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相互融合
2020-12-06孔丽娜
孔丽娜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221100)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音乐素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音乐教学之路较为漫长,教学效果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学中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以及课程的具体规划等实际情况出发,反思并总结教学经验,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要结合当下的音乐文化氛围,针对不同的音乐内容,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和分享,帮助学生更深刻、系统理解音乐。当今的音乐教学需要渗透多元文化,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本质、内涵的把握能力。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
小学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执行者,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首先要从教师开始。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基本可以满足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要求,但还存在着一些视野相对狭窄、音乐知识较为单一的问题,缺乏多元音乐文化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加强教师的多元音乐文化素养。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需要充分了解我国本土的音乐文化,也要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掌握不同音乐文化的精髓。只有不断拓展、整合各类不同的教学资源,才能丰富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完成多元文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带动本地音乐文化的发扬。以小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中关于《跳吧,跳吧》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踢踏舞文化,强调突出歌曲的热烈与欢快,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而将踢踏这种外来音乐文化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这种外来音乐文化。由此可见,多元化音乐课堂对教师的多元化音乐素养有一定的专业要求,教师要自觉的广泛涉猎各种不同的优秀音乐文化,积极参与到相关的知识培训中,从内、外因两方面出发,不断丰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思想中渗透多元文化
受当今传播媒体发达的影响,良莠不齐的音乐内容铺天盖地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多数中小学生欣赏的音乐是快餐式的流行音乐,甚至有一些学生达到了狂热迷恋的程度。他们对音乐的选择性太大,他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太弱。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适合他们的,甚至不知道哪些作品对他们是有害的。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音乐认知和全面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发掘音乐文化中的积极方面和正能量,从而使音乐成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小学多元化音乐教育就需要培养并提高学生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热爱高雅音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音乐认知和高雅的音乐审美。以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养成的音乐审美为例,中西文化的系统融合影响着他的审美趣味。他的音乐素养涉及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又受到了法国印象派音乐文化的影响。他的音乐审美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基础上,又大量吸收、融入西方音乐文化中的动律与气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壮美、新颖、丰富的审美趣味,这使得冼星海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也应该形成多元化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加强教学体系建设,在教育体系中细化多元化
保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渗透,就需要建立并完善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体系。多元音乐教育体系既要用有普通教学体系的共性,更要强调自身的特性,这涉及到音乐教学的多个层面,因此,教师需要养成从多元角度出发的习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策略制定。以唱歌教学环节为例,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加强多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具体到课堂环节来讲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等方面制定不同的个人学习目标,要结合音乐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比如音乐类型认知、乐器了解等知识方面制定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灵活多元的教学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整体学生的能力。为了在教学课堂上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多元化,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多样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和提高。结合创设适合的教学环境,强调多元文化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继续优化创新,让多元音乐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变。多元教学方式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和教学设备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多元化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学习。
四、重视教学资源利用,在博采众长时优化多元化
我国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除了汉族之外,文化形成了系统的民族还有蒙古族、藏族、彝族、苗族、满族等。音乐在早期的名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承载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流和表达形式,少数民族对音乐的依赖性非常之高,所以音乐在各少数民族中更是多姿多彩。这些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共同组成了我国丰富绚烂的音乐资源。这些音乐资源不仅仅是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存在,还具有很高的音乐和教育价值。教师在日常的音乐课程中,可以充分发掘、利用这些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促进多元化音乐教学的实施。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播放的形式进行民族音乐普及,帮助学生培养多元化音乐素养,例如在课前可以播放《茉莉花》《小河淌水》等民族音乐,也可以鼓励或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或现场表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民族音乐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包容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综合众多音乐中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丰富的音乐涵养,为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进行音乐播放时,选曲要针对小学生目前的智力和心理发展现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五、强调情感体验过程,在个性发展中激发多元化
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陶冶情感的熔炉。”其实,音乐的本质是表达自我,是情感的抒发与传递。由于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中得到情绪的释放和认同,逐渐在音乐欣赏中得到熏陶,提升个人的审美和情操。情感体验是进行音乐教育的有效切入点,这是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的实践中,要有意识的将多元化文化融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中去。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丰富其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还可以强化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提高文化素质。例如,在教学《卖报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和体验式的表演等教学方法,在教唱课程中,组织同学进行集体思考、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去体会卖报小孩的心理世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去思考卖报小孩存在其他心情的可能性,鼓励学生对歌曲做出不同的诠释。学生在对卖报小孩进行代入式的角色思考时,会基于自身生活做出联想,所以,学生对相同音乐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就实现了音乐的个人化,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喜好程度。
六、重视教材优化与改进,在教学实施中规范多元化
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主要是根据教材进行,所以在多元化音乐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就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优化,增添多元化音乐元素。很多教师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性,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音乐多元化渗透,并没有强调教材的优化。在教材上增添音乐多元化因素,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教材翻阅中注意到音乐多元化,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音乐素养。对教师而言,教材上增添音乐多元化因素,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材可以时刻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音乐多元化。以旧教材为例,教材内容主要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主,其他方面的相关延伸较少,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备课时也是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主,多元化渗透只是辅助,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将音乐多元化教学落到实处。因此,在教材上增添音乐多元化因素,关于教材的硬性规定,教师也会正式纳入教学内容。继续以《卖报歌》为例,在教材的优化中,在课后练习内容里适当延伸一些与本课有关的题目,比如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卖报小孩的角色体验中更准确的把握这首歌的情绪。教师对于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会有更强的执行力,在规范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有利于将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
综合上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多元化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并深化对多元文化观念的认知,提升多元文化知识素养,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在教学过程的实际应用。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共同学习多元化音乐知识并培养多元化音乐素养。让音乐切实参与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中,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