且其本身亦一直在不断进化。但在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引入写稿机器人、开始迈入智能化生产阶段时,不少媒体工作者对写稿机器人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表的应用层次,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重视相对不够、认识相对不足。而《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这篇论文则把目光聚焦于写稿机器人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应对之策。

就在去年上半年,笔者所在的一个地级城市,同城媒体发布了一则引进写稿机器人的招标公告。这事引起了当地媒体业的不小震动,同行见面甚至纷纷自嘲:我们快失业了吗?也正是这则公告,引发了我对写稿机器人的关注——技术的发展与我们每个媒体人的命运是如此的紧密相连。

毋庸置疑,写稿机器人已是当下一支不可忽视的新闻生产力量。特别是在一些信息聚合类网络平台上,冠以“优质原创者”名号的机器人生产的新闻越来越多,其中不少稿件无论是从文字准确性、内容真实性,还是观点主流性、导向正确性上看,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不仅背离公序良俗甚至触犯法律法规。这类不专业、不靠谱的内容是怎么出笼的?又该如何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治理规避?

先进的技术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来引领,这是《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一文的“立论之基”,也是论文的价值所在。所以,我在文中明确提出:写稿机器人应确保写作内容的绝对安全,决不能只追求“快不快”而不管“对不对”,只追求“真不真”而不管“正不正”,只追求“多不多”而不管“好不好”,放弃“举旗定向”的责任。

专注全局,透彻地去剖析问题

写作论文一般需要经历“查看资料”“联系实际”“落笔写稿”这三个步骤。“查看资料”在于看清别人怎么说,“联系实际”在于掌握现在大家怎么做,“落笔写稿”在于作者自己思考以后应该怎么样。“阅读—思考—写作”这个论文写作的思维链条,它是循环完整的,而贯穿始终的关键核心一环,当然是思考,就是借助论文这个载体逼自己对问题作深一层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

当前海量的数据存储,配上先进的搜索技术,可谓给论文写作者插上了轻松“获取资料的翅膀”。但再精明的技术,都不可能洞察你脑子里下一秒的想法。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做个有心人,多做一些顺便的事、顺手的事,把平时围绕论题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及时记录下来,尽可能多积累,尽可能想全面。只有把问题的原因查找齐了,把问题的根源分析透了,才能真正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规范数据资源利用,防范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技术是把双刃剑。就像工业技术既能为我们生产必需品,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水废气一样,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写稿机器人也必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不可能万无一失、不会犯错。写稿机器人会犯哪些错误?亦即机器人写作新闻存在哪些风险?把这个问题尽可能想深、想透,想全面、想明白,这是预防机器人新闻写作风险的前提和条件。我从内容层面、导向层面、认识层面、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寻找别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识怎么做的资料和背景。从机器人写作新闻的内容安全角度进行分析,我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内容的失真风险,主要是数据准不准的问题;内容的导向风险,主要是观点正不正的问题;内容的偏见风险,主要是事实全不全的问题;内容的侵权风险,主要是法规依不依的问题;内容的“黑箱”风险,主要是技术灵不灵的问题。

专注长远,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新闻论文不是事实的呈现,不是现象的描述,它要关注的是事实彰显的理性,是现象蕴含的规律,是问题背后的方法。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的优势是与问题的天然接近性,不足则是对全局性问题、要害性问题、长远性问题不容易把握。于是把采访总结当作论文,把论文写成采访经历,缺少说理和思辨,成为一些初写论文者常见的通病。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基本的文字功底都是具备的,犯这类错误的原因,还是对论文的含义理解不深,没有围绕核心问题作理性思考。

善治才能有“善智”。写稿机器人出现问题谁来买单?《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抓住这个核心问题,深入思考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这种思考不是漫无方向的冥想、乱想、幻想,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应该是基于实践中出现的带有前瞻性、未来性的问题,而提出科学性、长远性的解决办法。探讨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及预防,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写稿机器人安全、可靠、可控,使写稿机器人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新闻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通过追问本质、寻解方法、探求规律,以期指导实践、甚至引领实践,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推动作用。基于此,《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一文着力厘清写稿机器人的设计者、生产者、运营者与使用者应当为其行为承担怎样的责任,并就如何实施监管提出看法。我在文中提出,写稿机器人的设计者需要把好大局方向,写稿机器人的生产者需要坚持质量标准,写稿机器人的运营者需要树立阵地意识,写稿机器人的使用者需要保持专业情怀,写稿机器人的监管者需要筑牢安全底线。把别人“没想明白”“没想出来”的地方,用自己“考虑清晰”的文字表达出来。只有这样的思考,才接地气,才有效果,才具意义。

专注讲理,清晰地去阐释问题

有不少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新闻论文不是新闻,枯燥乏味是必然的。事实上,很多新闻论文也确实写得晦涩难懂、云山雾罩、空话连篇,让人读着寡淡无味、一头雾水、不着边际。

其实,新闻论文不是实验报告,不是展示而是说服。对于一篇好的新闻论文,观点有新意很重要,文字有美感同样重要。作为专事传播的新闻人,更要力求把思辨的论文写出文字的美感——好好说话,把话说好。

说准确。思想是立体的,但文字是线性的。写作的基本要求是明白通顺、传情达意。要把论点论据、说理分析表达清楚、表达确切、表达到位,不能词不达意,不能似是而非,不能张冠李戴。中国人的语言词汇实在太丰富,有时候用这个词或那个词意思差不多,但在一种语境下,肯定只有一个词是最合适、最贴切、最恰当的,而我们就是要穷尽办法把这个“唯一”找出来。

说条理。论文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展开,这离不开论点论据的排列组合,势必需要严密逻辑。如一些新闻论文作者缺少提炼概括,导致论文层次凌乱不清晰,意思表达模糊,遣词造句粗糙,显得十分随意。我在写作《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时,对整篇文章的论点论据、逻辑层次、遣词造句等等,都悉心思索、用心下笔,甚至对文中的每个小标题,都下了一番功夫,作了细致推敲。

说生动。既要让别人实实在在看懂,明明白白理解,也要让人看得舒服读得愉悦,这样我们的观点才能更好地得到别人的认同。生动的文字,是有个性的,所以可多些娓娓道来,少些摘摘抄抄;生动的文字,是有文采的,所以可多用修辞等文学手法;生动的文字,是有故事的,所以可多引事实论据,少引理论论据。在这方面《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一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我以后论文写作需要努力和提升的。

猜你喜欢

论文机器人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