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形势下课程的实现形式研究
2020-12-06辽宁传媒学院
□吴 健 辽宁传媒学院
一、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实质上是指继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概念早在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1]。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数字化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中国5G技术的创造将全球全面带入一个新媒体时代,人们会对网络更加依赖。”
二、高校人才的培养
(一)20世纪到21世纪高校教育的变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为国家输送大量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进行了快速的调整,不断地开设新的专业课程和研发新的成果,为祖国的发展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为祖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地基。
1999年我国的高校进行了扩招,在这之后,每年招生数量都在递增,或多或少。1998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300万人,被大学录取的本科、专科和中专共108万人,录取比例为34%,1998年本科录取大概是62.5万人,占当年高考总人数19.5%。扩招之后,我国每年高考报名900万人左右,本科录取人数约为400万人,录取率约为44%,从扩招之后本科录取率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就看到问题所在,是学习好的学生变多了还是录取的要求降低了?以上数据是不是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特点与现状
在我国高校扩招之后,社会上对就业的要求随之变高,拥有本科毕业文凭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因此,很多人是为了一纸文凭而选择了文化课程分数比较低的专业进行报考。一般为了一张高校文凭而考入艺术高校,毕业之后大多数会选择从事与设计不相关的行业。
其实,艺术这个领域的就业上还是比较宽泛的。在人才的培养上分为三种:第一是纯艺术类人才,就业前景主要为从事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教学、创作等方面的工作。第二是艺术设计人才,就业前景主要为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化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的工作。第三是理论型人才,就业前景主要为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化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可见艺术相关的工作岗位还是很多的,但是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却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大学生的学习是主观性的,两种考学目的不同的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情况。所以,学生虽然都进入了高等学府,但是其目的差异性造成了学生在校期间是否能够认真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三、网络教学
网络时代的发展,让非常多的行业都改变了运营模式,如网店、网络叫车、外卖、网络缴费等。
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很多的学校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开展了网络教学,这间接刺激了网络教学的发展。网络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直播、录播、一对一和直播面授等。难道教师会被网络或者人工智能取代吗?我们来分析一下网络授课的利与弊。
(一)网络课程的优点
网络教学现在已经是学校普遍使用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方便又灵活快捷。学生可以对课程录像、电子教案、课件等与授课相关资料进行下载,并对所学部分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二)网络课程的缺点
(1)互动效果差,影响教学效果。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控能力和目的性。牛津大学的两位教授研究:未来10年“即将消失的职业”中提到了小学教师这个职业不会消失,其就是因为孩子的自控力和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其实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我国的大学校园比比皆是。大学中造成这种效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考该专业主要是为了文凭,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或者以后从事相关专业。
(2)虚假宣传难查、教学资质存疑。其实,近几年购买网课遭遇陷阱的事情确实发生过。例如,一些网友反映在某知名学习应用App上购买一对一网课后,发现上网课的老师水平差到要学生纠错的地步。
(3)由于进行网课学习需要长时间地注视电子屏幕,对学生的眼睛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尤其是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更应该保护视力。
(4)学生的听课状况难以管理,原始课堂中的情感交流变淡,这种教学只能“教书”,难以“育人”。
(5)网络教学挑课程,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网络教学。例如《艺术概论》《马克思思想》《中外美术史》等纯理论性的课程比较适合网络教学,但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就不太适合网络教学。想象一名钢琴教师在网络视频中进行授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不能教师一直弹奏,让学生总是听着,如果这样可以的话,想学钢琴的人都去买肖邦的CD进行学习好了,从此便不需要钢琴教师这个职业了。在这里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教师和学生、师傅和徒弟的区别。教学主要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向老师学习知识;师傅教徒弟除传授了知识,还有技艺以及在该专业上怎样根据徒弟的特点特色进行提升。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只要明白学会就可以了,但是师傅教给徒弟的除要明白理解之外,还要徒弟有自己的见解和表达方式,如你临摹凡·高的画再好,而临摹者也永远是第二位,因为他只是一个徒弟,要有别于自己的师傅并有所建树。
所以,当课程中的学习只需要教与学的关系时,可以建立这样的教学模式,而且如果学生第一次听不懂,还可以自行选择反复观看来进行学习;但是如果是技艺的传授建议,还是实践课堂更有效,毕竟视频没法看出徒弟的作品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徒弟没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就去进行了下一步的训练,在新学的技艺方面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或者因上一个错误导致之后的学习出现连锁反应。
四、网络课程建立的前提条件
以上讲了一些问题所在,那网络课程的建立到底有没有必要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要辩证地去看。哪些能够建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建立这种教学模式的课程需要怎样的前提条件呢?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要全面地去看待新事物的产生以及发展,还有发展中会出现的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好或坏的问题,有矛盾是新事物发展的前提,只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就可以。那么我们总结了几个网络课程建立的前提条件。
第一是学生自身问题。主要是逐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识问题,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如果依然还是为了拿到一纸文凭,那么这样的大学生在网络课程面前就像一个没有自制力的小学生一样,这样会使网络教学起不到该有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会成为网络教学发展的障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专科生学习态度反倒要比本科生好,这里并不是指课堂纪律,而是对所要学习专业课程的态度。经过询问之后,这种情况便很好理解。笔者了解到:专科生普遍是因高考失利,想要找一个自己喜欢或者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以便让自己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而掌握一门技能,其目的性很明确。从本科生给出的答案看,有好多人就是为了一个学位,毕业后并不打算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就业,对口就业率还没有专科生多,所以其上课的听课状态没有专科生好,这很明显是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同而造成的现象。
第二是课程性质问题。在前面举例说过,一些主观性较强的课程并不适合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理论知识性的课程。例如,该课题中的“艺术概论”课程,是以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三者基本关系为研究内容的基础教学课程,属于学科平台课。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普遍现象,认识不同艺术现象背后存在的共性问题,初步建立基本的艺术品欣赏方式、审美品评标准及掌握相关的形式美创作方法。该课程并不像“素描”等课程有很强的个人理念在其中,不需要教师在一旁进行讲授之后再进行训练辅导。
第三是以互动形式为主的课堂无法进行网络授课。这种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及时互动。就像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的视频教学,但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时向一名游泳教练讨教之后,教练很轻易便指出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技术动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在一些师生互动性很强的课程中,网络课程会暴露一些弊端。
第四是要保证网络课程质量。网络平台比较宽泛,所以网络课程需要严格审阅。这样一个审阅标准应该怎样进行制定?建立网络课堂的单位应该有一个审阅部门,该部门要保证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和公平性。
结 语
网络课程建设面对很多困难,但并不是说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一种错误,而是不能千篇一律地盲目地建设,对于所提出的问题要进行相应的解决,只有将所有预见与未预见到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开展网络教学。盲目发展就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设置障碍。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随机应变,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适合与不适合,这就需要教育者们认真去衡量,不要强制进行改变,更不能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