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戏高腔的艺术特点与传承发展

2020-12-06张蔓艺

北方音乐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腔武陵剧目

张蔓艺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7)

常德地处洞庭湖西岸,武陵山脉以东,在古代属于楚地,自古以来就有着“吴蜀之咽喉,滇黔之户牖”的重要地位。汉代王逸《楚辞章句》记载此地民俗为“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在这种古老民俗的影响下,逐渐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武陵戏则是其戏剧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陵戏高腔作为武陵戏一个重要的声腔体系,具有丰富多变的曲调和“一人启口,众人帮和”的演唱形式。既有长篇幅叙述性和咏叹性的清唱,又有后台帮腔衬托宏大气氛的合唱,能够很好地揭示和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情绪,也能够顺畅地推动情节的发展,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据调查考证,流传至今的武陵戏高腔剧目共有八个整段,分别是《红灯照》《蔡花井》《朱砂记》《绣针记》《春秋配》《三元会》《金殿记》和《郭巨埋儿》。这些剧目的内容多源自日常生活,反映了家庭琐事和爱情悲剧等情节,因此在常德等地的民间广为流传,受到了百姓的一致认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武陵戏高腔,本文对其艺术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当前武陵戏高腔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一、武陵戏高腔的艺术特点

武陵戏高腔发源于本地的原始祭祀音乐,随后又在传承和发展中融合了元代杂剧、明代弋阳腔、昆山腔和青阳腔等多种早期戏曲艺术的元素,逐渐形成了一门具有自身独特艺术特点的地方戏剧流派。

(一)腔调变化多端

武陵戏高腔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主腔和帮腔。主腔、演唱体系和曲目的组合极富多样性。主腔有“三十六腔(基本腔)和七十二调(曲牌)”的说法;演唱体系则有“九板十三腔,九腔十八板”之说;曲目也具有“四十八本目连”的多样性。武陵戏高腔的调式也在中华民族传统调式宫、商、角、徵、羽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种变化,最常见的就是曲牌连套、单一上下句型和多句型演唱。除此之外,还具有多样化的板式,包括慢板4/4、中板2/4、快板1/4、散板等,慢板、中板、快板、散板的综合运用使得整体节奏有快有慢,丰富多样,十分灵活。高腔还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锣鼓相助、一唱众和”,帮腔就是其中的“和”字,从这里足见帮腔对于武陵戏高腔的重要性。帮腔可以细分为人声帮腔和器乐帮腔,人声帮腔以众人声为主,辅以小锣小钹,可以在剧中的句尾、段尾、整段等不同部位进行不同长度的帮腔,还存在有词帮和无词帮等等形式;器乐帮腔则以乐器为主,根据使用乐器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唢呐帮腔、锣鼓帮腔和笛子帮腔等等,根据帮腔声音长度还可以另外划分为一字帮、二字帮、三字帮、半句帮等等。之所以武陵戏高腔具有如此多样的腔调,笔者认为是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武陵地区其他民间艺术元素的结果。唱腔既吸收了常德丝弦、沅水船工号子的特色,又融入了本地巫腔、傩愿腔、鱼鼓调等元素。可以说是集武陵地区民俗艺术特色于一身,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二)演唱方法独特

武陵戏高腔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其独到的演唱方法,对应其生、旦、净、丑的不同类型的角色分别具有不同的唱法。高腔的嗓主要可分为真嗓(本嗓)、假嗓(小嗓)、边嗓(武陵戏高腔独有的一种比假嗓稍粗的嗓音)和本带边(即真假嗓音相结合)等形式。生角一般多用“本嗓”,兼有一些“本带边”的唱法,以苍劲有力、洪亮饱满、字正腔圆为佳;旦角一般多用“假嗓”,也会因剧本需要应用“本嗓”,以温柔端庄、优雅多情、细腻婉约为佳;老旦则一般多用“本嗓”,以干净朴实、刚柔并济、慈爱安详为佳;净角一般也多用“本嗓”,以高亢嘹亮、气势如虹、声如洪钟为佳;丑角也多用“本嗓”,基本行腔以低八度为主,不时插入大跳音,突出丑角的诙谐幽默、滑稽搞笑、惹人捧腹的角色特点。

(三)音乐伴奏丰富

武陵戏高腔的音乐伴奏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场的伴奏乐器以管弦乐为主,主要运用唢呐、笛子、二胡、高胡、板胡、三弦、扬琴等等管弦乐器;武场的伴奏乐器以打击乐为主,主要运用堂鼓、班鼓、云板、头钹、二钹、大锣、小锣、云锣等打击乐器为主。文场武场均有丰富的乐器音色为整部高腔作品增添了音乐鉴赏性。但是到今日,在传统戏演出时往往才会对文场和武场伴奏有明确的区分,一般武陵戏高腔演出通常都采用混合乐队来进行伴奏。

(四)内容贴近生活

武陵戏高腔剧本内容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其歌词表达往往也十分具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口语化强。真可谓“可令不认字人口授而得”。如著名作品《思凡(两廊厢罗汉几尊)》中的帮腔:“他笑我光阴过,青春错,到老来,到老来没有什么终身结果。”武陵戏高腔作品中大多都是如此贴近人民生活的表达,这也为其历史悠久,被百姓广泛传唱创造了条件。

二、武陵戏高腔的传承发展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武陵戏高腔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因据常德老艺人的回忆可知,在上世纪20年代,常德城内的一处名唤“老朗庙”的建筑内有一口太平缸上刻有“大明永乐二年华胜班”的字样,由此可推断武陵戏高腔的戏班在永乐年间已经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明末清初时期,民间高腔职业戏班逐步兴起,影响力不断扩大,武陵地区也成立了来自陕、浙、川、云、贵、闽、广等地的商会, 秦腔、苏腔、卫腔、楚调、梆子腔传入此地。武陵戏吸收了外来声腔的特色,自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进步,剧目和班社数量不断增加;明万历至清乾、嘉年间,是高腔戏曲的繁盛期,产生了《山坡羊》《红绣鞋》《皂罗袍》等旋律流畅,唱腔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曲牌。据考,当时常德、汉寿、桃源等地共有科班三十余个,而且涌现出了华胜、华升、华庆、瑞凝、天元、天秀、 元秀、松秀、荣庆九个较大的班社。但自从清朝晚期开始,由于经济和贸易的繁荣,来自各地的戏剧形式进入武陵地区,如秦腔、苏腔的传入,对原有的曲牌体的武陵戏高腔产生了冲击,使得武陵戏高腔逐渐失去了舞台的优势;至清朝道光年左右,虽然还有少数戏班如华胜、华庆、华升仍在演出武陵戏高腔,但是其他原来表演高腔的戏班如天元、松秀班等等已经改唱了武陵戏弹腔。

到了1949年,武陵戏高腔进入了历史最低潮,还能存活于舞台的高腔剧目已经少之又少。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由于社会体制的改变使得戏剧艺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证。而且在党的“双百”方针的鼓励和支持下,武陵戏高腔的经典剧目《思凡》在著名演员李福祥等人的演绎下,从中央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汇演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首都中央领导、艺术家们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演员“二等奖”的荣誉。自此,在湖南省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分派专人对传统高腔剧目音乐、名人唱段进行录音,并整理成册。举办了抢救武陵戏高腔剧目学习班。特聘请了原“华胜”班仅存的高腔老艺人钟华春、肖福生和围鼓堂高腔聂老艺人进行学习班的传授。但是在传授过程中,钟华春老人不幸去世,导致学员们通过口耳相传学唱的曲牌多不知名称,学习班只得中途结束。

虽然在武陵戏高腔在抢救和传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艰难险阻,但是作为国宝遗产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有幸于武陵戏高腔艺术家、传承人李少先同志等人的努力,一部关于武陵戏高腔的学术专著《常德高腔曲牌体系音乐大全》(暂定名)问世。这部专著曲牌丰富、资料翔实可信、逻辑清晰科学、例证严格经典,成为了武陵戏高腔历史上第一部专业论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少先老人也成为了众多致力于保护传承武陵戏高腔的艺人的杰出代表,相信有这样的楷模们的努力,武陵戏高腔剧目一定能够在未来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三、结语

武陵戏高腔作为流传于洞庭湖西岸广大地区五百余年的一种地方戏剧,传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是湖南民间艺术乃至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份瑰宝。具有腔调变化多端、演唱方法独特、音乐伴奏丰富、内容贴近生活等艺术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武陵戏高腔的传承和发扬是每一代艺术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呼吁切实做好武陵戏高腔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例如由政府文化部门出面,采用视频录像、高清晰度录音的方式进行现有资源的录制和保存,并组织武陵戏表演艺人进行公益性的武陵戏高腔表演活动,让更多当地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熟悉和了解武陵戏高腔。

对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音乐教育者来说,也应该主动担负起保护和传承武陵戏高腔的文化责任,充分发掘武陵戏高腔相关的资源,积极主动申报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另外还可以带领学生探索武陵戏高腔剧目的创新发展,让老的剧目焕发出新的光彩,重新被更多人所接受。

武陵戏高腔艺术是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名片,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也是世界的。为了传承历史,更好地弘扬时代,所有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加以保护、继承和发展,希望广大武陵戏高腔文艺工作者能够快速有效地做好传承工作。如果在这一代不幸失传,将是我国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重大损失。

猜你喜欢

高腔武陵剧目
舞台剧目
湖南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木偶头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时代主题与传统文化的“高腔”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