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历史使命 持文化传承“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推广

2020-12-06王春艳辽东学院

侨园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汉语言丝绸留学生

王春艳(辽东学院)

过去几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全球来华留学生的主体。近十年间中国在各方面所展示的软实力为世人所瞩目,未来十年将有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同时,中国与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也将随之愈发紧密。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接受汉语教育的同时,他们也将本民族的文化输入中国;这种情势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本文从“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探讨中国汉语国际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教学策略。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传统文化推广现状分析

(一)传统文化学时比重低

目前,我们高校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基本培养的是复合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中,语言类课占到60%-70%,其余的30%-40%课程包括体育、中国概况及部分专业课,而传统文化课如“中国文化概论”虽为必修课,但只占2学分,“中国茶文化”等选修课或体验课,学时比重只占全部学时的2%-5%。

(二)缺乏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

目前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汉语言书籍,尤其针对汉语水平考试的书籍比较全面而系统,对不同专业、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基本都能找到相应的教材。但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则显得不足。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限于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而进行的补充和发挥,但这种补充要受限于汉语言课本身的教学内容。而现如今的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纯外文的不利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纯中文版的教材对留学生而言又受限于汉语水平。尤其不同年龄的留学生更难找出合适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

(三)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师资不足

所谓“术有专攻”,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即使在汉语言课中讲授文化知识也多为浅显,实践上更缺乏专业性。实践证明,对留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中需要更专业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传统文化教师由于外语能力不足,与学生的沟通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传播的任务在加重

“一带一路”的初衷,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从而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方位的合作与共同发展。文化的认同感无疑会加速这个进程。在此过程中,各民族首先都在为弘扬自己民族的文化而努力,希望自己的文化会被认同;同时,各国民众被融合,也会有碰撞、有抵触,甚至有矛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外国人理想的留学圣地,中国高校将担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被别国文化影响的可能。当然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广泛认同,从而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汉语国际教育肩负的不应局限于汉语言的对外教学,更应关注汉语言所蕴含的我们民族的文化内涵,包括我们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迁移的力量在加大

“一带一路”吸引了大批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学者、商人等来中国寻求发展。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必然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尤其高校,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慢慢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小团体或“老乡会”,这种小团体经常举办各种集体活动,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文化习惯会逐渐被我国的学生所接受。我们欢迎他国文化中的精华,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糟粕和应该被摒弃的内容。对此我们要有所警惕这种文化的负迁移。

(三)传统文化传播的瓶颈待打破

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多注重形式的教育,如通过剪纸、国画、书法等体验课来进行。而这些课通常课时少,也不被重视,只是满足了留学生群体的好奇心,单纯形式上的教学并不能达到我们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质性作用。而更应该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如剪纸艺术中内含的中国式审美、剪纸艺术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

三、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一个没有文化信仰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所以高等院校应该高举我们的传统文化大旗,坚持秉承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尤其不可松懈。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应该注重策略。

(一)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合理化

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在了解各专业留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一是在编写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汉语言类教材中系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二是有针对性编写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留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如开发对儿童、青少年、民俗、饮食等方面的教材。选用教材应该因材施教,在暂时没有合适教材的前提下,可选用不同教材的不同部分加以综合利用。

(二)重视师资培养

教师不仅要精通汉语言专业知识,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因为其形象代表着国家,故对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同时,还要注重对教师的外语能力培养,这样有利于与留学生的沟通。尤其是引进的中华传统文化专业的高水平教师,应尽快提高其外语能力,这对留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三)注重教学技巧与教学手段

首先,传统文化教学要注重实践。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讲中国丝绸文化即使向留学生展示图片,学生也很难想象。但如果从一只蚕开始讲,让学生实际体验如何缫丝和如何纺织成五颜六色的精美丝绸,则会使留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其次,传统文化教学中要注入历史因素。没有历史的文化教学如无水之木。同样讲丝绸文化,除了上述的实践因素,不妨接下来讲讲古丝绸之路的形成,探索中国古代与古丝绸之路上各国的关系与那时的各国文明,通过比较体会中国丝绸文化的源远流长。

再次,传统文化教学中要注入现代因素。尽管我们进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但教学内容可以古今对比,探究从古至今不同年代的时代特点;形式上采用多媒体、VR体验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仍以丝绸文化为例,可以用VR的形式给学生展示用丝绸制作的不同年代的服装、字画、屏风等制品,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电影电视片段。

传统文化教学中要注入文化内涵与价值因素。形式离不开内涵与价值的支撑,传统文化存在千年的原因正在于此。传统文化教学中脱离不了内涵与价值的导入。仍以丝绸文化为例,除了上述内容还可以融入审美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如丝绸对汉语言文字发展的作用,《说文解字》中收录篆文9359字,其中含“纟”部共有248字,约占总数的3%,还有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

最后,传统文化教学中可以以外国文化为媒介。就是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之前,不妨从外国文化讲起,先引起留学生的同理心,然后再导入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如在讲丝绸文化时,先展示教学对象国家丝绸面料图片,让学生先介绍这种布料的用途,然后再讲其材料为丝绸,进而再介绍中国的丝绸文化,这种方式更润物细无声。

猜你喜欢

汉语言丝绸留学生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遥望“丝绸路”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